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PA66/CuO复合粉体制备及性能

2020-09-25张秀萍张志璟王卓安彦飞于翔

工程塑料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粉体熔融结晶

张秀萍 ,张志璟 ,王卓 ,安彦飞 ,于翔

(1.西安文理学院,陕西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智能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5;2.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科研生产部,西安 710067; 3.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郑州 450007)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为了从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将产品投放市场,因此快速成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1]。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基于材料堆积的高新制造技术[2],其主要包括熔融沉积成型法、立体光固化成型法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成型法等[3–4]。SLS成型是一种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激光束选择性地将粉体材料进行分层烧结的技术[5–6]。由于其成型复杂结构的制品容易,具有高的自由度,操作方便且未使用的原料易回收利用,因此SLS成型技术具有其它快速成型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7]。

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加工成型、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成为金属、陶瓷等众多材料中最早应用于SLS成型技术的材料[5]。早在1995年,K.Subramanian等[8]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出有机包覆Al2O3的复合粉体,成功应用于SLS成型技术,并对其成型件的物理性能及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但其在SLS成型的应用中存在流动性能较差、成型件内部易形成缺陷且力学性能明显低于传统加工制品等缺点。因此对SLS成型技术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已成为研究热点,如闫春泽等[9]通过共混方法,将金属和氧化物粉体包覆在聚酰胺(PA)中,成功制备了PA复合粉体,并通过SLS技术成型;张正义等[10]采用固相剪切碾磨方法制备出PA12/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粉体,并将其成功运用于SLS成型技术。

PA在热稳定性、加工性能中表现优异,一直是SLS成型中主流的高分子材料。笔者通过溶剂沉淀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对复合粉体的热性能、结构、堆积角、密实度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旨在为SLS成型技术增添新型PA类粉体材料。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PA66:A3X2G5,德国巴斯夫公司;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抗氧剂:Hostanox O 310,分析纯,东莞和扬贸易有限公司;

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CuO:平均粒径50~80 nm,河北清河恒盛贵金属公司。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高压反应釜:TGYF–A型,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X射线衍射(XRD)仪:D8 Advance型,德国布鲁克公司;差示扫描量热(DSC)仪:Q20型,美国TA公司;激光粒度分布仪:HYL–1076型,丹东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

霍尔流速计:SF–1002型,河北慧采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Quanta 250型,捷克FEI公司。

1.3 PA66/CuO复合粉体的制备

首先将90 mL乙醇和30 mL水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将一定量的PA66、纳米CuO、抗氧剂、抗静电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其中,在转速为600 r/min、升温速率为10℃/min条件下,升温至240℃,然后降至120℃并等温4 h,再降温至60℃,得到悬浮液,最后将悬浮液经过抽滤、干燥、过筛得到PA66/CuO复合粉体。其中,PA66的加入量为15 g,纳米CuO加入量为PA66质量的0%,0.5%,1%,2%,5%,10%,抗氧剂的加入量为0.075 g、抗静电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加入量为0.075 g。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1)热性能测试。

称取5 mg左右的PA66/CuO复合粉体放入坩埚中制样,在氮气(氮气流量约50 mL/min)气氛下,以升降温速度10℃/min从室温升温到300℃,再降温到室温,然后再升温到300℃,记录DSC曲线和相关数据。根据DSC相关数据,通过式(1)计算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11]:

式中:W——烧结温度窗口,℃;

Tms——熔融起始温度,℃;

Tcs——结晶起始温度,℃。

(2)粒度测试。

用针筒抽取少量复合粉体于蒸馏水中,放入超声波水浴震荡5~10 min,使粉体颗粒均匀分散,然后再将悬浊液倒入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卡槽中进行测试。

(3)晶体结构测试。

用 XRD 仪测试,扫描范围为 7º~80º,步长为0.2º/s。

(4)流动性能测试。

①压缩度:称取2 g复合粉体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刻度,计算得到松装密度(ρbt);称取2 g复合粉体倒入量筒中,放置于电磁振荡器上振荡5 min,记录量筒刻度,计算得到振实密度 (ρb)。ρbt和ρb均为测量三次的计算平均值。压缩度(C)根据式(2)求得:

式中:C——压缩度,%;

ρbt——松装密度,g/cm3;

ρb——振实密度,g/cm3。

②休止角:取足量复合粉体置于漏斗中,复合粉体从漏斗中缓缓流落到距离漏斗下方1 cm的直径为2 cm圆玻璃片上,直到复合粉体的高度不再增加为止,其粉体堆积物的堆积角称为休止角。

③流动速率根据GB/T 1482–2010测试。

(5)微观形貌测试。

将制备的样品喷金后,置于SEM下进行观察。测试电压为15 kV。

2 结果与讨论

2.1 PA66/CuO复合粉体的热性能分析

PA66/CuO复合粉体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升温的DSC曲线如图1所示,相应的熔点列于表1。

