APP下载

广东化州市民间音乐《风云会》

2020-09-27李所期

北方音乐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学士风云曲子

李所期

(澳门科技大学,中国 澳门 999078)

一、文章缘起

古曲《风云会》流传地以今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的“上院李氏”发祥地西湾村为中心,辐射至鉴江平原(茂名市化州市南部和湛江市吴川市西部和坡头区东部)上院李氏族人聚居村镇。上院李氏族人世代相传一个关于诗人李白的优美故事:唐天宝年间(742—756),李白因《咏牡丹》诗得罪了杨贵妃,逼得向唐玄宗“辞官还山”。离京之日,众多诗人墨客设宴相送,诗、乐、弹、唱,盛况空前。而此时所奏的主要乐曲即为《风云会》,当时年轻的李氏族人李晟(727-793,德宗时封为西平郡王)私心慕之,经过他的精心整理,收藏在王府,作为家乐演习。因为当时的玄宗朝中有“十八学士”盛名,故李晟结合当时情景,将这段音乐舞蹈节目称为《十八学士》。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李晟后人李承元任化州路判期满,卜居于化州南面三十里的上院(后改名犀湾,土改时又误写为西湾),《十八学士》曲艺和古曲《风云会》在上院李氏宗族流行至今。

这段历史一直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在解放后的湛江、茂名、化州等地方志中才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其中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924年,西湾村共产党人组织《十八学士》演出,宣讲革命道理。解放以后,又有多次西湾老一辈艺术家以《十八学士》参加湛江地区(含现在的湛江、茂名、阳江三市)文艺演出并获奖的记载。

2015年,茂名市文化管理部门和西湾村委会以及传承人,将已经获得茂名市非物质遗产项目立项的《十八学士》,向广东省“非遗”管理部门申请“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类”项目立项。省内著名的专家对《风云会》乐曲很有好感,但是,最后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不能通过:一是广东明文规定要有一百年以上的典籍记载才可以确定为“遗产”,《十八学士》仅仅作为“民间传说”,典籍记载年限不够,不符合基本条件;二是《十八学士》的演出形式是没有固定性的,即使主乐曲《风云会》有专家鉴定和赏识,但其内容实在太过单薄,和其他音乐类、曲艺类省级项目体量相去甚远。

我们认为,既然省一级部门和专家都对《风云会》乐曲有较好的评价,这个曲子就有了保存和流传的意义和必要。不如“立此存照”,以待来者,这就是这篇小文写作的目的。

二、曲谱简析

《风云会》本来以“工尺谱”的形式流传,现在艺人们已经把它翻译为简谱(均见附件)。为了易于演奏,也为了学习者入门方便,简谱对工尺谱进行了一些改造,把原来的“士工”调(63定弦)改成了“合尺”调(52定弦),在演奏时,可以根据演奏者情况作出变通。

2015年,专家对这个曲子的整体评价如下:

曲调板式是以散板引子带出一板三眼的正曲,中速偏慢。宫调方面为突出传统五正声的羽调式,似以表现忧婉之情。旋律方面,多在中低声区迂回徘徊,偶尔上扬,也似以表达伤感之情。曲调平稳,呈现传统文庙、宗室音乐的雅乐之风。乐曲由四个曲调组合而成,其间用“合头”形式衔接,以连接四个情节,使全曲连贯而流畅。而由“合头”连成一道完整乐曲,正是我国民间音乐的典型特征。综合以上几点,可见现存的这个乐曲是古乐曲经过长期的民间改造而来,既有古代文人雅乐的中正平和传统,又有现代民间音乐的喜乐活泼风格。

数百年来,《风云会》经民间流传改造,已经不会全部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基本格调还在,以上分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仅就这点说,这个曲子已经十分珍贵。

