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一座亲子沟通的“心桥”

2020-09-26马志国

中华家教 2020年9期
关键词:泪水亲子长大

马志国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孩子、家长之间相互吐露的心声,和专家给出的建议。

请多给我们一些理解

我们这个年龄的中学生最大的苦恼就是父母不理解我们,没错,他们非常不理解我们。他们真的从不替我们着想,我就有过不止一次的体会。

就说那一天吧,我兴冲冲地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依偎在母亲身边帮忙择韭菜,却没注意到母亲脸上的“阴云”。母亲低沉地问我:“飞飞,你知不知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当然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重点校呗。”

“那你和班上的学习委员是怎么回事?”

“什么?”我呆住了,一种被误会的委屈之感让我不知所措。

“不是吗?”母亲转过绷得紧紧的脸,冷冰冰地盯着我,“你在日记中三番五次地提到他,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意思?”

“不!”一种说不清的愤怒使我一时失去理智:“我根本不是那个意思!我只不过是羡慕他什么都学得好。难道这都不行了?而且你们也没理由翻我的日记!没理由!”

母亲吃惊地望着我。

我怒冲冲地站起来,进了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随着门的关闭,母女间的沟通之路被隔断了。我冲到自己的桌前,打开抽屉,找出已被翻阅过的日记,撕了个粉碎,同时撕碎了自己的梦,也撕碎了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我伤心地倚着门框,任泪水在脸上流。

那个晚上,我第一次失眠,想起了父母对我们的许许多多的不理解。为什么父母对我们交朋友那么提心吊胆?为什么父母对我们管束得那么多?为什么父母对我们总是唠唠叨叨?为什么总是像法官似的审讯我们?为什么父母总是对我们不信任?为什么父母不能理解青春年少的我们?这到底是为什么?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多给我们一些理解,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吧!

吴克飞(初中二年级学生)

父母是可以信赖的

父母确实有对我们不够理解的地方。他们总是愿意拿自己的老观点来看待我们今天的一切。但是,这也要看我们怎样对待父母,以及我们会不会和父母进行交流。

这方面我有切身的体会。那还是刚刚读初一时候的事。迈进中学的校门,感觉自己长大了,又上了寄宿制学校,于是我对妈妈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她说了。而且对妈妈的关照不买账,“我长大了,我会自己思考了,您不懂,您不要管我那么多了”,这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由于我觉得自己在小学一直是尖子生,走进中学的时候没把别人放在心上。加上第一次离开父母,可找到了自由,放松了自己。结果,期末考试我考到了班上的26名,一个尖子生几乎变成了“差生”。我不知道父母会怎样对我,只能抹着眼泪等着受罚。没想到妈妈平心静气地拉我坐下,从中小学的过度,讲到新环境的适应,从离开父母生活的自由,讲到独自生活需要的自律,从放松自己就要落后,讲到调整心态还能前进……听着妈妈的话语,我泪水静静地流淌。这泪水是愧疚的泪水,也是幸福的泪水。原来妈妈比我还更理解我自己。

從此,我不再拒绝父母的关照,我不再对父母封闭自己,校园、家庭、社会,许多事情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我们几乎无话不说。当然,我也要有自己的小秘密。我感到父母成了我生活中的朋友,即使我们真的长大了,又何必拒绝朋友呢?

我的体会就是一句话:学会向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父母就是你的朋友。只要自己拿父母当朋友,他们就是可以信赖的。

张颖(初中三年级学生)

孩子,你不要……

我在一个单位里做文秘工作,虽说比较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但是也会感到如今的孩子的确不理解父母,常常以“我们怎么怎么样”自居。说起两代人的沟通话题,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孩子要学会理解父母。所以,我想在这里对我的孩子还有其他的孩子们说:

孩子,你不要以为哪一天你突然就长大了。长大需要一个过程,你不会因为一个决定就真的长大。要知道,你这个向孩提时代告别的想法,仅仅是向长大迈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拒绝父母的帮助,只能让你长大的步子放慢。

孩子,你不要以为只有你不被理解,认为世上所有的大人,生来就是与你作对的。恰恰你忘记了,父母、师长与你“作对”,是因为害怕你不理解这个世界,从而引起这个世上的人与你作对。如果那样,就可怕多了。

孩子,你不要以为父母不想与你沟通。父母盼望你能像相信好朋友一样信任他们,像同伙伴一样与父母交流心灵。你与父母的疏远和隔阂只能导致父母千方百计地跟踪和侦察,不如你大方地邀请父母一起做你的朋友。

孩子,你不要以为你的父母嘴碎唠叨,而把父母视作你天生的仇人。有一天你会知道把父母视为对头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的事情。天下只有父母才会苦口婆心地嘱咐你。别人不会轻易说你,也不会轻易给你父母般的爱。

我认为作为当今的父母,我们不能一味地由着孩子,我们应该大声地向他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对于他们的劝诫。

赵岩(初中学生的家长)

走过心桥

亲子之间的心应该是最近的,可又常常不能走过心桥,走到一起。

许多家长跟我诉苦,说如今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好管;又有许多孩子跟我抱怨,说父母不理解他们。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也深切地感到在家庭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我出过一本亲子共读的书,书中提到要为亲子之间架起一座心桥。的确,父母和孩子需要也应该架起一座心的桥梁。其实,只要有了沟通,有了一座心桥,这本身就解决了两代人之间的许多难题。沟通,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实践;沟通,也是和孩子在一起成长。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有个“心理相容”说法,讲究人际关系的包容。怎样才能心理相容?简单说就是我心里搁得下你,你心里搁得下我。这样才能彼此走过心桥,走到一起来。亲子之间也是这样,但要走过心桥,就需要方式方法。

从孩子的方面说,应该学会读懂你的父母。读懂父母,就得对父母心存爱意,一个人的爱就是从爱父母那里成长出来的;读懂父母,就得走进父母的生活,走进父母的世界,听听父母的心声;读懂父母,就得主动自觉地和父母进行心灵的交流;读懂父母,就得容纳父母的不足之处,理解他们是伟大的人也是普通的人;读懂父母,就得在走向独立的路程中不拒绝父母给予的心灵扶助……

从父母方面来讲,应该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做朋友,就得让孩子和自己保持水平,讲究人格的平等;做朋友,就得想想自己的年少时光,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做朋友,就得接纳孩子的一些不同的价值观,不要一味地固守自己意愿的价值观;做朋友,就得认定今天家教的实质不再是说教,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泪水亲子长大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送给年轻人的5句话
有泪水,才有了人生
复杂的泪水
Ways of Communication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