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

2020-09-26董志峰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用房住宅小区老化

董志峰

(常州市武进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苏常州 21316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正是广大老年人的共同期望,但由于环境条件难以如意,或者费用太高承受不起,导致大部分老年人到养老场所生活意愿不强。因此,居家养老成为多数老年人的首选,而目前一些老旧小区、次新小区适老化设施严重不足,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场所、方便出行的电梯、小区养老服务用房等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据统计,国内65 岁以上老人中,有1/3 的概率每年会跌倒一次,80 岁老人的跌倒发生率更是达到了50%。社会各界普遍呼吁,推进全国既有住宅适老化设计规范,鼓励对既有住宅实施适老化改造,让居家养老形成良好氛围。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已经成为广大居民的迫切需求,也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既有住宅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如何有效实施需进行深入探讨。

1 武进适老化改造现状分析

按照江苏省住建厅《适老住区建设示范项目评价指标》等相关规定,既有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主要包括:①养老服务用房;②老年人活动场地;③针对老年人的物业服务;④无障碍化改造;⑤安防设施;⑥电梯;⑦环境整洁。上述内容归总起来可以分为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服务两个方面,下面就结合武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1 硬件设施

(1)无障碍化改造和环境整洁:武进在老小区改造过程中,根据资金安排情况,主要改造的是小区环境和设施方面,如雨污管网分流、绿化整修、停车位、燃气和自来水管道、小区技防监控等等,经过改造后,环境变得整洁,生活设施更加完善,除了部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处理外,无障碍化改造、环境整治等内容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也可聘请专业设计单位进行综合性无障碍化设计,使适老化改造可以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

(2)养老服务用房:文件要求按照每百户15~20m2的标准,新建、改建或调剂养老服务用房,配置养老服务中心。在2017 年戚墅堰街道实施的河苑西村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原计划在小区后面空地新建养老服务用房,但由于土地、规划以及周边居民矛盾等原因,这个新建方案只能取消。在既有住宅小区新建养老用房,可操作性不大,只能依靠改建、调剂等方式进行,但一些老旧住宅小区由于年代久远,当初建设规划过程中,并没有相应足够面积的配套用房,具备改建或调剂条件的大都是2000 年之后建设的次新小区。

(3)活动场地:要求增补或调整累计不低于600m2的适宜老年人活动的露天适老化活动场地。目前武进的新小区注重开发品质,公共环境做的比较好,活动场地面积相对比较大,但老小区和部分次新小区的活动场地却捉襟见肘,并且现在由于汽车数量逐年增多,有点空地都被用于停车了。在2014 年和2015 年老小区改造过程中,为解决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小区周边与城中村交界处的荒地,经过改造成为小区和城中村共用的活动场地。

(4)安防设施:在老小区改造过程中,技防监控设施的增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对比适老化改造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够,根据文件要求,除了安装符合公安部门规定的监控设施外,还需配备专用监控机房、紧急呼叫系统、电子防盗门等,整个适老化安防系统建设涉及每家每户的综合布线,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后期运行维护管理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5)电梯:老住宅小区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大多是没有安装电梯的五至六层多层住宅,老人上下十分不便,给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许多居民迫切希望给予安装电梯。天宁区也正在进行试点我市既有住宅安装电梯,周边城市如南京、杭州等都已经出台了既有住宅安装电梯相关实施细则和办法,并且已经广泛开展,技术上比较成熟;并且大多数居民愿意按比例分摊费用,因为与带电梯的高层住宅费用相比,安装一台电梯的费用要小的多。最大的难点当属居民的意见的不统一,由于受到采光、噪音等因素影响,一楼和二楼的居民对安装电梯大多是抵触的,如何让居民意见达成一致,需要按照市政府出台正式的实施意见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工作。

1.2 配套服务

硬件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是基础,为老年人提供配套服务是必不可少的,省厅把这作为适老化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物业公司有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条款,或与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为住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合约;②为60 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每年提供1~2 次健康管理服务;为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常态化上门健康服务;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老年专科医院建立定期巡诊和医疗康复服务,并有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慰藉服务;④建有紧急救助的后台应急服务机制;与大型综合性医院建有紧急救援“绿色通道”;⑤对老年人实现24h 实时定位和24h 室外活动安全监控;⑥为住区高龄、重病、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等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包括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健康管理等。

图1 适老化改造后

常州市为居家养老服务出台了多方面相关内容的政策,前几年推出的老年食堂,通过政府扶持,并吸引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为老人吃饭问题提供了方便;同时近两年还推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可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可有效解决老人健康医疗需求。但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鲜有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服务内容,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由于物业费标准低,缴费率不高等原因,物业服务也只能保证保洁、保安等基础服务,谈不上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2 如何有效地实施

通过对上述相关改造现状的分析,既有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要结合武进实际情况来逐步实施。

(1)注重针对性。适老化改造要投入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保证改造效果,因此在进行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须结合小区人口年龄结构、居民需求和小区现状等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实施方案。如有的小区规模较小,则可与相邻小区共用养老服务用房;有的小区硬件条件尚可,则需偏重与配套服务的改善;有的小区环境较差,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则应针对小区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2)要有侧重点。适老化改造各个项目难易程度不一,环境改造、增加一些无障碍设施等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修建日间照料中心、安装电梯等,则难度比较大,这涉及居民意见的是否统一、是否存在相关场地、职能部门是否同意审批等多个方面,所以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改造过程需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同时改造项目需要多听取居民的呼声,在资金安排上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组织实施,要根据居民的最大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比如目前许多老小区居民由于没有电梯,老年人上下不方便,纷纷要求相关部门组织既有住宅小区安装电梯,因此在市政府出台相关实施办法之后,可以大力组织实施,以满足老百姓的愿望。

(3)要统筹安排。适老化改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每个细节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覆盖范围,确保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即使在由于资金等原因不能全部实施到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预留位置接口,为今后具备改造条件时打下基础。在改造过程中,每个项目如水、电、气等涉及迁移或更新的内容都要提前谋划,统一部署,同时相应的服务措施和物业管理也应同时落实到位,如养老机构的进驻、物业针对老年人服务内容的增加等都要相应到位,以确保适老化设施得到及时管养和有效利用。

(4)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除了一些基础的硬件设施适老化改造,有的适老化服务设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加以解决,特别是随着共享经济的推广,可通过网络预约等手段,提供上门诊疗、上门接送、上门送餐等服务,不必在每个小区修建照料中心、医疗机构等设施,这样可以减少适老化改造资金的投入。

3 结语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是一项直接有利于广大老年人的民生事业,我们每一个人家里都有老人,也都将会变老,只有充分满足适合老年人居住和生活需求,既有住宅适老改造才能确保取得成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真实需求,大力完善居家养老公共设施,真正体现我们社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用房住宅小区老化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东航武汉分公司综合用房钢结构监测与分析
杜绝初春老化肌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