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教育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2020-09-26王丽萍

求知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综合性校本课程

摘 要:STEM教育理念强调突破学科界限,融入一门或几门不同学科的内容、技能和思維方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文章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班队节假日活动、地方资源等探讨在STEM教育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STEM教育背景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其他领域的课程进行整合,能有效锻炼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班队活动;节日活动;地方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4-0020-02

引 言

语文教学不仅应重视双基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1]。STEM教育具有跨学科、项目制学习、解决问题这三个特点,尤其是强调突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因此,本文对STEM教育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探讨,以期探求出能够促进两者相互整合的有效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延伸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目标是相通的。当前,很多语文教师也负责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想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主要方式就是开展综合性研究活动。综合性研究活动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经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2]。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由课文内容引发了很多想探究的问题,但有的问题仅通过课堂学习无法得到答案,由此,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主题也就诞生了。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都提到了路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认识地名,第六单元要求学生学会看路牌,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学生很快调动了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积累,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如“路牌的颜色有绿有蓝,有什么规定吗?”“路牌的方向与站点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吗?”随着地铁、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利,因此学生产生了研究如何乘坐地铁、飞机、轮船到某个地方的想法。要想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进行实践和探究,并通过PPT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由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引发的探究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走进生活进行实践研究的机会,促进了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收获已经大大超过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范围。

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样不但沟通了课堂内外,实现了学科知识的整合互补,还突出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二、结合校本活动课程,有效开发语文学科外延

校本课程是学校基于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独自开发设计的课程,目标是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3]。从理论上讲,语文学科和校本课程分属不同的课程类别,各自独立,但从课程实践模式来看,校本课程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之间存在交叉关系。在STEM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可以结合校本课程的理念、技术和形式,开发出具有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有对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及其作品的介绍。笔者就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读诗、写书、作画”,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拓展教材内容,拓宽活动资源的范围。首先,引导学生从“书体”上展开研究,让他们了解了书法一般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其次,笔者主要介绍了楷书,使学生了解楷书是所有书体中最晚形成的字体,始于汉末,流写至今,楷书有四大家,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分别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了解了楷书四大家及他们的代表作。

以上是围绕着“书”而展开的研究,笔者还从“诗” “画”等方面继续向课外蔓延,如由校长室领衔开发出了一套一至六年级的经典校本教材,由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开发出了一套国画教材,这样,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在校本课程的阵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机整合校本课程,可以使教学目标在校本课程中得以实现,而校本课程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探究与实践中也得到了有效开发与深化,二者相得益彰,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使我们的研究事半功倍[4]。此外,在开展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STEM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结合传统节假日文化,赋予语文浓厚的文化气息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与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假日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能发现富有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从而抓住契机,去挖掘更值得探究的课题[5]。

例如,学校围绕传统节日开展了系列活动,意在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他们能自觉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结合“家长进课堂”在端午节开展了“知端午民俗,传民族文化”的研究活动。学生经过商议,总结了几个研究小课题:“唱歌谣,知端午”“五月五,话起源”“五月五,传习俗”“五月五,诵古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学生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了解到了端午节在常武地区的传承情况,还收集了不少关于端午的诗词歌赋。笔者认为,学生们最大的收获是对习俗的研究。他们围绕小课题,分别从包粽子、制作香囊、编织鸡蛋网兜、制作彩蛋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践性学习。在汇报课上,有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现场包粽子,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学生在深入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所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并为传承这种文化习俗而努力。之后,我们又围绕着中秋节、重阳节开展了系列活动,学生从选题到实践也逐渐驾轻就熟,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传统节日的意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这些活动很好地体现了STEM教育的体验性特征,这是促进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四、结合地方本土资源,激发学生爱乡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在开展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时,以“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掘本地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例如,在“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季节,笔者紧扣乡土文化气息,针对我镇每年元宵节前后放飞风筝、鹞灯比赛的悠久历史,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开展“遥观——砖瓦之乡”“放飞鹞乡”等富有乡土特色的研究性活动。学生查阅乡志和摄影、绘画作品,或利用节假日约稿采访,或进行诗书画的创作,之后通过组稿、整理等工作总结了研究成果。“遥观——砖瓦之乡”“放飞鹞乡”这两个研究性成果均获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二等奖。再如,锡剧大师王兰英先生是我们遥观镇湖头村人士,我们联合镇政府开展了“挺秀幽芳一枝兰”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诸如此类的本土资源还有很多,因此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广泛的开展空间,而且利用乡土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习和活动,学生在收获惊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书本知识是有限的,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

结 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尤其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与实践性学习的整合。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靳天刚.浅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J].科技资讯,2020,18(07):164-165.

郑美羡.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43):227-228.

梁晓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9(28):75-76.

陈雪玲.综合性学习 让小学语文学习更丰富[J].名师在线,2019(02):62-63.

張丽虹.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1.

彭莉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34-35.

作者简介:王丽萍(1970.7—),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综合性校本课程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