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地位竞争及其应对
2020-09-26潘琦
潘琦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强大图像语音识别、数据分析、人机对话功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变。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了部分教师工作,在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同时也给教师行业带来竞争和挑战。为应对竞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以创新教学模式参与学生情感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感性认知。工作中要实现人机共处,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体现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 教育竞争 角色定位
目前,人工智能在生命工程、金融、气象、医疗、交通、通讯、环境治理、科研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参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学习规划等内容,在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也对教师行业地位带来竞争。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行业的特殊性
教师在文明传承、情感交流、精神激励上都有独特作用。
1.教师参与的文明传承不可或缺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担当着传播思想、知识、真理,塑造生命灵魂的重任。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延续至今,教师在其中起到的释疑解惑作用功不可没,从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文化延续到新中国教育发展,教师无不展现民族大义和教育担当,在文明文化传承上教师是最重要的参与者,缺少教师参与文明传承,一切都是空谈。
2.教师特有的情感交流无可替代
情感是人类关系的纽带,师生通过表情、眼神、对话的交流最能触动人心,教师往往给学生一个眼神鼓励、一个肯定微笑,都能给学生带来信心能量。学生在师恩感召下自身学业、人格品行都得到提升,个人素质也在不断完善中得到淬炼。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和信息捕捉,能够替代教师高质量完成知识传递和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也有其不足,无法与人进行情感交流,而教育恰恰是最需要投入情感的行业,是心与心的交流、灵与灵的碰撞,因此教师的情感交流是无可替代的。
3.教师提供的精神激励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中凭借超强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让人们对社会发展给予极大期待。在教育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评定,为教师工作提供辅助,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人工智能虽然功能强大,但终究是一种教育辅助,在教学中它能严格遵循各种程序设定完成数据分析,却无法从思想上感染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这种精神激励只有教师能做到,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职能作用,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定位和职责新要求[1]。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人工智能展现出高效迅捷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效果,给教育教学带来深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支持下更加丰富多元,已经能代替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考核,给教师角色定位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已成备受关注的教育新课题。2018年“AI Teacher”(人工智能教师)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在北京启动,这个科研项目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结合网络技术,对一定数量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数据采集,将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情感变化、技能应用等多方面信息汇聚在一起,利用超算建立大数据库,依照学生个体与群体发展规律设定“人工智能教师”应用,从而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担任教师职责,对学生学习、生活等多方面提供服务功能。“AI Teacher”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革新下功能愈发强大,势必给教师行业带来冲击,给教师角色定位带来压力。随着现代教育不断优化,人工智能优势更为突出,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数据和教学应对策略都超出现在教师能力范围,这种优势给当前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师权威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的竞争机遇
在强大科技支持下,人工智能在教育实践中优势明显,但我们要认清这样的事实,人工智能的强大是由人类科技发展在推动,是在人的设计操作下实现智能化,它代替了教师部分劳动,却无法做到全部替代,人工智能只是教师工作的辅助工具。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更新依靠的是设计者对其程序的升级完善,在创造性上无法实现自主性。人类特有的思维意识直觉灵感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它的程序始终受制于人类智慧,如果人工智能不在受制于设计者对其自身软硬件升级,其本体程序必然崩溃。因此,教师行业是不可替代的,但会给教师工作带来更多竞争和挑战。教师要勇于面对现实,不断充实自身素养做好信息化教学,处理好教师与人工智能之间工作的合作分配关系。教师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阶梯,面对日益发展的人工智能科技环境,要做好应对实现,对自身工作精准定位,合理分配工作量,实现人机共生。教师要做好自身职责,将道德情感与逻辑创新思维传递给学生,使知识始终在感情中传递,这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人类特征。
人工智能给教师带来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首先体现在教师自我发展上,由于人工智能融入教学,代替教师部分工作,降低了教师工作压力,原来必须由教师完成的知识传递、测评考核、教学设计等都可交由人工智能完成,教师可有更多时间认真审视如何融入人工智能时代,对人工智能考核下的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决策调整,更有利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教师作为知识传递的载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工作提出的要求。为了适應新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提升自身整体水平,借助人工智能不断完善提升个人素养能力,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教育环境。但人工智能毕竟是智能化技术,没有人类思维感情,更不是教师职业终结者,教师要懂得这种介入帮扶并非让教师就此松懈,而是需要教师不断鞭策自省,自我成长,成为符合时代发展,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合格教师。
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对竞争的措施
人工智能时代给教师角色定位带来新压力,为适应时代发展,教师要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变革,要有“先发制人”的勇气进行自我更新,积极回应人工智能的竞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