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开云雾见月明

2020-09-26俞建英

新校园 2020年11期
关键词:轩轩床位家园

俞建英

家园合作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家长不理解、不信任教师的现象,影响家园沟通与合作,给家园共育带来不小的挑战。

一、真的是孩子自己选的吗?

去年,我接中班。开学前几天,有家长在微信群中问:“老师,我们可以提前来为孩子铺小床吗?”理由是开学那天家长赶时间去上班。看到这样的要求,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从表面上看,家长是赶时间,实则就是想为孩子占一个好点的床位。经过与配班老师商量,我们立即回复家长“不可以”,并就床位分配问题将我们的想法公布在班级群,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并邀请家长来班级参加交流会。

在交流会上,我们将班级床位情况跟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将我们的想法做了详细说明。由于受条件限制,升入中班后的床位分为三种,一种是双层木质小床,一种是单层木质小床,还有十张塑料小床,需要在孩子起床后叠放在活动室里,估计这十张塑料小床是家长们最不愿意接受的,到底应该怎么安排呢?我们告诉家长,本学期将采取幼儿自选和教师适当调整的方式安排床位,十张小床按学号轮流,一个月轮换一次,也就是每个月有十名幼儿要选塑料小床,至于选择哪一张都由幼儿自己决定。从家长们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我们从课程的视角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活动,比如,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制作床位标记牌,标记牌怎样贴才便于更换,两个小朋友都想选同一张床怎么办。孩子们在一次次实践中掌握了自己选择床位、自己调整标记牌的方法,能力较强的孩子勇于挑战自己,主动要求睡上铺,也有孩子要求睡塑料小床,理由是塑料小床很特别,我们一一满足了孩子的心愿,让他们有不一样的体验。每到换小床的那个星期五,孩子们就特别开心,从他们一个个能干的小身影看得出他们有多自豪,多有成就感!

令人没想到的,两个月后的一天早晨,轩轩爷爷一边铺床一边责怪轩轩,“你怎么选这儿呢?”一边铺床一边嘀咕着,“让孩子自己选,小孩子哪会选?我知道的……”听得出,爷爷对轩轩三次选的床位都不满意,对“孩子自选床位”表示质疑,也不相信老师会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在我们看来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为什么家长会表示不理解,对孩子和教师都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呢?虽然轩轩爷爷的不理解只是个例,但是可以看出我们在家园沟通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方式。

二、不信任感从何而生?

1. 家园教育观念的“偏差”效应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庭对孩子的照顾走向了精细化,唯恐磕着碰着孩子,生活上的事情更是包办代替,孩子想“自己来”都没有机会。他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育儿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盡的教育资源,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正如如何安排床位这一幼儿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幼儿来说就是很好的学习与发展契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第二步支架中也提出,让幼儿“尝试生活环节的全面自理”,倡导教师尽量用课程实施的视角去对待所有的生活环节,支持幼儿制订规则,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培养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从开学第一天起,我们就组织幼儿交流关于床位安排的新发现、遇到的新问题、解决的新办法等,关注幼儿经验持续不断的获得、重组和改造,在与幼儿的一次次互动中找到他们的发展点和兴趣点,引发幼儿的共鸣和思辨,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在床位选择话题讨论活动中,轩轩提出“在大家画的标记牌上贴上小朋友的照片,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了”。他的想法在班级全票通过,可见,幼儿并不是什么也不会,而是存在无限可能,只是成人缺乏发现、欣赏他们的眼睛。

2. 媒体曝光产生的“负面”效应

在家长的眼里,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弱,很容易受到伤害,而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与决策权,幼儿作为“弱势群体”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能否平等对待幼儿在家长心里是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再加上近些年来一些关于“幼师虐童”的报道见诸各类媒体,在这类负面资讯的冲击下,家长的担忧不断加剧,进而对教师的做法产生诸多怀疑。极少数人的劣性一旦被曝光,影响的却是幼儿园教师群体的职业声誉。这为幼儿园家园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在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通过各种媒介主动发声,塑造自身正面形象成为幼儿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3. 家园互动不足引发的“猜疑”效应

