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兴趣”的中职语文高效课堂

2020-09-26陈学宏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兴趣高效课堂中职

陈学宏

【摘要】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学校一门基础的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鉴于此,教师在开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全力构建一个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本论文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兴趣  中职  语文  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3-0084-02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在“知之”、“好之”、“乐之”的三重学习境界中,“乐之”才是最高的学习境界。针对这一观点,爱因斯坦也曾明确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候,只有激活学生的兴趣点,才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之火,進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其以良好的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第一要务,并紧紧围绕“兴趣点”,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全力打造一个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现状并不十分理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上来讲。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沿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中职语文课堂常死气沉沉、枯燥无味,致使学生产生不愿意学、不想学、厌烦等多种情绪。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讲。在中职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常常出现三种表现:1.注意力不够集中。鉴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其年龄不大、天性顽皮,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以至于其在语文课上常常出现走神、分心的现象。另外,鉴于中职学生并未认识到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2.不尊重课后作业。中职学生一般学习成绩比较差,且没有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后作业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对作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至于作业准确率比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1]。

二、兴趣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鉴于目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第一要务。具体来说,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推动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为了最大限度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就必须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学习状况,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等。如此一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进入到语文知识的探究学习中,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中职语文课堂

1.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研究中发现,构建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为了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可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而完成高效中职语文课堂的构建。而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做到: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和交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最终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民主评价,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宽容的态度等,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控制,使得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更加民主、科学、全面、具有激励性,进而促使学生在激励的评价中,受到鼓舞,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使其以高涨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

2.营造情境体验,唤醒学生求知欲望

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体验情境,可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形成情感共鸣,进而唤醒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是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情况、语文学习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精心创设出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与内容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并促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鉴于传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产生厌烦的现状。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教学大纲,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挖掘,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学习能力等,创设出具有趣味性、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进而借助这一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例如,在“雷雨”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学生在模仿扮演的教学情境中,对人物的爱恨情感悠然而生,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与学生的实际专业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曾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中职语文学习兴趣的时候,必须要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的选择。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常常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具有极高的兴趣,而针对与专业无关的科目,其学习兴趣不够高。基于此,教师在激发学生中职语文学习兴趣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学生这一特殊的现状,并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专业有机结合到一起,科学创设教学内容,使得中职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显著的专业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促使学生感觉到语文这一学科的实用性,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针对电子、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怎样修理电视机》等说明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旅游案例,对学生进行交际口才、管理口才的训练等。以“石缝间的生命”教学为例,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就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进行了整合。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为文章进行插图;针对影像专业的学生来说,则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寻找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并进行拍摄;针对播音专业学生来说,可引导学生进行朗诵比赛;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可指导学生结合内容,以“生命”为主题设计舞蹈。

4.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鉴于传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一言堂”的方式进行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仅仅是教师的“独角戏”,以至于中职语文课堂中出现了“教师讲课滔滔不绝,学生在课下昏昏欲睡”的现状。面对这一现状,唯有对当前的教学手段作出改变,才能焕发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1)借助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充分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登高”这一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就借助了多媒体技术,结合古诗词中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刻画的意境等,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教师又借助了多媒体的形式,将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展示,引导学生结合这一信息,了解了本古诗创作的背景、原因,进而促使学生对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进行了全方位的感知。

(2)借助课堂游戏开展教学。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游戏形式,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游戏,借助课堂游戏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致橡树”教学为例,为了彻底激活课堂氛围,教师就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写诗游戏。如此一来,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舞台式课堂教学。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喜欢表演的天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改编,使其成为舞台剧。之后,引导学生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其进行演绎。如此一来,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4)组织课堂争论,开展高效教学。

在打造高效中职语文课堂的时候,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就可结合文章的内容,设置一些争论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活跃课堂的氛围,最终完成知识的高效学习。例如,教师在“我很重要”这一文章的教学中,就借助了课堂争论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有的人认为‘我很重要,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却说‘既然我很重要,为什么总有人说离开你地球照样转?”学生在论点的争论中,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也促使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5.立足教材內容,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虽然都是精心细选出来的,文章质量非常高,并且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但是远远无法满足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构建高效中职语文课堂的时候,必须要紧紧围绕语文教材的内容,适当补充和延伸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使其从内心爱上语文学科。例如,在《雷雨》教学过程中,为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就将曹禺的《北京人》、《原野》等话剧进行了补充,引导学生体验话剧的表演艺术,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潜台词在戏剧中的应用,以及任务对情节的作用等。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奠定了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

6.挖掘教材中趣味因素,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效果

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载体和工具。因此,在开展中职语文趣味性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地挖掘,努力发掘其中蕴含的趣味性材料,以此作为切入点,开展中职语文的趣味性教学。以“记念刘和珍君”、“邓稼先”等文章为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借助爱国主义专题,激发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敏锐地抓住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必须要对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进行全面、详细地了解,结合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以充分的热情和责任,唤醒学生的真实情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借助趣味性教学模式,完成高效中职语文课堂的构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常常产生厌烦的情绪,很难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因此,教师必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第一要务,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与学生实际专业相结合、创新教学手段、补充教学内容等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高效中职语文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秀娟.兴趣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38+142.

[2]姜新建.兴趣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29):46.

猜你喜欢

兴趣高效课堂中职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