以西湾村为中心的上院李氏族人居住地方,人文风气浓厚,整个有清一代,化州仅仅出过的一名进士,即为该村人士,因而此地一度成为全州的文化中心之一。稍后,民国时期成立过民间音乐社“双犀音乐会”,解放以后的20世纪50-70年代,以一道村庄之力成立过“西湾粤剧团”,二十年来在粤西、桂南乡村多有略带商业性的巡演。如今仍保留着“西湾曲艺社”,一周三会,至今不断,社员有不少的大中学校的退休老师。经过长期的民间文化艺术积淀,现在的西湾村老艺术家们对《风云会》有极为独特的研究和体会。

他们这样解说《风云会》的整体意境和奏乐要求:此曲有35个小节,一板三眼(4/4),其中的18板(小节)的结尾都是相同的两个音符,以“工工”(简谱的33)和“士士”(简谱的 66)为最多,反复缠绵,似乎表现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全曲没有表示悲伤情调的变音,即半音的“乙反”音符(简谱的74),所以忧而不伤,这正是唐宋时期贵族音乐的要求和特征之一。全曲多次单音重复,而且仅有终结时的两拍相连,又似乎是从古琴曲变来。据此,他们认为,演奏时必须要以弹拨乐为主,打击乐只能起调节节拍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吹管乐有时而作,拉弦乐以定弦“士工”弦(即简谱63弦)的胡琴为主,其他拉弦乐器不能抢响音,更不能拉长音。

他们十分强调工尺谱的吟诵,认为这才能领略古曲的美妙音韵,传艺之时,要求演员一定要经常吟唱“工尺谱”,进入特定的感情和意境。音乐演奏者要深入了解故事和李白当时的际遇,要循序进入“彷徨失落——反复思考——试图抗争——归于无奈”这么一条情绪主线之中。他们特别强调,凡是演奏到一些重复单音时,都要饱含沉重的思考情调,要充分演奏出李白“寻寻觅觅”的苦恼和“剪不断,理还乱”的烦乱心绪,尤其要体会最后一节和最后两个音符所表现出来的无奈长叹的情意。

他们把曲子分解为以下五段(正曲四个部分),逐段进行传教:

1.引子,高亢激昂,首先交代当时文人诗酒盛会的热烈气氛。

2.正曲第一段,1-11小节,开头四节以宽松气氛进入,继而在多种欢快韵律下出现大量的重复单音,而且以低音重复结束。这是曲子第一个情景:即使是盛宴当前,但是李白对被迫辞官疑惑重重,诗人在寻觅着答案,这些烦恼挥之不去,这正是李白心中郁结难解的艺术表现。

3.第二段,12-21节,情绪开始激昂向上,进入第一个音乐高潮,呈现了李白诗仙、酒仙的襟怀。但是,即使在这个音乐环境下,却又变换了另一种单音依然频频重复出现,可见虽然心情略好,而人物情绪基调依然不变。

4.第三段,22-31节,音乐继续高昂激奋,同时,情调也更加徘徊错综,音乐内容有多个小节的旋律重复和转向,表达了人物企图摆脱苦恼而多方位的抗争,乐曲和意境同时进入高潮。

5.第四段,32-36节,音乐复归于低沉和缓,心理抗争的结果,依然是归于无奈。

以上就是非专业艺人的“专业”分析,其中意趣也许就是这个村庄和这个曲子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价值,也是曲子艺术个性的价值,其中可能还隐藏着外人不可理解的宗族文化的东西。如果不是进入曲子来源地来采访,笔者不可能理解民间艺术深入人心的另一面:传承者对曲子的每一个细节的理解和介绍都带着深深的感情和与众不同的感悟,人们不仅仅是把《风云会》看作一个简单的曲子,民间艺术家们已经超越了艺术界限,而进入了文化的境界。

