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园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类群动态研究

2020-09-26孟利峰胡增丽韩凤

山西果树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天敌

孟利峰 胡增丽 韩凤

摘 要:桃蚜作为桃树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寻求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通过田间调查,对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及其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桃蚜与天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优势天敌种群为瓢虫;桃蚜与寄生性天敌发生动态一致,而瓢虫的发生高峰较桃蚜延迟14 d;桃蚜、寄生性天敌及瓢虫在东、南、西、北4个不同方位分布无明显差异;桃蚜与寄生性天敌的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桃蚜与捕食性天敌发生期(+14 d)的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关键词:桃蚜;天敌;发生;生物防治

文章编号:2096-8108(2020)05-0004-04  中图分类号:S436.621.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Greon Peach Aphid is an important pest in peach production.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the biological control.The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each Aphid and its main natural enemies in peach orchard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population of natural enemies green of peach aphid was ladybirds; The occurrence trends green of green peach aphid and parasitic natural enemy were consisted with each other,but the occurrence peak of Ladybird was 14 days later than green peach aphid.The occurrence of green peach aphid, parasitic natural enemy and Ladybirds number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st, south, west and north; The incidence of green peach aphid and Parasitic natural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t 0.05 level (both sides), and that of ladybird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t 0.01 level after 14 d.

Keywords:green peach aphid;natural enemy;occurrence;biological control

桃树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瘤蚜属。桃蚜是一种多食性害虫,营转主寄生生活。桃树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受桃蚜为害最重,6月上旬有翅蚜大量发生,向李、杏、烟苗和十字花科蔬菜上迁飞,桃树上桃蚜逐渐绝迹,到10月下旬又飞回桃树产卵越冬[1]。由于桃蚜为害严重,从而造成大量高频率使用化学农药,引起该虫抗药性的快速发展[2]。因此,寻求有效治理桃蚜的生物防治技术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

目前,可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以虫治虫、转抗虫基因植物杀虫、微生物代谢物质治虫以及微生物治虫等手段[3]。天敌昆虫作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无公害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其作用原理是昆虫以虫治虫,实现其自然制衡作用,不威胁其他生物,对环境无害,在其发挥功能过程中与害虫形成跟随效应,数量处于动态平衡,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少。在实施生物防治过程中,有害生物与天敌二者发生量之间关系直接影响到生防的成功与否,也是生物防治的研究重点。利用天敌昆虫进行蚜虫防治历史悠久,也是目前生物防治中诸多成功的案例之一,也是当前研究和探索热点[5]。研究显示,桃蚜的天敌有寄生蜂类[5-8]、瓢虫类[9-11]、小花蝽[12]及草蛉[13]等,以广谱性天敌居多。

为了探明桃园中天敌昆虫的种类、以及天敌与昆虫的发生关系,本试验通过对桃园中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时空动态进行研究,探讨了害虫与天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桃园系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本试验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桃种质资源圃进行。株行距3 m×4 m,树龄≥20年,树势中等。园区用药情况见表1。

1.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9年5月上旬至7月中旬(桃蚜在桃园中的发生期),每7 d调查1次。每次调查均采用棋盘式随机抽取样树16株,分4行,每行4株,每株分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取1枝有代表性的1年生枝条,采用目测法调查记录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类和数量。在调查周期内利用捕虫网进行树上扫网,将收集到的昆虫装入75%酒精瓶中,带回实验室进行桃蚜天敌分类及鉴定。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對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统计,利用SPSS Statistics 20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桃园害虫天敌调查

桃园天敌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及图1。通过调查统计,桃园天敌共计2纲5目7科,其中昆虫纲4目6科,主要包括瓢虫科、小蜂科、草蛉科、寄蝇科等天敌,其中优势种群为瓢虫和寄生蜂,分别占52.17%、21.74%。

2.2 桃蚜及其主要天敌发生动态调查

田间调查桃蚜、瓢虫及寄生蜂的发生动态结果见图2,桃蚜的发生高峰在5月下旬,寄生蚜的发生高峰期在6月上旬,稍迟于桃蚜,瓢虫的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比桃蚜的发生高峰期推迟了半个月左右。7月中旬至8月下旬期间未调查到蚜虫及其天敌。

2.3 蚜虫、瓢虫、寄生蚜在桃树不同方位的分布特征  对桃树不同方位的蚜虫、瓢虫、寄生蚜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见图3、4、5,利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出:桃蚜4个方位发生量无明显差异,P(3,27)=0.346,F=1.158;瓢虫4个方位发生量也无明显差异,P(3,35)=0.770,F=0.377;寄生蚜4个方位发生量也无明显差异,P(3,31)=0.531,F=0.752。

