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下的建筑制图教材建设

2020-09-26孟春芳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建筑制图等级证书教材内容

孟春芳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0 前言

教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重要的载体,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影响很大。随着2019 年4 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发布,“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不同职业技能领域试点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陆续分批公布。其中,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第三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中名列公布。那么,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建筑制图与识图》既作为一门建筑设计类专业的技术平台课程,又要承担起相应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的课程,该如何对接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落实“1+X”证书制度,就成为当前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材作为建筑工程识图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无疑是落实“1+X”证书至关重要的一环。

1 教材建设目标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类《建筑制图与识图》的课程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将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相互转化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按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技能要求。不同等级的要求体现了建筑工程识图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高职在校学生及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者可从初级或中级起参加考核。为此,结合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要求,《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材建设目标如下:

(1)以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工程识图初(中)级职业技能考试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着力点,在培养学生将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相互转化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纸能力的同时,贴近企业岗位需求,满足学习者对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的思维观念和相关岗位劳动需求的理解认知。

(2)集实现课程目标与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为一体,服务于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功能。

(3)教材组织上满足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要求的知识与技能系统性、方便性、实用性,能够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

(4)构建“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的创新学习环境与空间,满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资源环境,极大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2 教材建设原则

(1)教材内容有机衔接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与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识图”与“绘图”技能要求内容相一致,并达到《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培养目标要求。

(2)教材体例与内容组织上,既具有一般教材的系统有序性,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满足教学需要,又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实操性,把学生的职业思维观念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心。

(3)体现时代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等,满足岗位工作任务需求。

3 教材内容的选取与安排

在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虽然按工作领域主要分为“识图”与“绘图”两大模块,但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出发,以及考虑到“识图”与“绘图”两大模块的基础知识有时是相互穿插、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素,教材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既需要符合建筑工程识图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符合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初级、中级、高级的实际需求,具有突出的知识与技能实操性,又要体现出学习过程中的难易规律和系统有序性,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满足教学需要,具有实用方便性,力求做到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达到教学、考证的统一。为此,根据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内容,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类《建筑制图与识图》的教材内容选取与安排如表1 所示。

表1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材内容的选取与安排

与传统的《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材内容相比,增加必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介绍和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初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中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标准要求(高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样题(初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样题(中级)等,以利于让学生明确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相关要求;改变传统计算机AutoCAD 绘图统一放在后面学习的安排,将AutoCAD 基本操作内容提前,以便于三面投影图和轴测图等的AutoCAD 绘制操作学习等。

4 教材形式

建筑工程识图技能是面向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设计单位及其他相关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技术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商务管理、施工质量审计、工程图设计等岗位,从事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工程量计算、施工质量管理及竣工资料编制等工作的一项基本岗位技能。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切入点更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合适的教材载体不仅是突出专业人才目标培养,具有极强的专业适用性和针对性,而且是符合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与技能标准的,所涉及的操作技能方法、相关案例等都是力求先进性、区域性、特色性的。同时,更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具有教育意义的,需要涵盖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所应用的环境,需要遵循的职业道德、需要等认同的职业技术价值、职业文化等。另外,“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本身是具有时效问题的,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中所面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以及高职教育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多向度性、模糊性和个体性等因素,决定了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性。因此,教材的编写形式上倡导采用“新型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

同时,针对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具有图示内容繁多、比较抽象,对空间想象力要求比高、实践操作性强、综合性强,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往往感到有很大压力的特点,教材的编写形式上,采用新形态的立体化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即编写教材时,根据建筑工程识图技能要求的关键知识与技能点,以及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等,在教材中提供配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点二维码、网址等,学生可以通过扫描教材中的二维码、网址链接即可以接收到相应知识与技能点的微课视频、图片、或习题相关信息等电子资源资料,以满足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的个性化、持续性、反复性学习需求,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效果。

诚然,教材作为学习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了最直观、最基本的学习内容,为“1+X”证书落地提供了基本的素材保障。而在教材基础上,开发配套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等电子化信息化资源,也是实现“1+X”证书背景下高职《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目标的有力、生动必要补充。

5 结语

教材作为蕴含资源多样、知识获取方式多样的载体,为学习的便捷和自由提供了可能。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基本内容,是“1+X”证书制度实施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1+X”证书背景下,以教材为载体,落实“1+X”证书制度的实施,既是促进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保障,更是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社会产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职建筑设计类《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作为一门传统必修的技能课程,随着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更需要《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师深入建筑工程实践第一线,熟悉相应的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要求,使教材真正成为既能帮助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又能帮助学生获得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学习工具,为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培养继续做出相应贡献。

猜你喜欢

建筑制图等级证书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基于auto CAD的建筑制图应用研究
建筑制图课程的多重效用与教学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建筑制图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