图1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升温DSC曲线

表1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熔点

从图1可以看出,PA66在两次熔融过程中均存在两个熔融峰。由文献[12]可知,两个熔融峰分别属于PA66的α与γ晶型,且两次熔融过程中的熔融行为并不完全一致,两次熔融过程中低温熔融峰与高温熔融峰的面积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次熔融行为前的结晶热历史不同导致的。在PA66/CuO复合粉体第一次升温DSC曲线中,低温熔融峰(α晶型)的峰值明显大于第二次升温DSC曲线中的低温熔融峰,说明溶剂沉淀法条件下能够促进PA66的α晶型生成。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PA66的Tm1和Tm2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纳米CuO用量为5%时,PA66的Tm1和Tm2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由于纳米CuO在PA66结晶过程中作为成核剂,能够促进PA66分子的结晶。即在纳米CuO用量较低(≤5%)时,纳米CuO作为成核剂使PA66分子链直接依附在其表面生长结晶,从而能够提高PA66的结晶速率以及PA66晶体的完善程度,导致PA66的Tm1和Tm2逐渐提高;当纳米CuO用量较高(>5%)时,较高用量的纳米CuO由于其表面能高、比表面积大,极易出现团聚,其团聚的纳米CuO粒子会阻碍PA66分子链的规则排布,从而降低了PA66的结晶速率以及其晶体的完善程度,导致PA66的Tm1和Tm2降低。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降温DSC曲线如图2所示,相应的结晶温度列于表2。

图2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降温DSC曲线

表2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结晶温度

从图2和表2可以看出,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PA66/CuO复合粉体的结晶温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加入纳米CuO后复合粉体的结晶温度均高于纯PA66粉体的结晶温度。这是由于纳米CuO的加入促进了PA66的异相成核,使PA66结晶过程中无需经过自成核的阶段而直接进入晶体生长阶段,使其能够更快速地结晶,从而使PA66在更高的温度下能够结晶。

2.2 PA66/CuO复合粉体的粒度分布分析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粒度分布曲线如图3所示,相应的平均粒径、跨度与粒度分布指数列于表3。

图3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粒度分布曲线

表3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跨度与粒径分布指数

由图3与表3可以看出,加入纳米CuO后,PA66/CuO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比纯PA66粉体的平均粒径小。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复合粉体平均粒径与跨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粒径分布指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纳米CuO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PA66/CuO复合粉体的粒径,但也会降低复合粉体粒径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均在30~70 μm之间,跨度变化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恒温时间较长,导致PA66能够充分结晶,结晶相对均匀,平均粒径相差不大。当复合粉体粒径在10~100 μm的范围时,其能很好地进行粉体铺平,对烧结速度起促进作用,且粒径相对较小,烧结成品精度高,因此制备的PA66/CuO复合粉体能够很好地适合于SLS成型[13]。

2.3 PA66/CuO复合粉体的晶体结构分析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XRD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XRD曲线

从图4可以看出,PA66/CuO复合粉体在2θ为20.27°和24.40°处都出现了PA66的特征峰,分别对应于PA66的(100)晶面与(101/110)晶面。同时,当纳米CuO用量高于5%时,在36.26°,43.50°和50.25°处还存在三个特征衍射峰,这三个衍射峰归属于纳米CuO[14]。这是因为当纳米CuO用量较高时,由于纳米CuO的表面能较高而出现团聚现象,在降温结晶过程中,纳米CuO不能被完全包裹在PA66内,因此在纳米CuO用量高于5%时出现了纳米CuO的特征峰。

2.4 PA66/CuO复合粉体的流动性能分析

SLS成型技术对使用粉体的流动性具有较高要求,粉体的流动性越好,在SLS成型设备工作腔中的粉体铺粉密度越大,SLS成型件的孔隙率越低、力学性能越好、尺寸精度越高[15]。而粉体的流动性能常用休止角、压缩度等特征值表示。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流动性数据列于表4。

表4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流动性数据

从表4可以看出,PA66/CuO复合粉体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均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的趋势,当纳米CuO用量为10%时,复合粉体的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又出现了下降。一般来说,压缩度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与纯PA66粉体的压缩度相比,纳米CuO的加入改变了复合粉体的流动性能。复合粉体的休止角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通常来说,休止角的大小是由粉体的大小和形貌决定的,当休止角越小时其流动性越好。同时复合粉体的流动速率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综上所述,当纳米CuO用量为5%时,PA66/CuO复合粉体的整体流动性最优,更有利于SLS成型的应用。

2.5 PA66/CuO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分析

一般来说,烧结温度窗口越宽,SLS成型的过程越容易控制,成型件越平整。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

从图5可以发现,纯PA66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为6.6℃,而纳米CuO的加入使PA66/CuO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提升到10~11℃。表明纳米CuO的加入能够明显地拓宽PA66/CuO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这主要是由于纳米CuO的导热行为能够使热量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烧结层而导致的。因此制备的PA66/CuO复合粉体更有利于SLS成型的应用。

2.6 PA66/CuO复合粉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SEM照片如图6所示。

图6 不同纳米CuO用量的PA66/CuO复合粉体的SEM照片

从图6可以发现,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PA66/CuO复合粉体规整程度逐渐优化、球形结构逐渐完善,这会提高粉体的流动性能,有利于SLS成型的铺粉过程。同时其复合粉体的粒径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呈现先逐渐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该趋势与前述粒度分布的分析结果一致。

3 结论

(1)通过溶剂沉淀法成功制备了PA66/CuO复合粉体,PA66的晶型为α与γ晶型。

(2)纳米CuO的加入能够降低PA66/CuO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并改善其粉体的流动性能。当纳米CuO用量为5%时,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最小,为37.10 μm,且流动性能最优。

(3)随着纳米CuO用量的增加,PA66/CuO复合粉体的熔点与结晶温度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纳米CuO的加入可将复合粉体的烧结温度窗口从6.6℃提高到10~11℃,即纳米CuO的加入使复合粉体更有利于SLS成型应用。

猜你喜欢

粉体熔融结晶
“长大”的结晶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高温熔融盐压力容器用Q345R材料的腐蚀性能研究
共聚甲醛的自成核结晶行为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FINEX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简介
BAMO-THF共聚醚原位结晶包覆H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