2.4 蚜虫、瓢虫及寄生性天敌发生量相关性分析  对桃蚜、瓢虫及寄生蚜的发生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桃蚜与寄生蚜的发生量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对桃蚜发生期和瓢虫发生期(+14 d)的发生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桃蚜的发生量与14日后瓢虫的发生量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桃蚜寄主多样,除直接刺吸为害外,受害后的植物叶片卷曲,植株萎蔫,长势减弱,甚至枯萎死亡,还可以作为病毒媒介,传播100多种不同的植物病毒。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和霉菌寄生等,造成间接为害,对经济作物的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14]。在山西,桃蚜以卵在桃、杏等越冬寄主上越冬,3月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害最重,6月上旬产生有翅蚜,陆续迁飞至夏寄主为害,至10月下旬产生有翅蚜迁回越冬寄主繁殖,以卵越冬。桃蚜在不同果树中,以对桃树为害最重,研究表明,桃蚜在桃园中呈聚集型分布[1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调查研究表明,自然条件下,桃园桃蚜的优势天敌种群为瓢虫和寄生蜂,其中瓢虫主要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寄生蜂主要有蚜茧蜂、姬蜂等。相关研究也表明,茧蜂及瓢虫为桃蚜天敌优势种,且其数量与桃蚜种群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6]。李英梅等研究发现,每头异色瓢虫在1 d内对桃蚜的最大捕食量为200头[17],而蚜茧蜂控制温室桃蚜防蜂量以蜂蚜比1200为宜,且连续多次放蜂效果较好[18]。在本研究中,瓢虫的发生量虽然滞后于桃蚜的发生期,但可对桃蚜形成明显的控制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桃园中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及发生量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了桃园桃蚜的优势天敌种群为瓢虫和寄生蜂,寄生蜂与桃蚜的发生明显相关,瓢虫则较滞后。在控害方面,单纯依靠自然界的天敌防控有害生物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随着天敌的商品化生产,在害虫发生早期释放天敌以弥补自然天敌发生滞后的劣势。另外,可通过种植非目标作物用于滋养早期天敌,以达到控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广学,钟铁森.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五册,同翅目,蚜虫类(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张建亮,赵景玮,吴国星.桃蚜研究新进展[J].武夷科学,2000(00):167-176.

[3]何国玮.赣州柑橘木虱天敌昆虫资源调查及天敌捕食功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4]张 帆,李 姝,肖 达,等.中国设施蔬菜害虫天敌昆虫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63-3476.

[5]刘冬冬.桃蚜密度和烟蚜茧蜂释放量对烟蚜茧蜂防效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6]郑登峰,文 静,喻会平,等.烟蚜茧蜂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寄生选择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1):60-66.

[7]牛雨佳.短翅蚜小蜂防治蔬菜桃蚜的潜能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8]李云飞.玉米螟赤眼蜂与大灰食蚜蝇对大棚草莓桃蚜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9):94-95.

[9]陈 燕,谢红辉,黄凤宽,等.四斑广盾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34-136.

[10]李英梅,谭 巧,张 锋,等.异色瓢虫对设施栽培桃树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5,37(5):1081-1084.

[11]欧善生.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卷缺失(3):974-975,1052.

[12]尹 哲,李金萍,董 民,等.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二斑叶螨和桃蚜的捕食能力及捕食选择性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17-19.

[13]赵 琴,陈 婧,刘凤想,等.大草蛉对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捕食作用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08(3):220-223.

[14]汤秋玲.我国桃蚜田间种群抗药性和遗传变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15]李培兴,李 云,张春海,等.桃蚜在桃园的种群消长动态和空间分布型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4):83-85.

[16]区焯林,刘志敏,崔志新,等.青花菜上桃蚜迁移及其天敌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0):13248-13249,13341.

[17]李英梅,谭 巧,张 锋,等.异色瓢虫对设施栽培桃树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5,37(5):1081-1084.

[18]李學荣,忻亦芬,张明伟,等.烟蚜茧蜂控制工厂化蔬菜桃蚜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4):262-265.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天敌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
人类的天敌是什么
人类的天敌是什么?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枯草芽孢杆菌BS—8D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田间试验效果及作用机理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
碰到天敌女上司
你能找到它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