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遇见”儿童专注力
2020-09-26郑金山
郑金山
专注力是学习的窗口,也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根本。因此,孩子的专注力问题是育儿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家长最困惑的问题之一。家长通常会通过听觉和视觉专注力训练、亲子阅读、积极倾听孩子等方法发展孩子专注力。而儿童专注力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是什么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儿童专注力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的满足促进自我实现。儿童拥有专注力,专注做事时,会体验到心流的感觉,类似成人的高峰体验,这就是儿童的自我实现。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对于发展儿童专注力有重要意义。
保障生理能量是发展专注力的必要前提
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包含水、食物、睡眠、性等内容,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儿童专注力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保证基本的精力和能量供应。比如孩子吃太油腻、太饱和不规律的饮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此外,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坐不住”,不太安静,专注力不太好,就让孩子少运动,这是一个误区。研究证明,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及肾上腺素分泌,孩子在学习和做事时更专注、更有毅力,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获得安全感是发展专注力的重要基石
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对一个孩子来说,保障其身体的安全、物权的安全、关系的安全尤为重要。比如孩子生活在家暴之中,总担心自身安全,恐惧的情绪难以让孩子专注做事;当孩子的物权没有到得尊重和保护,孩子总是担心自己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拿时,无法全身心投入地玩这个玩具。孩子感觉到心安,才能专注地去探索。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是轻松自在的状态,可以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获得安全感是孩子拥有专注力的重要基石。
满足情感需求是发展专注力的心理基础
情感需求是指归属与爱的需求,也叫社会需求,体现在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的关怀爱护理解,得到团体的喜欢,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是对友情、信任、爱情的需要。专注力不好的孩子常常会感到很烦躁和焦虑,无法凝神地做事。其焦虑的根源来自各种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信任和倾听,在反复的确认后,孩子感觉到被爱、有归属感时,才会去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两岁的孩子在独自玩玩具时,他会时不时看看妈妈在不在,当看到妈妈在时他会继续玩,而当看到妈妈不在时,他可能会去找妈妈,这就是孩子需要的归属与爱。孩子心里要住着一个爱他的人、内心有稳稳地爱是专注做事的心理基础。
尊重孩子是发展专注力的必备空间
尊重需求是在满足前面几种基本需求后较高级别的需求,是指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有自己的成就,以及渴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尊重孩子的探索并给予专注做事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孩子专注力的发展。孩子需要有不被打擾的专注空间和环境,尊重孩子,不随意打断孩子专注做事,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保护。比如电视一直在播放,手机随时会响起,都会影响孩子专注力;孩子被过多的玩具包围,选择过多,当眼前的事物缺乏吸引力或者活动经受挫折时,可能立刻找到其他东西来代替,而不是专注于想办法解决问题。如今不少孩子处于密集式被关注中,家长打理好一切,让孩子缺少去感受不同的事物和对一件事进行反复练习的机会,阻碍其专注力的发展。
自我实现是专注力发展的体现结果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每个孩子的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品质,当保障生理能量、获得安全感、尊重孩子、满足情感需求,提供适当的环境,就会发展出专注力。当孩子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拥有专注力时,必然自我实现,并产生高峰体验。自我实现是专注力发展的体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