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26屈佳宁钱彩娣
屈佳宁 钱彩娣
作为中高职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如何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立足当下国内中高职教育的具体现状,以素质教育改革为时代背景,重点阐述了衔接课程体系对于中高职整体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文章通过对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的研究,对国内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归纳,并为相关的从教人员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1.前言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同时,加强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服务人才培养。而在教学模式上,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我国整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搭建和发展立足国内中高职环境,具备相对完整的模式体系,是职教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教学的研究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相关政策文件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等概念有相关的界定表述,关于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提高我国中高职整体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
2.1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对比
国内的很多研究对很多发达国家的中高职衔接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总结这些研究的内涵之后,我们大致可把它们分类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些国家已经确认了职教和普教文凭等值的衔接模式,典型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和英国;第二,有些国家会通过一体化大纲或者课程进行直接衔接,最典型的国家为俄罗斯和美国。
经过对这些研究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这些衔接模式的实现方式以及实现过程有所不容,但他们的核心都是课程的衔接。例如,澳大利亚创立了培训包、英国开发了单元衔接法,德国采取学制螺旋式上升以及课程阶梯式综合职业教学的衔接方式。这些各式各样的课程衔接方式正式中高职教育的落脚点和重要载体。
2.2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高职衔接教育,可以分为“内涵式衔接”和“外延式衔接”。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主要停留在学制方面的衔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延式衔接。根据招生制度,可分为“3+2”模式、五年一贯式模式、高职对口单招、以及免试升学等方式。换言之,学制的衔接与教学课程的衔接是脱节的。国中高职衔接有关课程方面的内涵衔接薄弱,这是我国当前中高职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瓶颈。就教学策略而言,中高职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关乎高职同中职两个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统一。这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质量而言非常重要,也决定的中高职教育的资源是否会造成大规模的浪费。所以,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不仅是促进我国中高职教育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中高职衔接的的核心和实质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总体来说,发达国家都已经将课程衔接教学作为了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和核心。但对于我国而言,课程衔接仍然还被视为中高职衔接内容弄的局部变革,尚未从整体职教体系协同发展的角度去进行一体化的设计。这使得我国中高职衔接频频出现很多问题。近年来,随着实践教学的变迁,课程衔接已经逐渐受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关注和认同。
3.国内中高职衔接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
3.1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问题表现
对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讲,其主要的分析思路大体可分为两种,第一,就不同类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说,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的重复、基础理论课程的脱节以及高职技能课程层次欠佳甚至倒挂中职等问题。第二,对于关键课程体系结构和目标的衔接而言,主要包括专业建制口径不统一,这会导致一定的专业错位和脱节以及课程设置的重复等一些列问题。
3.2现阶段中高职衔接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所存在的原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中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我国应试教育对中高职教学的潜在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总体上来讲是一种政府行为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教育界对于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的观念需要进一步的更新和转变。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环境下,中高职教育的发展较为重视其外在的适应能力却往往忽略了其内在的衔接性。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将教育氛围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很少关注从纵向角度来分析中高职教育,即很少将他们当做统一个体系的两个阶段进行统筹发展。这很容易使我们对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分工以及指导思想欠缺明晰的考虑,如此以来,便非常容易出現课程设计方面的重复。
4.提升中高职衔接教育质量的方法
4.1优化中高职衔接模式
终身教育历来都是现代中高职教育所强调的服务理念,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目标。在具体的时间这种,我们只有加强对中高职衔接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将更多的资源应用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改革中去。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虽然一直存在问题,但是近年来其内在的漏洞一直都没得到有效的弥补,这和其长期收不到足够关注是分不开的。加强对相关衔接教育的重视,不仅需要中高职院校加大对其资金和硬件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还是不断深化教师对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搭建和改进的重视程度。
4.2优化课程衔接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要优化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质量,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其课程搭建的结构和涵盖的内容进行改进。目前,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都普遍认为,培养目标的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第一步。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不能只把中职教学和高职教育进行简单的叠加,在定位两者结构和层次的基础之上。实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才是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内在要求。作为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基础,专业衔接的目的和作用都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中高职教育要想更好的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实施更好的产业机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对接。除此之外,课程内容的衔接也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内容的衔接往往是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从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原则等多个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课程内容衔接必须遵循实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想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并合理拓宽他们的理论思维范围对他们今后的继续教育以及其他专业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为其提供技能基础和实践知识的同时兼顾他们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上的差异。
4.3优化实训类课程的衔接方式
众所周知,中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宜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因此每个专业的中高职教育都具备非常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不同于本科教育的通识教育,中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着自己明确的方向和目標。实践教育是中高职教学重要的组成元素,也是当下国内中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对于中高职衔接而言,做好中职教学和高职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工作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在中职教育的低年级阶段和高职教育的高年级阶段需要有一定的差异和针对性,但对于中职教育的高年级阶段和高职教育的低年级阶段则更应该重视其实践教学内容内在的统一性。中职教育高年级阶段的时间教学既要能对整个中职教育阶段进行全面的总结,还要为高职教育的初级阶段奠定相应的实践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中高职教育的特点并结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个性来为其安排恰当的实习内容。当然,做好同企业的合作以及其他实习平台的对接是非常有必要的。
4.4优化教师在课程衔接方面的教学计划
教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媒介,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高职教学的水平。因此,提高中高职教师在中高职衔接阶段对于课程把控和驾驭的能力对于中高职课程衔接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我国中高职教师往往都是分离的,因此他们都只关注自己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很少关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问题。这显然非常不利于我国中高职课程的良好衔接。对于中职高年级向高职过度的学生而言,为他们奠定高职学习的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职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他们总结中职教育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并把他们中职所学的内容和高职教育需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笔者认为,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师做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法方面的定向培训以进一步支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良性发展。
5.结语
职业教育虽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中高职衔接的教育却非常容易为我们所忽视。面对当今社会的需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教育质量的新方法。做好中高职衔接是保证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我国职业教育大环境中去的良好途径。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只有合理优化我国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虞文武,张波,陶国正,薛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及“十三五”工作举措——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283-284.
[2]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000(005):67-70.
[3]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4]王雪松.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5(30):95-97.
[5]谢艳.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 2018(36).
(作者介绍:屈佳宁,硕士研究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室内家装软装饰设计;钱彩娣,本科学历,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