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地理教学设计
2020-09-26马珏杨光
马珏 杨光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习方式更加自由、自主。疫情期间,教师借助移动互联工具以及学习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有助于拓展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互动、提升学习效果,是一次难得的探索和创新的机遇。
关键词:移动互联技术;课堂教学;地理课程试题分析
疫情期间,教育部适时地下发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明确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建议。瞬时间,学习通、腾讯课堂、钉钉会议等各具特色的教学平台让人难以选择,“同上一堂课”“空中课堂”等众多线上教学资源让人眼花缭乱。由于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自觉性差异较大,学生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线上学习,但也不乏一部分学生想方设法逃课,蒙骗家长和老师。一线教师面对生疏的网络平台、全新的教学方式,忐忑不安。因此,“如何保证‘停课不停学’期间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成为教师与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此次疫情期间开展网络学习之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繁多冗杂的信息中高效筛选出全面、系统的数据信息。如何有效了解学生观点,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主动思考。笔者以自然灾害单元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探究基于移动互联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希望通过教学实践的呈现和分析,给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一、地理教学设计中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必要性
移动互联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可以充分整合互联网教学资源,实现知识衔接,答疑解惑,从而实现共赢,是当下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1. 移动互联方式的特点突出,有利于开展教学
首先,移动互联方式具有资源性。它可以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动态的数据信息,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素养培养提供信息载体。其次,移动互联方式具有互动性。它可以支持师生借助网络分享和了解彼此对某一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观点,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且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具思辨性,这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高效途径。第三,移动互联方式具有便捷性。师生可以随时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和了解他人观点。第四,移动互联方式具有评价性。其可以全过程、全方位地采集教育数据,实现科学、综合、系統的评价。借助移动互联平台,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表现即时评价学生,学校可借助数据客观分析并评价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绩效,家长也可利用数据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业状况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2. 移动互联技术可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移动互联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搭建实时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学生课前需自主查找地理学习资料,课上组内、组间质疑解疑,拓展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实现真正的知识生成;课后反思总结,提升认知水平和学科素养。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的地理学习,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学习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质疑解疑,使学生充分利用大量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二、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自然灾害单元教学设计
通过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必修1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阅读、概括、归纳、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应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解释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分析方法。
自然灾害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基于某一区域,对灾害发生与防治的人地关系发展的深度认识。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借助移动互联平台,课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北京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时空分布、形成原因、发生过程、影响及防御措施;课上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质疑、解疑,使学生能够从综合思维的视角认识自然灾害,重点了解区域内主要自然灾害间的关联性、区域间的差异性及关联性、时空分布及成因的规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不同时空条件下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形成的灾情差异及其防御措施,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地理现象,辩证地理解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后反思灾害,回顾过程,总结提升。
1. 课前网上平台活动
(1)环节一:查找资料,辨别现象,初识灾害
教师将学生以四人为单位,分为九个灾害组。学生借助网络移动平台,自主选择北京市曾经发生过的一种自然灾害(组间选择不重复),并搜集该种灾害的相关资料,记录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成因及影响,并对该种灾害展开深入思考,完成本小组的资料整理工作,并于2020年2月17日前上传至平台。(见图1)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北京区域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背景,查找并归纳其时空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发生的过程及其危害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整合信息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环节二:针对区域,制订预案,彰显责任
在前期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教师按照房山、怀柔、西城、海淀四个区,将学生重新分成四个区域小组。每小组成员担任该区避灾、防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九个灾害组的学生分别带着之前研究的灾害角度进入区域小组,大家依据本区域地理环境实际情况,草拟出针对本区的减灾、防灾综合预案,并于2020年2月24日前上传平台。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规律,思考可避免其产生或降低损害程度的具体措施,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 课堂视频会议活动
(1)环节一:再识灾害,寻求共识,分享差异
在前面网络平台学习与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请每个学生用三个关键词语表述自己所理解的北京的自然灾害特性,让学生通过移动平台发表个人观点。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小组活动过程,反思学习收获,激发讨论兴趣。
(2)环节二:走进灾害,质疑解疑,探寻本质
本環节的讨论顺序,根据词频工具软件(见图2)显示效果而定。
方向1:分析灾害成因,寻求相互关联
探究问题:根据你所在北京市辖区小组,分析本区域主要灾害的成因,并根据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绘制结构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然灾害的直接因果关系及其成因上认识北京主要区域灾害关联性,提高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
方向2:思考灾情差异,关注时空特征
探究问题: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而灾情是对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度量。使用移动平台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灾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空间维度(不同区域差异、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出发,辨证地思考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方向3:讨论防治措施,思考预案异同
探究问题:互审北京市辖区小组制订的避灾、防灾综合预案,思考总结防治措施的异同,并修改避灾、防灾综合预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区域差异,并结合区域特征自主构建出避灾、防灾(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措施,渗透责任意识,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决策能力。
方向4:深究致灾方式,剖析利弊影响
探究问题:辩证分析自然灾害的两面性,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益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对自然灾害的双面性进行开放式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 课后反思灾害,回顾过程,总结提升
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防灾减灾是人类持之以恒的重要任务。
三、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自然灾害单元教学实施反思
自然灾害单元教学网上授课分为三个环节:课前网上活动,查找资料,针对学习主题初步调研;课堂教学活动,借助移动互联平台,高效分享观点,扩展思维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后反思总结,完成评价反馈。
通过本单元的实践操作,我真切感受到移动互联平台可以使地理学科教学活动不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地理知识点,还为师生搭建了教学交流的平台,营造共同研讨成长的场所。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地理教学能够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教育即生成”的特点,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只有把握这个时期教育可能发生的改变,遵循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地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而非“被+”,才能走在教育发展之路上。
(作者单位:马珏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杨光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