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分析

2020-09-26谢泽飞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划界控制点山区

谢泽飞,罗 洪

(遵义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遵义 563000)

在山区河道管理的范围中,测绘可以为数据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其中划界是河道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管理河道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措施。山区的河道划界工程任务包括岸线管理和利用规划、河道信息化和数据库建设、界桩(牌)与公告牌埋设安装、河道大断面测绘及水文计算、带状地形图测绘、管理范围划界以及相关的服务工作。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包括对流域里的水文资料进行整理和搜集,提出划界河段、河岸的管理范围线,同时还应该坚持分级管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保护优先、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

1 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界的重要性

河道管理范围划界确权,是我国依照法律法规管理河道的重要依据与基础。利用管理规划来确定河道的管理范围,确立水域资源和河滩地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展开河道划界权的工作,树立具体的河段管理责任和主体,有利于形成河道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1]。开展河道划界工作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河道在划界的工作完成后,在河道岸线边上设置了公示牌与界桩,可以宣传河道法规的知识,增强公民遵守河道法律法规的意识,减少违规建设;②确定河道管理的范围,确保所属权限,减轻水事纠纷,过去河道管理的工作中,河道管理部门就遇到多起水事纠纷案件,这些案件大多都是责任主体不明、权属不明引起的。在河道划界工作完成后,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立河道外缘控制线,可以逐渐减少水事纠纷案件;③为今后的河道管理和河道执法提供保证,从河道划界出的外缘控制线,可以控制非法涉河建筑物的产生;④河道划界工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因为非水利行业涉河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给河道管理者带来很多不便,有效划定河道外缘控制线,可以提高河道管理水平,保证城乡防洪的安全[2]。

2 实施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的策略

2.1 提高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界的宣传工作

山区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宣传河道划界的规划性工作,让区县周边的水行政部门尽量配合管理河道范围的划界工作,并由山区相关的政府部门向当地的群众传达河道划界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河道划界工作。

2.2 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获取准确待定控制点的GPS 正常高,利用精化模型,输入大地高与经纬度的数据,使待定点的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实现GPS 的高程转换工作。此外,将四等水准测量得到的水准正常高,与转换成的控制点里的GPS 正常高进行较差的计算,并将较差中的中误差当做GPS 高程转换的准确验证指标。为了使工作简便,将水准高程假设成控制点的高程真实数值,对测量得到的控制点精化模型的高程,进行准确合理评定。假如所测的高程控制点有32 个,较差计算出最大值为0.082m,最小值为0.004m,那么高程中精度误差就为±45.7mm,得出的结论是符合施工与设计对控制点的要求[3]。

2.3 对洪水进行分析计算

①根据工作内容与工作任务,对山区河道的管理范围,进行计算,然后分析相关内容,并搜集相关资料。根据流域的资料情况和特点进,行洪水分析计算,对所有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通过分析出的结果完成对洪水分析计算报告;②在进行资料整理并收集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收集流域相关地区的水文资料;收集相关的水利工程报告、社会经济发展报告、分析评价报告、相关规划报告等;掌握并整理流域水文的调查资料,对于缺失了的,应该进行补充调查;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的同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对分析计算出的水文资料进行一致性、代表性、可靠性的分析;分析计算中需要的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整理,避免可能存在的错误,保证其可靠性;某些长系列水文资料,应该将流域下垫面变化等因素考虑进去,将相关资料进行还现或还原计算,并对水文资料进行一致性处理;④应根据资料情况的要求,引用有关水利部门的设计资料,确定洪水分析计算;结合地区综合资料或者实测资料(雨量、流量、水位等)、调查资料等进行统计;⑤设计洪峰流量。按照上(下)游水文站设计洪水的资料,根据面积比例法移用上(下)游水文站的洪水设计资料,被移用的水文站洪水设计成果则根据频率分析法确定;按照流域的资料条件、流域特征、水文特征进行洪水计算,其中汇流计算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推算或推理公式法设计洪水;⑥对洪水位进行设计。根据水位资料进行推算或统计;根据水位流量关系设计水位:如果参证站或工程地点有可以利用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可以直接利用。若没有实测的资料,可以运用曼宁公式作断面过水能力计算,用点绘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结合洪水的调查,以利高水的部分定线;根据水面线法确定水位:如果上下游有设计的水位时,水面上比降变化平缓的河段,可直接用上下游设计水位并连成直线水面线,并通过河长内插求设计出洪水位[4]。

2.4 采用测绘技术

(1)控制测量技术的规定制度

测量区域的起始平面控制点必须为五等以上GPS(GNSS)点或导线点,且起始高程控制点必须为四等以上的水准点。测量区域内的平面基本控制网应该根据精度要求、控制网的用途、测区的规模进行合理选择。测区或者山区的面积大于5km2的基本平面控制网不应该低于二级导线网或二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要求[5]。其他测区基本平面控制网不应该低于三级导线网或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要求,各控制点高程不应该低于五等电磁波三角高程或五等GPS 拟合高程的要求。

(2)基本控制网的规定

基本的高程控制网应该构成若干个附和线路或闭合环,每个附和线路或闭合环的精度应该符合规范相应等级的规定,并进行平差计算。基线测量精度和组成异步环的坐标差全长闭合差和分量闭合差应该满足以下规定:

图1 基本控制网

基本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和精度计算应该经两人对算复核,并签字确认,其中基本控制网的控制点应该选择易于长期保存、稳定、明显的地方,相邻两点应该通视,并埋设标石,一个流域的控制点应该统一编号。网根点应该采用全站仪、RTK、CORS 施测,全站仪支导线布设图根点时不能超过2 站,长度不能超过300m,若图根支导线点布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该根据基本控制网进行平差计算[6]。

3 山区河道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山区河道具有一定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河道管理界限划分的意义就在于对河道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的探寻。首先,技术人员应该分析河道的水量情况,由于很多山区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其丰水期与枯水期具有较大的水量差距,技术人员应仔细计算水量,并将实际水量与开发项目进行比较,根据水量、蓄水量以及用水量的曲线关系提出审批意见;其次,技术人员还要对环境进行分析,比如河流比降以及流域面积等基本参数都会影响山区河道开发利用的效果。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项目,才能够发挥河道开发利用的最高价值。技术人员在环境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关联体系,能够对水资源的环境、水土保持情况以及交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河道综合开发利用的最佳区域。最后就是效益分析。当完成水量以及环境分析之后,技术人员还应该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提高山区河道的综合管理水平。效益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消费情况、投资环境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等,为之后管理部门以及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在开发之前,技术人员应该到达实地进行勘测,如果勘测的数据结果并不适合当前的开发项目,就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只有选择合适的开发项目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经济回报。

4 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不只是针对于一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其中山区的部分提防工程和河道有时会被侵占,设障阻水、与提争地、与河争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应该正确的应用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对河道管理范围的环境、建筑等进行有效改善,才能使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划界控制点山区
顾及控制点均匀性的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主席说明(CLCS/95)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SDCORS在基础地理信息控制点补测中的应用
论三步划界法的发展及法律地位——其对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