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域下课堂教与学的关系重建
2020-09-26马万智
马万智
(韩国又石大学教育及文化信息开发系,韩国全州55338)
一、教育领域“共生”的概念
“共生”一词原本是生物学领域的概念,主要指不同种属的生物产生的某种密切联系,可以把“共生”理解为生物学中不同物种的共生状态。共生应是包含了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这三个变量因素。具体而言,共生单元指的是构成和组建共生体系的各种因素,共生模式则是在共生体系中各个单元之间的良性互动方式,共生环境主要指组成共生单元在共生体系中的互动方式以及彼此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综合组成。
“共生”一词概念提出之后,在长时间的发展和衍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领域的思想和理论。无论是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是在基础科学和医药卫生科技领域,共生理论作为一种思维理念和实践方式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扩散辐射以及显性的直接融入,并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共生理论在教育学中应用应当是在本世纪之初,在教育领域中,可以把“共生”理解为一种有着良性互动、互相合作、互利共赢的一种状态。因此,在共生视域下,教育学领域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共生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应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师生关系的表现就是一种共生的状态。为此,在共生视域下,应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合一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而课程实施最佳的实现途径既是教学。为此,这种教与学关系的重建与课程改革有着目标导向的一致性,使得教学过程在接纳异者、相互共容、共同成长中形成一个互利、平衡、发展的整体。[1]
二、共生视域下课堂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一)课堂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中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还是大中专院校的高等教育,教与学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所认知,并对其从不的角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管见所及,在“教”与“学”的关系主要有“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教学合一”四种观点。另外,还有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既是“教学相长”。
1.少教多学。从教学内容上而言,教师应尽量的少教一些学生自己可以消化吸收知识,学生则多主动更多的学习知识与文化;从教学时间上而言,教师应少占有学生的时间去教学,而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一般情况下,“少教”既是教师作为引导的主体,要做出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援之以鱼”。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引导作用,要把教摆在关键处和核心处,而不是把时间放在每一道题的讲解上,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消化、吸收相关的知识。“多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多学习,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为提升。换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去学,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知识不能全是由老师来教的,更多的则是需要学生去主动构建。[2]学生在学习构建的过程中,学生会融入到一个良性的学习状态,缺少了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
2.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先学”指的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和学前指导进行有系统、有计划、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学习具有检测性,在“后教”的阶段使得学习更而具有深刻性。而“后教”则是教师要统筹谋划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带着问题听,而教师针对问题教,这种教学模式极大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推进作用,这与教育学习的本质是相符的,同时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是有着较大的帮助的。当然,这种先学是需要教师起到示范性作用,首先带领着学生去学,而学生在适应后可以自主去学。同时,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监管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秩序稳定的学习环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能够提纲挈领的教学生不懂的、不会的。
3.以学定教。其突出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和计划的制定。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的目标作为教的内容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把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进度作为相应教学的评价依据。换而言之,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内因,而老师的“教”则是外因,内因是能够决定外因的。[3]以学定教强调的是内因决定外因,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的教学任务的具象表现是“教学生让他教你如何教他”。显然,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这也说明了以学定教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采取的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在执行以学定教的教育方略中应树立和培养学生意识,对学生在纪律上有着约束性,督促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这种学生意识则正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教师的督促反映的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纠正当是“教学分离”的现象。其实,就目前而言,教和学分离的现象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在教育领域有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课程教学中,却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所言:“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受到种种因素的诱导而使得教和学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分离。显然,教与学的分离是违背教育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的。为此,教学合一强调是教师教的方法必须和学生学的方法之间的统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构建中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把教和学联系起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共生视域下教与学关系的辩证统一
正如上文所言,教师和学生是共生体现中的共生单元,教师和学生的之间的关系也影响教与学的关系。既是教与学的本质关系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建立起的一种互动关系,双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通俗的讲,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师教学的质量又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关系是具有思辨性和统一性的。所以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之间动态过程有着交互性的特征,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效果对于教学的行为和策略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和限制。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不同的主体,在学校中产生具体的、关联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行为并不会因为其外在因素和教学内容而产生某种固化行为,而是动态性、即时性、发展性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也是正常开展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和学生两个主题呈现出信息的动态交流,不仅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新思维。
因此,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教与学关系的构建应是建立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唯有认知到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就需要把“主导”和“主体”两个概念进行辩证的结合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起到主导作用,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而这种“角色转换”在教学中却是很难做到的,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所带来的惯性阻力,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调控,其本质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唤起和诱发作用,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为此,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思路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和学之间的关系能更为顺畅。同时,这种模式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反作用于教师的教,使得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更为容易完成。相反,教与学的关系没能得到辩证对待,教与学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对于学和教都是有着消极的影响。
三、共生视域下自主有效课堂中“教”与“学”协同性分析
(一)自主有效课堂创建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定,为共生视域下课堂教与学关系的重建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课堂教与学关系重建的充分条件则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两个互动变量的协同发展性,而这种协同发展性离不开自主有效课堂的创建。随着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影响,教育也正在呈现出“国际化”,这种教育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当然,新课程改的的基本理念与教育国际化在目标导向上有着目标一致性(表一)。
自主有效课堂与教育国际化的系统性分析(表一)
(二)新课改背景下“教”与“学”关系的自主有效课堂
