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诊断深在性囊性胃炎(附5例报道)

2020-09-25雷晨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囊性腺体胃部

吴 琛,冯 蕾,雷晨慧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影像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 GCP)亦称囊性息肉状胃炎,是一种罕见的胃黏膜下病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例GCP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及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5月5例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确诊的GCP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48~68岁,中位年龄64岁;既往均无胃部手术史;临床表现包括腹胀伴反酸、呃逆2例,腹痛伴胃部不适1例,2例无明显症状,经体检胃镜发现。

1.2 仪器与方法 检查前嘱患者适当饮水,以充盈胃部。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机,行全腹部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10~300 mAs,层厚5 mm,层间距5 mm,矩阵512×512。按照1.5 ml/kg体质量以2.5 ml/s流率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分别于注射25、55及180 s后开始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

2 结果

5例病变均位于胃壁并凸入腔内,包括胃窦1例,胃底大弯1例,胃贲门小弯2例,胃体小弯1例。2例为病变呈类圆形,直径2.0~3.2 cm;3例为椭圆形,长径2.0~2.6 cm,短径1.0~1.5 cm,长短径比为1.7~2.0。3例病变CT平扫呈囊性水样密度(图1A),CT值2~20 HU,平均(9.62±6.37)HU;囊壁厚度3~9 mm,增强后囊壁呈明显强化,病灶内囊性部分无强化,底部正常肌层强化(图1B)。2例病变接近软组织密度(图2A),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内呈不均匀强化伴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区(图2B),延迟期病灶内可见微小囊状强化,呈“蜂窝征”改变(图2C)。

图1 患者男,64岁,胃贲门小弯侧GCP A.平扫CT图像显示胃小弯低密度肿块(箭); B.增强CT图像,病灶表面囊壁强化(箭),内部囊性成分不强化,底部正常肌层强化; C.病理图(HE,×200)(*:黏膜下层大量囊状腺体扩张)

图2 患者男,68岁,胃贲门小弯侧GCP A.CT平扫图像(箭示肿块); B.动脉期增强CT图像,病灶内不均匀强化伴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区(箭); C.延迟期增强CT图像,内部见微小囊状强化(箭)

本组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CP。术后病理于光镜下见胃黏膜及黏膜下层内大量囊状扩张腺体(图1C),腺体间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扩张,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

3 讨论

GCP由LITTLE等[1]于1972年首次报道,其病理学特征为胃黏膜及黏膜下层大量囊状腺体扩张伴腺体间炎性细胞浸润。既往报道GCP多继发于胃部术后,近年无手术史罹患GCP者逐渐增多,可能与慢性胃炎发病率增高有关[2]。本组5例均无胃部手术史。多数GCP为良性病变,偶见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或发生于胃癌中[3],有学者认为GCP可增加胃癌发生率,但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GCP影像学特征如下:①多表现为胃壁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直径<5 cm[2];本组5例直径2.0~3.2 cm。②平扫 CT值通常低于软组织,部分接近于水,可能与内部为囊性扩张的腺体有关;本组5例病灶平均CT值约9.6 HU。GONG等[4]报道1例GCP于CT平扫呈高密度,与病理对照后发现可能为囊性扩张的腺体内出血所致。③增强CT中,病灶表面明显强化,轮廓显示清晰,可能系胃黏膜增生及炎症反应所致。本组3例增强扫描后囊壁呈明显强化,与GONG等[4]的结果类似,此强化特征GONG[4]称为“三明治”样征象,即病灶表面囊壁明显强化而囊性区域无强化,底部为正常肌层强化;2例表现为多发微囊性强化,呈“蜂窝征”,以延迟期更为明显,既往未见相关报道,仅有个案报道超声内镜发现GCP存在较多低回声包块伴多发分隔[5],推测“蜂窝征”亦为GCP特征之一,可能与腺体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及小血管扩张充血有关。此外,XU等[2,4]认为少数GCP可表现为软组织样肿块、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肿块内部无明显囊性成分,但本组未见上述表现,可能与肿块内囊性腺体扩张体积较小及囊液密度较高、CT难以辨别有关。

GCP药物治疗基本无效,对于较小病灶多选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但对边界不清晰或直径>5 cm者ESD治疗有胃穿孔风险,需行外科手术切除。

综上,GCP可表现为胃黏膜下囊性肿块伴“三明治”样强化或“蜂窝征”改变。CT可有效评估GCP病灶形态、边界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GCP需与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及异位胰腺等相鉴别,上述病变CT多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虽部分病灶内部可有坏死及囊变,但囊性范围小于GCP。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猜你喜欢

囊性腺体胃部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胃部爱情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比克氏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代谢特性的研究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