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婴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020-09-24杜丽洁

养生大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关键期辅食饮食习惯

杜丽洁

婴幼儿因素

(一)主角虽为婴幼儿,但绝不止是婴幼儿

六个月左右的宝宝们已经可以添加辅食了,饮食习惯也在此时开始养成。但一个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绝不是靠孩子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都要参与进来。

(二)要把握味觉关键期

味觉发育的关键期在4个月到1岁这个时间段。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苦等味觉。家长要在这段时间内,让宝宝品尝尽可能多的天然食物。因为某些食物有特殊的味道,比如:香菜、香椿、鱼腥草、秋葵等,所以在味觉发育的关键期让宝宝尝到这些味道,日后对这些食物的接受度就会高,挑食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只有通过品尝不同的食物,领略到食物的美感,宝宝才会喜欢吃饭。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遇到有些宝宝,如食道闭锁患儿,没有在味觉发育关键期纳入食物,等后期喂养时就会非常困难,几乎所有的食物都不接纳。

此外,家长为宝宝制作辅食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保护宝宝的味蕾。这个阶段的宝宝,若进食太咸、太甜,或者食物中含有太多添加剂,会伤害宝宝其味蕾,从而导致味觉迟钝,并为日后重油、重盐、重口味,以及成年后高血压、高血糖埋下隐患。饮食习惯是一天天积累形成的,宝宝一旦开启了重口味饮食,就可能前功尽弃,一定要长期坚持。

(三)选择吃什么很重要

要为婴幼儿选择尽可能种类丰富的天然食物,但不完全拒绝零食。主张给孩子吃天然食物,是因为大多数合成食物为了延长保质期、增加风味都会加入食物添加剂。虽然说少量食物添加剂,对身体并无太大影响,但是婴幼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接受和排出都会比成人慢。添加剂中含有很多隐形盐,不仅会加重宝宝肾脏负担,还会影响宝宝味蕾发育。除此之外,零食是现代社会儿童食谱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家长要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味地禁止。家长要学会选择相对健康的零食,并引导孩子正确地食用。

(四)培养就餐文化

进餐要有儀式感,要注意养成干净卫生的习惯。宝宝在添加第一口辅食时,就应该坐在餐桌上和大人一起进食。让宝宝理解进食的意义并且学会尊重食物。饭前孩子要洗净手、脸,围上围嘴,桌面也要干净。家长要教导孩子,所有的食物都应该在餐桌上吃,而不是对着电视、电脑或者手机屏幕去吃。同时,家长应注意维护良好的就餐氛围,不要追着喂饭、不要在餐桌上逼迫孩子。硬让孩子吃不喜欢的食物,往往会降低孩子的食欲,影响消化,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和恐惧心理,进而增加孩子偏食厌食的可能性。

(五)循序渐进,控制总量,合理分配餐次

添加辅食时,遵循从稀到稠、从少量到多量、从泥糊状到颗粒状的原则。三天加一样新食物,切忌一次添加多种新食物。推荐一日6餐制:3个正餐3个加餐。应提前规划好一日进食总量,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家长及家庭因素

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和形成的。想要孩子养成可以受益终身的饮食习惯,就需要整个家庭都参与进来,为孩子制造良好的饮食氛围。

一是家长要主动学习正确的饮食理念,并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现代人很多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被称之为“生活方式病”,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饮食习惯不好引起的。

二是家长要改变既定观念,要正确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一些家长,总认为小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越胖越好。这些错误的饮食观念一定要及时改正。

三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有的家长会有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如:一边看视频一边吃饭、长期在外就食、点外卖、喝大量碳酸饮料等。

四是鼓励家庭中每一个人尤其是孩子参与到做饭过程中来。从餐前准备到餐后收拾,只有让孩子们认识食物、了解食物的制做过程,才能更好理解饮食文化,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会伴随孩子终身,培养婴幼儿饮食习惯不容小觑,家长要做好长期准备,并为之付出努力。

猜你喜欢

关键期辅食饮食习惯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关键期”对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启示
北汽姜德义: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务实深耕关键期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6种“败性”饮食习惯
辅食大作战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