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头颅CT表现及相关分析
2020-09-26庞新来
庞新来
(滨海县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500)
精神分裂症属临床常见精神障碍类疾病,致病原因复杂,部分患者脑组织存在器质性病变,包括双侧脑部结构不对称、大脑皮层萎缩、脑室扩大等,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情感、思维、行为、感觉、精神活动等异常[1]。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初期意识清晰,思维能力正常,随病情进展可产生精神残疾。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脑萎缩,通过对患者年龄、症状等因素的分析研究,可确定脑萎缩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相关性[2]。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的相关患者作为基础性评估样本,研究并分析其常见头颅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医师开展为期2年的研究,期间就诊患者共计160例,为方便本次研究,全部患者经常规检查均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将其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排除标准:(1)心脑血管疾病者;(2)并发有躯体性疾病或是其它器质性障碍;(3)已在接受有关药物治疗;(4)有酗酒史。对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其中男92例,女68例,年龄最低27岁,年龄最高59岁,均值计算结果为(42.28±5.77)岁,病程时间为10~118d不等,均值计算结果为(50.29±6.84)d,160例患者中偏执型75例,青春型42例,紧张型26例,单纯型17例。选取同期至我院行健康体检人员16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4例,女66例,年龄最为25岁,最高58岁,均值计算结果为(42.21±5.73)岁,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CT检查,利用我院螺旋CT完成检查,CT扫描基底线为眼眶线,由下至上依次连续完成扫描操作,层厚设定为0.5cm。如患者检查期间配合度偏低,可遵医嘱服用镇静类药物。
1.3 评价标准
统计并评估组间脑萎缩检出率。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相关资料,分析脑萎缩的相关性因素。脑室萎缩评价依据:只要发现额叶、颞叶、顶叶的脑沟裂变宽、侧脑室扩大,有上述任一部分异常者,便可明确为脑萎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 统计并评估组间脑萎缩发生率
统计并评估组间头颅CT检查脑萎缩发生率,研究组患者中82例发生脑萎缩,占比为51.3%,其中弥散性脑萎缩44例,皮质型脑萎缩19例,髓质型脑萎缩10例,混合型脑萎缩9例。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中3例发生脑萎缩,占比为1.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统计并评估研究组患者脑萎缩发生的相关性因素
统计并评估研究组患者中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脑萎缩发生率,阳性症状显著高于阴性症状(P<0.05)。统计并评估研究组患者不同年龄段脑萎缩发生率,40岁以上人群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见表1。
表1 统计并评估研究组患者脑萎缩发生的相关性因素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等当前尚未被做出科学的解释,患者临床表现为行为、情感、思维、知觉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日常行为间不协调,部分患者智力正常及意识清晰,随病情进展可产生精神残疾与精神衰退等症状。研究发现,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伴随有大脑的器质性变化,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影像学表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需结合早期诊断结果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此来改善患者精神相关症状[3]。
基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一定的脑部器质性异常病变,是其发病的主要特征,且其中脑萎缩更是精神分裂症病例最典型的患病特征,将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均行CT检查,研究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据此可认为脑萎缩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T表现之一,脑萎缩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关系密切。进一步明确了脑萎缩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典型影像特征。采用头颅CT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脑萎缩等脑部病变,进而实现对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诊断,并为临床针对性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关于大脑的病理性萎缩成因,被认为引发脑萎缩的因素主要包括代谢异常、长期饮酒、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中毒等[4],但本次研究中均已将相关疾病排除,所以认为脑萎缩和精神分裂症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本次研究结果显著,年龄、阳性症状属诱发脑萎缩的主要因素,药物治疗、性别、性格等与脑萎缩发病无必然关联。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的发病率和年龄有密切关联,即:年龄越大、发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如脑萎缩患者伴有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且年龄超40岁,需警惕精神分裂症发病,并采取早期针对性治疗干预措施[5]。
分析脑萎缩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低于40岁年龄段脑萎缩发生率38.3%(33/86),高于40岁年龄段脑萎缩发生率66.2%(49/72),对比不同年龄段脑萎缩发生率、数据差异明显。这表明观察组患者发生脑萎缩的几率和年龄之间呈正向的关系。推测可能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脑组织会发生一些在功能、结构上的生理性变化,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沟平均宽度变宽有关。另外在性别上,观察组患者中男性脑萎缩47例、占51.1%,女性患者出现脑萎缩35例、占51.5%,比较并无差异性,说明性别并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脑萎缩的主要原因。
分析脑萎缩与性格的关系,研究表明性格外向型患者发病率52.6%、内向及中性发病率50.0%,组间差异并不大,说明性格上的差异并不是造成精神分裂症出现脑萎缩的主要原因。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呈阳性症状者发生脑萎缩的比例达到60.0%、显著高于呈阴性症状者所占比例41.3%,因此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脑萎缩大都表现为阳性症状。所以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早行CT检查,及时发现脑萎缩症状,对于防治患者出现异常脑部结构有意义积极。另外患者用药情况也与脑萎缩的发生并没有太大的直接性关联。
CT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手段,能通过完整构建患者内部三维计算机模型,比较直观的发现正处于病理、生理状态下的颅内情况,向临床提供比较准确的定位与定性判断,相较于脑血管造影等诊断脑萎缩的方法,其敏感度、特异度更高,因此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颅内结构变化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知,与健康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较高,且年龄、阳性症状与脑萎缩发生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