三、讹传告警

前文说过,此曲演奏的方式无古籍记载,即使是《化州市志》《茂名市志》的记载,也是根据传承村庄历代老艺人口述写成。诚如广东“非遗”专家所言,表演形式时时在变,与曲子价值无关,所以文章不多赘言。但是,《风云会》的演奏方式和场面十分宏大壮阔,在大型的舞台化妆表演中,民族乐器四个大类齐全,最多会有三十来种。打击乐中还有一些在广东戏剧中少用的手板、手鼓、长鼓、玲、钟,以及舞蹈演员的盅、碟等,有时还可以随机加入一些少量的西洋乐器。如此阵容,如果不是历史悠久而又有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万人村庄,根本无法组织演出。也正因为这一点,这个艺术节目不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流传。近半个世纪以来,除了上院李氏故地的西湾一带以外,其他地方的乐曲保存和演出形式都出现了“苟简”或随意改造的弊病,甚至连地方志中确认的关于它的历史和流传方式也有所误解,一些民间网站索性把它和来自福建的“十番音乐”等同。加上网络助力,这些谬误又有进一步扩散的危险。其中,最严重的误传发生在离渊源地不足二十公里的湛江市吴川市,网上流传的《风云会》的演奏视频大多以二胡等拉弦乐器为主,节奏变为漫长悠扬,长音甚多,已经失去她本来的“寻寻觅觅”古琴曲的韵味,演奏者知“曲”而不知“韵”,知《风云会》而不知《十八学士》,又焉能领会李白故事的意境?而且曲谱与传承地方和传承人所持相去甚远。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年轻人艺术兴趣转移,老一代艺术家逐渐老去,上文所说的艺术场面已不可多见。2015年,为了申报省一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西湾村村委会和老艺术家们曾经组织人力排演并拍摄了节目音视频,但是,因为老艺人们精力有限而新人不多,效果不佳,不便外传。《风云会》这一流传七百余年的民间乐曲,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附件:《风云会》公尺谱和简谱

风云会

士工弦,一板三眼

散板引子:五 亻上 六 工 亻上 乙 五 ——

x 、 、、 x 、 、、 x 、 、 、 x 、 、 、

合上士上尺工上上,尺工上 尺工士士,上尺士上士合工丿工丿合士上, 合士上合士合,

x 、 、、 x 、 、、 x 、 、、 x 、 、、

士合上 尺六工士上士合,工六尺工上尺工士上士合,工六尺六工工,士上士上士合工工,

x 、 、、 x 、 、、 x 、 、、x 、 、、

尺 尺工六五 亻上五尺工尺上,士上工尺工六五尺工尺上,士上合士 上士士。工 工尺上 尺工士士,

x 、 、、 x 、 、 、 x 、 、、 x 、 、 、

士尺上 士上尺尺,合上士上士合工丿工丿,六五工六工尺上上,尺工上 尺工士工尺工尺上,

x 、 、、 x 、 、 、 x 、 、、x 、 、 、

合工丿合工丿合士上尺工,士上合工丿合士上 尺工六工尺,上 尺士上尺工上上,上 上尺尺上尺工上 尺工上尺上士,

x 、 、、 x 、 、、 x 、 、、 x 、 、、

合工丿合工丿合士上上。工尺尺工尺上士士, 上工尺工尺上合士上士合,工六尺上尺工六六,

x 、 、 、 x 、 、 、 x 、 、、 x 、 、、

五亻上五亻上五六工六工六工尺,上士上士上尺工六五亻上五六,工六尺工上尺工工,工 工尺上 尺工士士,

x 、 、、 x 、 、 、 x 、 、、 x 、 、、

上工尺工尺上合合, 上尺上合士上士上士合,工五六五工六尺尺。工 工尺上 尺工士士,

x 、 、、 x 、 、、 x 、 、-

上工尺工尺上士 尺工尺上,士上工尺工六五尺工尺上士上合 士上士、。

本文的采访和写作,得到了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八学士》传承人、化州市长歧中学老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李动先生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学士风云曲子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风云”眼中的世界
学士论文档案的共享和利用研究
有风吹过
吹曲子
Analysis on the Place Movement in Great Expectations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