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保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2020-09-26刘丽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肾炎尿蛋白肾小球

刘丽霞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030013)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多发于中青年男性,主要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血尿为主要临床特点[1]。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因素,长期服药及精神压力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集中于控制血压、降低蛋白尿、利尿消肿、保护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采用自拟保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4.9±5.4)岁;平均病程(25.6±1.8)个月。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2±3.8)岁;平均病程(24.1±3.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内科学》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2]。尿常规检查异常,长期尿蛋白阳性,24 h尿蛋白定量<3.5 g,血尿,可有管型尿;不同程度水肿;高血压;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明确诊断。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3]。患者起病缓慢,脚踝等部位出现水肿,自上而下累及全身,疲倦乏力,腰困腿软,皮肤肿处松弛,按之凹陷。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自愿参与并配合本研究全过程;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肾功能短时间内急进性减退者;伴有脑、心、肝脏等功能严重障碍者;伴有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者;已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西药治疗。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治疗。坎地沙坦酯片(重庆圣华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71)口服,每次4 mg,分早晚2次服用。金水宝胶囊(江西济民可信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890003,0.33 g/粒)口服,每次1.32 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保肾汤口服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 g,党参片20 g,白茅根15 g,茯苓30 g,白术30 g,桂枝10 g,甘草片6 g,熟地黄20 g,桑寄生15 g,薏苡仁15 g,玉米须30 g,泽泻15 g,附片10 g(先煎),干姜15 g,砂仁10 g(后下)。每日1剂,分早晚餐前服用,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②临床疗效。

3.2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3]。显效:24 h尿蛋白定量较前减少≥40%,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尿蛋白转阴,或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s)

表2 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Scr(μmol/L)BUN(mmol/L)24 h尿蛋白定量(g/24 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51.32±23.89 100.18±11.29△▲ 8.52±3.94 6.48±2.69△▲ 1.61±0.57 0.50±0.15△▲对照组 30 154.74±18.68 105.31±14.86△ 8.64±4.09 7.52±2.85△ 1.63±0.60 0.87±0.21△

4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见于多种肾脏病理类型,主要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该病可进展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相应肾单位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甚至是肾功能衰竭。该病属中医“水肿”范畴,病位在肾,累及肺、脾、三焦。该病初起因脏腑虚衰,风寒湿邪气侵袭机体,气血运行失调,邪气侵袭三焦,三焦失畅,继而形成水湿、瘀血、湿浊,导致本虚标实。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通过服用肾素抑制药,减弱肾脏血管收缩,抑制醛固酮释放,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增加肾脏血供,起到保护肾脏、降低蛋白尿的目的,但西药不良反应较多,患者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4]。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更具有优势,如鲁晓龙等[5]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方剂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王静等[6]采用培哚普利、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果显示其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本研究采用自拟保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疗效良好。自拟保肾汤方中黄芪、党参、熟地黄为治疗肾病常用药,具有益气固表、脾肾双补的作用;茯苓、白术健脾祛湿,配伍薏苡仁、玉米须利水消肿;桑寄生补肾助阳;干姜、桂枝温阳通脉,畅通三焦;砂仁、甘草行气运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的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降多糖、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7];党参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肾脏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水平等作用[8];玉米须提取物玉米须多糖可影响糖尿病肾病小鼠IGF-1R和Grb10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自拟保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良好,可有效降低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患者炎症症状。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未进行随访等不足,后续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肾炎尿蛋白肾小球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多种不同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价值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