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季之美》教学纪实①

2020-09-26谢惟薇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雁萤火虫天空

谢惟薇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语言所描绘的意境美,不断丰富阅读感受,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及營造的美的氛围,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落实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

利用联系上下文品析重点词、句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积累,体会“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等句中的动态描写,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积累与运用”。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表达方法,把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实现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积累与运用”。

教学重、难点:在不断感受作者独特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找关键语句、想象画面等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思维提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四季之美》(板书),齐读课题。

师:看到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如果让你写四季,你会写些什么?

生:我想写秋天的稻谷,它们在秋风中被压弯了腰,农民伯伯收获了丰收的喜悦。

…………

师:你们心中的四季之美各不相同,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又有怎样的独到之处呢?想不想知道?

生:(齐)想!

师:赶快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读。)

师:有发现吗?我们聊一聊。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语言很生动,用词也很简洁。

师:你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

生:我发现作者用的词语都很特别,不太常见到,比如我们写天空一般都会用白色、蓝色,而作者却用了鱼肚色。

师:你发现了作者用词的特别之处。还有吗?

生:我发现作者写四季写的都是时间。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板贴。)

师:我们写四季,往往写的是一些事,这是一种事物的视角,而作者写的是四个时刻,这是一种时空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

二、感受美景,品读文字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更加深入地感受四季之美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文字中的独特美。

出示PPT:学习活动:

1.默读课文,批注你的感受,体会作者笔下不同季节的独特韵味。

2.组内讨论交流。

(生批注、交流。)

师: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生: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我从这句话仿佛看到天空是五颜六色的,一会儿泛着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一会儿又变成金黄色,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幻想的世界中。

师:你从文字中看到了天空颜色的变化。(板贴:天空颜色。)咱们一起来说一说,作者都写了哪些天空的颜色呢?

生: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

师:那种特别的颜色变换谁还能来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仿佛也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了天空中那美丽的颜色。谁还有不同的感受呢?

生:我还从一点儿一点儿、微微感受到天空是慢慢地在变化,而不是一下子就变红了。

师:没错,这就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这种逐渐变化的感觉你感受到了吗?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春天那富于变幻的天空让作者沉醉其中,那关于其他季节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从夏天这一自然段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伴随着熟睡的人们。

师:你从文字中看到了明亮的月夜。月色真迷人啊!还有吗?

生:我还看到了萤火虫突然出现在了漆黑漆黑的暗夜中,把周围照得特别亮,把暗夜衬托得更加美了。

师:你发现了萤火虫这种小动物,(板贴:萤火虫)那种萤火虫飞舞的画面谁还感受到了?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谁还看到了那画面?

(生读。)

师:对于夏天,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蒙蒙细雨的夜晚,有两只萤火虫在跳着芭蕾舞,我感觉它们很调皮可爱。

师:你透过文字看到了画面。谁还有不同感受?

生:我有不一样的想法,我感觉这两只萤火虫好像掉队了,它们不停地飞翔,好像要跟上前面的队伍。

师:这样的感受,这样的画面你有没有看到呢?谁想来再读读?

(生读。)

师:读着读着,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写了几种夜晚呢?快速地浏览这一自然段。

生:三种夜晚。

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三种夜晚,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三种夜晚。谁想来?

(生读第一句。)

师:你等一下,这句话里有一个词能够把这明亮的月夜悄悄地送进你的心里。(师范读,重读“固然”。)

(生再读。)(生读其余两句。)

师:读着读着,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词语虽然没有画面感,但它却能把这三种夜晚连起来。能找到吗?

生:固然、也有、即使、也有。

师:找得真准确,就是这些词把三种夜晚的美丽画面一层比一层更加细腻地送进了我们的心里。

师:怪不得作者不禁要赞叹:这情景着实迷人!那到底是什么把作者给迷住了呢?同桌之间轻声读一读这段最后一句话。

(生轻声读。)

师:谁想说一说?

生:萤火虫。

师:出现了一种答案,萤火虫。有不同意见吗?同学们再想想,仅仅是萤火虫这一种事物把作者迷住了吗?

生:我认为是漆黑暗夜中的萤火虫把作者迷住了。

师:再想想一想,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是蒙蒙细雨的夜晚那种静态的背景衬托出了萤火虫的动态美。

师:正是在那宁静背景下衬托的萤火虫的动态美才更加生动。(板贴:动态美。)

师:孩子们,这样美丽的夜晚有没有把你迷住呢?那让我们分小组再来读一读这三种夜晚,哪组先来?

(生分组朗读。)

师:作者深爱着夏天的每一个夜晚,他在这夏夜中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其他季节你还感受到了哪些美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秋天的天空中,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师:你看到了大雁在天空中自在飞翔的画面。谁还看到这样的画面了?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同桌之间再来轻声读一读这句话。(生轻声读。)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那一排排可爱的大雁,咱们比一比,看看哪排大雁飞得最整齐。

(生分组赛读。)

师:可爱的大雁们,你们飞得真整齐,真团结啊。我们来继续分享,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美呢?

生:我感觉我被这夜幕下的风声和虫鸣迷住了。

师:读完这句话,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感到很开心,很享受,挺舒服的。

师:没错,这种感觉就是心旷神怡。谁还和她有一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感觉到心旷神怡。

生:我好像看到了乌鸦着急回去给自己的孩子喂食。

师:你读出了乌鸦着急的心情。谁再来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秋天的美景,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看看他的朗读能不能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秋天黄昏的动人景色。谁想来试试?

(生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就会发现,那宁静背景下的飞鸟的动态美是如此的生动。(板贴:飞鸟、动态美。)

师:秋天黄昏的天空中出现了归巢的乌鸦,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大雁,夜幕降临,我们听到了风声虫鸣。作者深爱着这秋天的黄昏,她是那么温柔的凝望着这片秋色。秋天,读——(PPT出示整段文字。)

(生齐读。)

师:这些画面是否走进你的心里呢?读——(略掉部分词语。)

师:你有没有同作者一样感同身受了呢?再读——(略掉部分词语。)

师:这些美丽的文字是否深深地印进你的脑海里呢?(文字全部去掉,只留图片。)

(生诵读。)

师:孩子们,快为自己鼓鼓掌吧!你们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动人的秋色已经深深地印进了你们的心里。

师:走过了春夏秋,冬天悄然而至,前段时间哈尔滨下了几场大雪,老师发现你们在雪地里是最快乐的。让我們一起走进作者笔下的冬天,你感受到了哪些美?

生:我觉得我仿佛踩在了雪地上,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特别快乐。

师:你感受到了下雪的快乐。(板贴:落雪。)还有吗?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在雪天中捧着暖和的火盆时闲逸的心情。

师: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板贴:闲逸。)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谁还对这句话有不同感受?

生:我感到作者在家里生起熊熊的炭火,这让我有一种满足和温暖的感觉。

师:你和作者一样有着细腻的感受。(板贴:炭火。)

三、感悟表达,迁移运用

师: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体会了作者笔下的独特韵味,从动态描写中感受到了美的画面。下面让我们也写一写自己心中美景,根据老师提示的三组词语,但不局限于这些词语,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出某个季节某一时刻的美丽景色。如果你能在其中加一点动态描写就更好了,开始你的创作吧。

(生写话。)

师:孩子们,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先留在心里,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分享交流。下课!

猜你喜欢

大雁萤火虫天空
大雁
大雁曲
大雁飞过
一和one
天空之舞
天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