从新课改基本理念中可以对新课程与教师、新课程与学生、新课程下的课程、新课程与评价、新课程与课程与课堂教学等之间的关系有着重新的认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新课改对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旨在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合一”模式下自主有效课堂的地位已经被置于重要的位置。而新课程关于自主性、世界性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同出一辙,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教与学方式的结构性转变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5]从这方面而言,这种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教育国家化的前提。对于教学管理者而言,必须明白“教育国际化”具有着多样性,其不仅是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民,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具有这种适应能力的自主学习者。为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则离不开自主有效课堂的构建。
(三)自主有效课堂中“教”与“学”协同性分析
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分析是当代课堂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教学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转向可操作的重要桥梁,教与学行为之间相互关联,相倚共存。[6]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这种自主学习则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生涯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探索学习,摒弃被动接受的这种状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开发学生学生潜能,形成问题探究观、学习主体观、行为实践观、个性差异观和生命发展观等。另一方面,从课堂教学和评价角度而言,课堂教学有着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等特点,同时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7]显然,这种自主有效课堂巧妙结合了“教”与“学”的特点,有效契合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导向,在这种自主有效课堂模式下“教”与“学”之间的辩证统一得以有效实现。“教-学”关系紧密顺畅,则教师的教能切实引导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能反作用于教师的教,教学活动亦能实现良性运行。[8]
四、共生视域下教与学关系的重建路径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发展,教与学的关系被越来越被重视,重新定位并构建教与学的关系,促使教与学之间进行良性互动,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在共生视域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共建模式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学生会在这种共生模式中逐步转变依赖性的学习,开始在学习中树立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带着问题意识和思辨思维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受到教师对于学生的监督管理和引导。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共生视域下教与学关系的重建的基础应是建立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之上。这种新的理念的核心既是凸显出“教之主导”和“学之主体”,能够实现教学合一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基本上奠定了教学的实施路径,对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对于“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应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程度和学习规划的基础上,既是教师要把握好课堂主导的“度”,教师过于夸大了主导作用则会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反之,教师没有强调主导作用则不能够起到监督、管理和督促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对主导的作用有着正确的把握,能够发挥引导作用下,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权和创造性,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之间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上能够与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安排和学习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另外,教学合一则应建立在是双方双向的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之上的,唯有师生观点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才能实现预期良好的教学质效。[9]
(二)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共生视域下教与学关系的构建应该有一个融洽、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教学合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这种良好氛围和环境离不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课堂学习氛围的生成。显然,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建立在平等交往、和谐与融洽的人际关系上。在教学合一的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过程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汲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平等的思想,对于学生群体秉持“一视同仁”,无论这个学生的成绩是好还是坏,教师应模糊“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概念,否则会对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压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着影响的。[10]正如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做到与学生主动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内心的想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心,达到“亦师亦友”的一种理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主动的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二者之间的交流则更为融洽,从而利于课堂建设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当然,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既是“换位思考”,对于学困生或者是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应多些包容和理解,不是训斥责备而是循循善诱。
(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教与学的关系重建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教与学关系的构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主题,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教育媒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也应顺从时代的潮流,把教育和互联网融合起来,建立“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使得教与学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借助各种媒体削弱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方式,课堂的形式逐步向“以学为中心”。而这种观点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领域上都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当下,翻转课堂模式正在走进传统课程教学中,借助网络媒介,课下教师和学生在网上可以沟通交流,课上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转换”。除此之外,微课、慕课以及微助教也都走进了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让学生从“为学而学”走向“为教而学”,这也符合“教是更好的学”这一规律。[11]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学”关系的重心开始移向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而服务。
(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
教与学关系的重建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也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所谓第二课既是对于正常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既是在第一课外的时间开展与第一课堂教学的相关活动。从教学内容而言,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建立在教材内容基础上的二次拓展。当然,这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要求。从第二课堂开展形式上,这种课堂模式有着灵活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对于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没有严格的要求。简而言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开展既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途径。显然,在第二课开展中,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得到实现,在调研实践、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等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实现,真正实现了教学合一、知行合一,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发展的品质。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把学到知识应用实践,这种知识的运用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虽然教师地位处于了次要位置,但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者问题及时反馈与老师,由于教师根据学生反映情况来改进教学方式和进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的研究者、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讨论的参与者或主持者、学生的良师益友。[12]这种“教一学一教”的模式,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有效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良性互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教与学关系的重建既是不断消除这种对立的矛盾转向统一关系的过程。因此,在共生视域下教与学关系重建有着积极意义,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增强教与学融合的形式。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自主有效课堂的创设为教与学关系的重建奠定了基础。教育者应充分认知到教与学的统一性和协同性,在教育教学中要创新理念和方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