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纺织品中五种苯酚化合物

2020-09-25

中国纤检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酚响应值苯酚

1 引言

苯酚、甲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和双酚A等5种苯酚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纤维、助剂、染料等[1-3]。研究表明,苯酚、甲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双酚A具有致畸、致突变特性,可通过皮肤、呼吸道等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脏、肾脏等造成损害[4],双酚A还被报道为环境激素,可干扰多种生物的内分泌功能[5]。2018版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6]将纺织产品中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和双酚A列为限用物质。目前,未见对纺织品中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和双酚A的同时检测方法的报道。本文通过优化,探讨建立同时检测纺织品中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和双酚A等5种苯酚化合物的超声萃取-衍生化-气质联用分析方法。

2 试验部分

2.1 试剂和材料

双酚A、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酚:标准物质,纯度均≥99%。甲醇、正己烷:均为色谱纯。无水碳酸钾: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分析纯,650℃灼烧4h。乙酸酐:分析纯。

2.2 设备和仪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安捷伦公司。超声发生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3 试验方法

2.3.1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剪成约5 mm×5 mm,混合均匀。称取1.0 g(精确至0.01 g),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

加入30mL甲醇,室温超声萃取20min。过滤提取液收集于梨形瓶中,残渣再加入20mL甲醇超声提取10min,合并滤液。40℃低真空旋转蒸发浓缩至近干。加入5mL 0.1mol/L K2CO3溶液,充分溶解残余物,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

加入1mL乙酸酐,振摇2min,准确加入5.0mL正己烷,振摇2min,以4000 r/min离心3min。移除下层水相。加入10mL 20g/L硫酸钠溶液,振摇1min,以4000 r/min离心3min,取上层正己烷相,经有机膜过滤,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分析。

2.3.2 标准工作溶液处理

以0.1mol/L K2CO3溶液为溶剂,配制浓度为0.05mg/L、0.1mg/L、0.2mg/L、0.5mg/L、1.0mg/L、2.0mg/L、4.0mg/L的系列标准工作液。分别准确移取1mL标准工作溶液于15mL离心管中,以0.1 mol/L K2CO3溶液稀释至5 mL,按2.3.1衍生化步骤,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分析。

2.3.3 分析条件

(1)色谱条件:色谱柱D B-3 5(30m×0.25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GC色谱进样口温度280℃;不分流进样;柱流量为1.2 mL/min;溶剂延迟时间5 min;程序升温条件为:初始温度50℃,以10℃/min升温至145℃,再以50℃/min升温至300℃(保持5min)。

(2)质谱条件:数据采集方式为选择离子扫描(SIM),特征离子见表1;检测器电离方式:电子轰击源(EI);传输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

表1 苯酚化合物特征离子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柱的选择

苯酚类化合物经乙酸酐衍生化后生成的苯酚乙酸酯类化合物,因此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和双酚A经衍生化后分别生成苯酚乙酸酯、邻甲苯酚乙酸酯、间甲苯酚乙酸酯、对甲苯酚乙酸酯和双酚A二乙酸酯,这些物质一般多采用弱极性或中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探索采用弱极性的DB-5MS、中极性DB-17MS和DB-35MS等3种色谱柱对目标物进行分离,考察不同极性和类型色谱柱对目标物分离效果的影响,分离色谱图见图1~图3。

图1 DB-5MS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色谱图

图2 DB-17MS色谱柱的分离效果GC-MS色谱图

图3 DB-35MS色谱柱的分离效果GC-MS色谱图

由图1~图3可见,使用DB-5 MS和DB-17 MS色谱柱时,间甲酚乙酯和对甲酚乙酯分离效果不够理想;采用DB-35MS色谱柱时,实现5种目标物基线分离,且峰型良好。因此,选择DB-35MS为色谱柱。

3.2 进样口温度的确定在180℃~300℃范围内

试验考察了进样口温度对分析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进样口温度对峰面积响应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进样口温度在180℃~220 ℃,苯酚和3种甲酚衍生物的峰面积响应值均随着进样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20 ℃之后,其响应值均趋于稳定;双酚A衍生物沸点较高,进样口温度在180℃~280℃范围内,其响应值随着进样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0℃~300℃之间,响应值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选择进样口温度定为280℃。

3.3 提取方法的选择

试验考察两种提取方法对试样的酚类物质进行提取,考察了其对目标物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方法分别为:

方法1:往制备好的样品中加入30mL甲醇,室温下超声萃取20min,提取液经过滤,收集滤液于圆形烧瓶中。残渣再用20mL甲醇超声萃取10min,合并滤液。滤液经40℃旋转蒸发浓缩至近干。加入5 mL、0.1mol/L碳酸钾溶液,充分溶解残余物后,转移至15mL离心管;

方法2:往制备好的样品中加入80 mL、0.1mol/L碳酸钾溶液,室温下超声萃取20min,提取液经过滤,收集滤液于圆形烧瓶中。残渣再用30 mL、0.1mol/L碳酸钾溶液超声萃取5min,合并滤液。

两种提取方法对目标物的提取率见表2。可见方法1对5种苯酚化合物的提取率均高于90%,优于方法2。因此,选择提取方法为方法1甲醇超声提取。

表2 提取方法对目标物提取率的影响

3.4 提取溶剂用量的确定

试验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用量对目标物提取率的影响。将试样分别按表3中的3种程序进行提取,第一次提取20 min,第二次提取10 min,提取液均按2.3.3衍生,检测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程序3提取效果最差,程序1和程序2的提取效果相近。因此,考虑尽量减少提取溶剂的用量,试验采用程序2对试样进行提取。

3.5 线性关系与方法检出限

对标准工作混合溶液衍生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得到拟合方程及其相关系数,分别以3倍和10倍信噪比计算得到5种苯酚化合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果显示,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在0.05mg/L~1.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8、0.9993和0.9997,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mg/kg和0.05mg/kg;双酚A在0.2mg/L~4.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6mg/kg和0.20mg/kg。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及检测灵敏度。

3.6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向空白织物中添加3个含量水平的混合标准溶液,按优化的试验方法条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每个浓度的回收率做7个平行,并计算方法的精密度。结果如表4所示,平均回收率为90.2%~103.4%,且相对标准偏差为2.6%~6.1%,小于10%,满足日常检测的要求。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超声萃取-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纺织品中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和双酚A等5种苯酚化合物的方法。纺织品样品经甲醇超声萃取,萃取经乙酸酐衍生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检测。在优化的方法条件下,纺织品中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在0.05mg/L~1.0mg/L范围内,双酚A在0.2mg/L~4.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2mg/L~0.06 mg/kg,定量限为0.05mg/L~0.20 mg/kg,回收率为90.2%~103.4%,相对标准偏差为2.6%~6.1%。方法稳定准确可靠,适用于纺织品中该苯酚、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和双酚A的常规分析。

表3 提取溶剂的用量对目标物提取率的影响

表4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结果(n=7)

猜你喜欢

双酚响应值苯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3-氟-4-溴苯酚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初探
紫外荧光法测硫各气路流量对响应值的影响
双酚A型氰酸酯泡沫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负载型催化剂(CuO/TUD-1,CuO/MCM-41)的制备及其在一步法氧化苯合成苯酚中的应用
4-(2,4-二氟苯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
上海建苯酚丙酮厂
双酚A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液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奶粉中双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