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非重症水痘病毒性肺炎薄层CT表现

2020-09-25刘占辉任庆云李若旭董强强马立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水痘薄层小叶

刘占辉,任庆云,李若旭,董强强,马立伟

(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2.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放射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简称水痘,我国局部地区水痘感染发病率约占全部法定传染病的41.8%[1],且成人水痘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2]。VZV激活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相关,诊治不及时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炎、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其中水痘病毒性肺炎较常见,在成人水痘患者中发生率达96%[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水痘病毒性肺炎薄层CT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11例成人水痘患者,男9例,女2例,年龄15~37岁,平均(24.3±7.7)岁;均符合第8版《传染病》学有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诊断标准。记录最高患者体温,有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症状,有无干湿啰音,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谷丙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iCT 128层螺旋CT机行胸部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肌水平,管电压120 kV,自动调制管电流,层厚1.5 mm,间隔1.0 mm,采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iDose水平为30%。

1.3 图像分析 由2名具有5年以上胸部影像学诊断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以双盲法独立阅片,评价肺内病变形态、大小、边缘,有无小结节影、磨玻璃影及实变影,有无小叶间隔增厚、叶间胸膜增厚及胸腔积液等征象,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确定。

2 结果

11例均有发热、皮疹,3例体温<39℃,8例≥39℃;4例咳嗽、咳痰,2例头痛,1例腹痛、腹泻。肺部听诊均未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8例CRP升高,10例PCT≤0.2 ng/ml,1例PCT0.5 ng/ml。1例白细胞总数升高(12.8×109/L),1例白细胞总数略降低(3.12×109/L),11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在正常范围。4例谷草转氨酶升高(最高112 U/L)。2例肌酸激酶升高。1例支原体抗体阳性。

8例肺内多发实性小结节影,分布于各肺叶,包括小叶中心小结节、支气管血管束旁结节及胸膜下小结节,其中4例可见结节影;3例肺内见弥漫性磨玻璃小结节影,1例伴结节(图1、2);10例小结节边界不清,其中3例见典型晕征(图3);1例小结节内见小空洞(图1)。2例叶间胸膜略增厚(图4)。2例肺内支气管管壁增厚(图5)。1例右肺下叶见条索影,4天后复查消失。11例肺内均未见明确小叶间隔增厚、片状纯磨玻璃影、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图1 患者男,34岁,水痘病毒性肺炎薄层CT A.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结节影(箭); B.左肺上叶尖后段小结节内见小空洞(箭) 图2 患者男,28岁,水痘病毒性肺炎,首次发热后第13天,薄层CT图像示双肺上叶及左肺下叶上段见弥漫磨玻璃微结节影(箭)

图3 患者女,32岁,水痘病毒性肺炎首次发热后第10天,薄层CT图像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小结节周围晕征(箭) 图4 患者男,15岁,水痘病毒性肺炎,首次发热后第5天薄层CT图像示右肺上叶微结节(短箭),右侧叶间裂胸膜略增厚(长箭) 图5 患者女,26岁,水痘病毒性肺炎,首次发热后第5天薄层CT图像示左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管壁略增厚(箭)

3 讨论

VZV属于疱疹病毒科α亚型,为双链DNA病毒,人是其唯一宿主。水痘病毒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VZV感染肺巨噬细胞,并在其中复制扩散有关[4-5]。本组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双肺均未闻及干湿啰音;合并肝功能损害4例、心肌受损2例,1例白细胞总数、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轻度升高,经治疗后恢复。CT薄层观察有助于分辨肺小结节与支气管血管和胸膜的关系,能够帮助确定肺内小结节分布特征。

直径约1~10 mm的小结节影在水痘病毒性肺炎患者肺部最常见[6],但未见有关其密度特征的详细描述。胸部薄层CT显示本组病例肺内多发小结节影,多为分布于各肺叶的实性小结节,可见小结节纯磨玻璃影,大多数边界不清,3例小结节影周围见典型晕征,5例伴有结节影(直径>10 mm),与既往报道[6]不完全相符。人工智能技术筛查可有效识别肺内微结节病变(<4 mm),低剂量CT筛查显示肺内小结节影边界往往较清,而水痘病毒性肺炎小结节边界较模糊。薄层CT有助于辨别肺小结节与支气管、周围血管及胸膜的解剖关系,进而观察其肺内分布特征。本组肺内小结节影呈散在分布,较少局限于1个或2个肺叶内;4例肺内同时存在小叶中心小结节、支气管血管束旁小结节及胸膜下小结节,提示其可能通过血行播散,患者出现肝功能和心肌受损也支持此观点;3例双肺弥漫存在实性和磨玻璃小结节影;11例未见片状纯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CHONG等[7]报道5例水痘肺感染患者双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影和实变影,部分小叶间隔增厚,可能与病情较重、且其中3例存在基础性疾病有关。

鉴别诊断:①麻疹合并病毒性肺炎:肺内常见多发小结节影,以同时存在斑片影、片状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为主[8];②人类偏肺病毒性肺感染(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可表现为肺内散在小结节影[6],CT鉴别困难,应结合临床及病理学检查。

总之,薄层CT对辅助诊断水痘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水痘薄层小叶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防治苹果小叶病 流翔高钙来助力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生水痘真难受
水痘源流考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