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观察与评估

2020-09-26匡鹏张美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糖尿病

匡鹏 张美萍

[摘要]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5 g po bid)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阿卡波糖(50 mg po tid)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占2.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FPG(5.4±0.6)mmol/L、P2 hPG(8.3±0.4)mmol/L、HbA1c(5.3±1.1)%、总有效率94.1%、并发症占5.9%、再入院率8.8%。对照组用药后FPG(7.6±1.0)mmol/L、P2 hPG(10.4±2.2)mmol/L、HbA1c(8.6±0.7)%、总有效率70.6%、并发症占26.5%、再入院率32.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有助于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有效率,降低再入院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6(b)-00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acarbose on diabetes. Methods Among the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6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a sample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s,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etformin (0.5g po bid)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arbose (50mg po tid) treatment, and the blood glucose indexes,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unted for 2.9%,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FPG (5.4±0.6) mmol/L, P2 hPG (8.3±0.4) mmol/L,HbA1c(5.3±1.1)%, tatal efficiency 94.1%, complication accounted for 5.9%, and readmission rate was 8.8%. In the control group, FPG (7.6±1.0) mmol/L, P2 hPG (10.4±2.2) mmol/L, HbA1c (8.6±0.7)%, tatal efficiency 70.6%, complications accounted for 26.5%, and readmission rate was 32.4%.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data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can help lower blood glucos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reduce the rate of readmission,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can be clinically applied.

[Key words] Metformin; Acarbose; Diabetes

糖尿病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症状,具有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的特点。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以控制血糖为主。如血糖控制不善,患者极容易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导致病情加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严重甚至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以给予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但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临床疗效同样存在差异。

发病后,常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但有研究指出,联合给予阿卡波糖治疗,疗效更佳。该文于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4):男/女=21/13,年龄(63.6±12.5)岁,病程(7.5±1.2)年。对照组(n=34):男/女=22/12,年龄(64.5±11.9)岁,病程(6.9±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确诊糖尿病;②无用药禁忌证;③无肝肾功能障碍;④自愿参与研究;⑤依从用药。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5 g po bid)治疗,连续给药3个月。

观察组联合给予阿卡波糖(50 mg po tid)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

治疗期间,两种患者均应严格控制饮食,在保证营养供给均衡的基础上,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低血糖。缺乏运动者,应适当运动,逐渐增加运动时間与强度,辅助减轻病情。患者需依从用药,严密监测血糖指标,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预防并发症,改善临床疗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

观察组用药后FPG(5.4±0.6)mmol/L、P2 hPG(8.3±0.4)mmol/L、HbA1c(5.3±1.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有效率94.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预后

观察组不良反应占2.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占5.9%、再入院率8.8%,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糖尿病及病因

①遗传因素:糖尿病包括I型与2型两种,临床研究发现,两者均具有明显的家族史。简言之,父母或其中一人罹患糖尿病者,子女发生该疾病的风险更高。目前,糖尿病的发生与部分致病基因之间的关系,正处于研究之中,尚未得到确切的结论。②生活:糖尿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状态存在明显的联系。长期大量摄入高热量的食物,或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大,同样容易导致疾病发生。缺乏体育运动,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进一步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1]。③年龄: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以30岁以上的人群居多,患者多为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居民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逐渐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④其他:除遗传、生活以及年龄因素外,糖尿病的发生,与种族、外伤、分娩等,同样存在联系。

3.2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二甲双胍为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其用药价值已经得到了证实。二甲双胍本质为降糖药物,进入人体后,可有效降低肝糖原异生作用,抑制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且可提升机体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使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降低。临床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以常规剂量给药,不会导致低血糖[2]。此外,该药物同样不诱发高胰岛素血症,提示药物的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强。但值得注意的是,二甲双胍虽可降低血糖,却无法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影响,故患者需长期用药,方可使血糖得到持续性的控制,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有效率,使患者的病情得以减轻。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采用二甲双胍单用治疗糖尿病,能够使空腹血糖下降60%~78%,临床疗效值得肯定[3]。

二甲双胍用药,安全性同样较强。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双胍类药物的应用,存在诱发乳酸酸中毒的可能。但二甲双胍用药,可使机体内乳酸氧化,从而实现对该不良反应的预防,故药物应用安全性高。该药物的常见不良发应,以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为主,但症状均较轻,无需给予特殊处理,对患者的生活基本无影响。与胰岛素以及磺脲类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在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评估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该文对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以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了观察。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用药后FPG(7.6±1.0)mmol/L、P2 hPG(10.4±2.2)mmol/L、HbA1c(8.6±0.7)%,与用药前相比,血糖指标明显降低。进一步观察发现,该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0.6%、并发症占26.5%、再入院率32.4%,提示患者治疗有效率有待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有待降低。

3.3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阿卡波糖同样为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临床应用效果同样较为显著。该药物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进入人体后,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指标,但短期内对空腹血糖的影响较小[4]。食物经口进入人体后,需在唾液及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寡糖,此后,可进入小肠,经α糖苷酶分解成为单糖,最终被机体所吸收,进入血循环。在上述过程中,阿卡波糖的作用与寡糖类似,可与α糖苷酶充分结合,竞争性的对寡糖的分解产生抑制,从而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使进入血循环的葡萄糖减少,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短期内,阿卡波糖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大,但长期用药,患者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样可明显降低。阿卡波糖用药,常见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具体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与二甲双胍类似。此外,该药物的应用,同样容易可诱发乏力、头痛等不良反应,但较为少见,药物的应用安全性值得肯定。在给予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治疗疾病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阿卡波糖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该文研究发现,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疾病后,患者用药后FPG(5.4±0.6)mmol/L、P2 hPG(8.3±0.4)mmol/L、HbA1c(5.3±1.1)%,与单独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相比,血糖指标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样显著下降,提示药物应用效果更佳。进一步观察发现,该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1%、并发症占5.9%、再入院率8.8%,与单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者相比,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再入院率更低,优势显著(P<0.05)。该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通过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发现,单独应用二甲双胍者,发生不良反应者共2例,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联合应用阿卡波糖者,发生不良反应者1例,表现为乏力。两组对比,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提示用药相对安全。刘亿枫[5]在研究中同样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样本,观察了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可将有效率自84%提升到95%,将并发症发生率自16%降低到3%,研究结果与该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有助于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有效率,降低再入院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立,何鹏,谢芳.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对比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5):54-55.

[2]  徐建宾,菅小红,申晶.沙格列汀片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不达标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9):2239-2242.

[3]  景鑫,梁瑞丰.益气养阴补肾方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9):79-80,93.

[4]  王华铭.阿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10(10):2.

[5]  刘亿枫.益气养阴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4):192-193.

(收稿日期:2020-03-19)

猜你喜欢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阿卡波糖或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对比研究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分析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