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国有林区改革提供保障
2020-09-25冯国庆
冯国庆
为确保党中央关于国有林区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工作实践,不断强化思想政治、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党风廉政等建设,为扎实推动国有林区改革注入了新动力。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为国有林区改革提供思想保障。一是加强理论武装,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林区落地生根。林区各级党组织创新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机制,推动学习成果的运用和转化落实。建立了两级“学习强国”平台,纳入在岗党员⒈2 万人,综合排名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前列。二是把理想信念付诸行动。林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担当作为,把初心使命付诸生态、民生、稳定及发展,保护着这片绿色林海,涌现出了“全国最美奋斗者”于海俊等先进典型。三是深化对林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开展“明德守礼,美在森林”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讲好林业故事等艺术形式,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以身边人身边事感染职工群众。开展“互联网+思想政治”,探索既重视网络平台建设,更重视内容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四是把改革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利、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林区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新阶段。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为国有林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将党组织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建立起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使党组织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厘清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形成了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协调运转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党组织由过去侧重抓党务向既抓党务又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转变。二是积极探索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和途径。按照自治区国资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出资监管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意见》,推进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进一步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规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和途径。突出林区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与企业“战略管理、科学决策、防控风险”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三是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通过建章立制,林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中的部分党员依照《党章》及有关规定进入党委,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企业治理机制。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国有林区改革提供组织保障。一是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深入实施“北疆先锋百年工程”,要求国有林区改革在新建经济组织时,同步建立党组织,重点加强生产经营一线、山场一线党支部建设,调整经营管理机构时同步调整党组织设置,配备经营管理人员时同步配备党务工作者。根据国有林区改革机构设置,按照基层党组织设置“应建必建”、按期换届“应换必换”的原则,做好各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全力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抓住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三基建设”,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职工“三支队伍”建设。二是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结合林区自身实际,引导林区党组织打破隶属和级别限制,与属地党委积极构建林地党建一体化工作格局,形成党建工作整体合力。全面应用新技术,从互联网上生成和公开呈现理论宣传、新闻舆论、文化表达、知识表述、政务资讯以及与民生相关的各种信息。深入实施“创先争优活动长效工程”“党组织建设品牌工程”“基层党支部系统强化工程”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建工作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三是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以开展争做道德品行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表率作用优、群众评价优的“五优”共产党员活动,激励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发挥作用。利用安全生产例会、干部学习日、职工道德讲堂、党建园地、党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活动,强化党员实践锻炼,打造复合型党员队伍。着眼于“一名党员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开展“学党章、强党性、当先锋、树形象”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国有林区改革提供监督保障。一是健全党建工作机制。结合国有林区改革,主动对接自治区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强化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年度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落实“两个责任”意识,确保抓出成效。二是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各级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思想防线。围绕“八项规定”和整治“四风”问题,采用短信、会议提示、个别提醒、签订承诺书等方式,提醒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奢侈浪费行为。坚持教育在先,以案说法,提高员工的廉洁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林区内部监督,在认真接受上级巡视、切实做好问题整改的同时,积极开展内部巡察工作,从纪检、审计等多个部门抽调人员对所属单位进行全面巡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处理违规违纪党员干部,起到警示震慑作用。三是从严管理企业领导人员。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抓预防,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认真落实谈话诫勉、离岗培训、组织调整等办法,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企业领导人员。用好谈心谈话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结果,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政策,建立完善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林区改革中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真正做到教育引导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纪律约束有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