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灌洗术与纤支镜在慢阻肺合并肺不张中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2020-09-26肖斌
肖 斌
(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甘肃 张掖 734000)
在中老年人群中,慢阻肺十分常见,病情会导致患者气道气流受限;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炎性物质渗出后大量聚集于小气道内,致使细胞壁侵蚀,诱发肺部阻塞,通常合并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1]。对于慢阻肺合并肺不张的治疗而言,多采取将气道内分泌物清除的措施加以干预;而近年来,采取纤支管镜下向支气管肺泡灌注生理盐水已成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其效果,本文试对肺泡灌洗术与纤支镜展开深入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5月—2020年5月,选择39例与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32±3.04)岁,病程1~7年,平均(4.32±0.16)年;参照组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0.61±3.15)岁,病程1~6年,平均(4.75±0.23)年。对比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慢阻肺;患者基础资料完整;对此次研究用药无过敏;知情研究;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患者反对研究;合并严重脏器类疾病;研究中患者死亡病情恶化;纳入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单一的肺泡灌洗术,首先将纤支镜前端嵌入支气管开口,向其中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后反复灌洗;水温控制在37℃,每次40ml,最终灌洗液通过负压吸引回收,将其收集后进行病原学检查。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纤支镜。首先选择Olympus BF-P40型纤支镜,嵌入支气管各段,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净后,对分泌物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
比较肺功能指标,评价内容为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内容为感染、过敏、气胸、支气管痉挛[2]。不良反应发生率=[(感染+过敏+气胸+支气管痉挛)]/n*100%。
比较治疗有效率,评价等级为有效、良好、一般、无效,治疗有效率=[(有效+良好+一般)]/n*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PaO2、PaCO2、FEV1、PEF指标优于参照组,对比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肺功能指标对比(±s)
?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参照组为36.84%。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参照组为68.42%。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在慢阻肺患者中,出现肺部或支气管等部位的感染会增加气道炎症反应,致使分泌物增多。而随着分泌物增多和黏稠度上升,反而又会引起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呼吸状况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效的分泌物引流十分重要,目的在于迅速解除患者通气障碍[3]。而在实行纤支镜支气管以及肺泡灌洗时,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呼吸正常通气,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呼吸机的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较大提升,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次研究中,首先比较肺功能指标,实验组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其次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5.00%,参照组为36.84%,数据有差异,P<0.05;最后比较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95.00%,参照组为68.42%,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肺泡灌洗术常用于肺部感染和通气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中价值显著。其中病原学诊断是肺部炎症性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在临床中通过纤支镜的应用,可以极为直观地观察到患者呼吸道变化状况,从而更加便捷地获取病原学标本,其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4]。另外,对于很多慢阻肺患者而言,由于细菌大量聚集于肺泡,在仅仅采取支气管镜时难以完全取出病原体;而在通过肺泡灌洗术时可以触及细小分泌物,提高痰液分泌量,且抽取的分泌物受污染性较小,增加了诊断的可靠性[5]。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来看,通过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可以彻底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同样也能清洗阻塞于肺泡内的分泌物,保证患者整个气道通畅,使肺不张症状得以缓解,也能纠正缺氧状况;对于部分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以采取局部灌药的方式,防止感染进一步加剧,有效遏制病情[6]。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治疗前必须做好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准备,尽可能地缩短纤支镜操作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应当积极对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观察,确保操作过程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高于90%,纠正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7]。除此之外,在进行肺泡灌洗时,每次的灌洗量不能太多,灌洗结束后采取负压吸引时,压力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由此可见,该术也进一步考量到医师的专业水平,在实际操作时须谨慎对待。
综上,慢阻肺合并肺不张中的诊断与治疗中采取肺泡灌洗术与纤支镜时效果更优,且安全性相对更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