幼儿教师必须认识到,信任感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如果在前期互动中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不甚满意,教师又极少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家长就可能形成教师不尽职的“前见”。轩轩上小班的时候,轩轩爷爷也曾有过不满情绪,“我几次看到老师在指导其他孩子,对我们家孩子漠不关心。我不在园的时候还不知道会咋样呢!”轩轩爷爷认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根据所看到的进行推测,对教师产生了照顾孩子不够细心周到的“前见”。尽管教师曾多次与他沟通轩轩在园的表现,但是爷爷还是放心不下。当班级发生某些需要沟通、协调事情的时候,“前见”就会发挥消极作用,给家园工作带来困扰。

三、如何消除家长疑虑?

幼儿教师都希望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家园关系,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可事实上,要想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帮助他们消除疑虑,绝非朝夕之功。

1. 通过积极互动,提升信任感

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家长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平时尽职尽责,细心照料每一位幼儿,主动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表现,那么家长就会对教师形成值得信任的“首因效应”。特别是幼儿刚入园阶段,家长尤其关注孩子是否能得到教师的精心照顾与引导,如果教师时刻做有心人,善于用心观察孩子在园的一举一动,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用“假如是我的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取得进步,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感受与需求,那么家长就会化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家园教育保持同步。

鉴于轩轩爷爷的顾虑,我们主动与其沟通,让他了解我们这么做的目的,知晓班级近期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目标、要求、孩子的表现等,同时建议他回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鼓励孩子去做他能够做的事情。渐渐地,爷爷消除了抵触情绪,看到我们拍的孩子自主选择床位的视频后,由衷地说了一句:“没想到老师对待工作这么用心,我们也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能太斤斤计较。”

2. 发挥微信优势,传递多元信息

如今,微信已成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平台。如何才能发挥微信功能,使家长更多地关注并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呢?

首先,通过班级微信群及时发布每日活动内容,分享活动照片,抛出育儿话题引发探讨,发布需要家长配合的有关事项等,让家长通过微信群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知晓班级近期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及近阶段的教育教学重点等。针对家长不会定期学习的现象,我们仔细甄选一些适合家长阅读的文章在班级群推送。实践证明,班级微信群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窗口,受到家长一致欢迎。

其次,通过加微信好友私聊幼儿在园在家表现。很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而很少有时间接送孩子,微信成为他们工作之余与教师沟通的重要平台,教师根据幼儿在园表现耐心回复,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建议,这样做虽然占用了教师不少休息时间,但却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家园之间的“对话”多了,积极的情感也慢慢积累起来。

3. 以开放的姿态,打消家长顾虑

理想中的家园关系是教师能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家长也能站在教师的立场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这样家园之间就能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些猜疑、埋怨。传统的家园联系模式已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也不能发挥家园联系的长效性,因此,我们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新手段,为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初页”“美篇”是近几年来用得较为广泛的图文编辑小程序,为了让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活动之后,會通过“初页”“美篇”软件来呈现活动的精彩瞬间:首先整理活动照片及小视频,接着加入简单生动的文字描述和说明,最后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把链接分享给家长。这样的呈现方式更立体、多元,图文并茂,家长们看到的不只是零碎的印记,还能在教师简单的语言描述中感受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理念,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

当家长流露出对教师言行不信任时,我们的做法是打通信息渠道,主动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随班观察,让他们“亲眼看见,亲耳听见”,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教师是如何维持班级秩序,如何组织幼儿活动,如何与每个孩子互动交流的。只有在这种开放式的观察中,家长才会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也会站在教师的立场去理解教师。

当然,做好家长工作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家长,当遇到家长过度干涉班级管理时,教师在进行专业判断之后要有坚定的立场,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充分展现出对幼儿的关爱与呵护,表现出与家长沟通的诚意与热情,以一种长线思维来看待家园互动,家园之间一定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轩轩床位家园
金玉良言
嘻哈段子铺
解救轩轩
梦中家园
下次吃2点
温馨家园
床东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寻找回家的路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