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0-09-24陈国英

养生大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口学老年学人口老龄化

陈国英

2017年,95岁的他在人民大学带博士研究生;2018年96岁可以吃自助餐;2019年97岁出版《老年价值论》;2020年98岁思路清晰,直播一小时分享健康理念。他,著书立说、读书养生;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献言献策。他就是邬沧萍教授,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其生有序,则万物兼济;其老有安,则天下太平。”这是邬沧萍毕生的现实关切和学术理想。他用毕生心血,开拓了一“生”一“老”之学,他陪伴共和国,走过了70年历程。

少有所学学成而归为建设新中国服务

时刻不忘奉献社会的情愫,萦绕在邬沧萍的心头数十年。1922年,邬沧萍出生于广东番禺。1948年,他赴美国纽约大学攻读MBA。当时,世界上研究国民收入的课题十分流行,他和一批中国学者、留学生踊跃参加。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即便拿1936年这个旧中国最好的年景做例子,当年4.75亿中国人的人均国民收入也只有36美元,不到美国的七十分之一。

“这一结果让我真正认识到旧中国贫穷到什么程度,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有多么大。”邬沧萍说:“新中国成立的喜讯,给我们海外留学生带来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希望,我打定主意回国,为建设新中国服务。”但考虑到自身的专业学识结构,他又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专修统计学,并于1951年归国。

归国后的邬沧萍很快前往中国人民大学,他一边任教,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并阅读了许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他说,马列的历史唯物主义非常有价值,使他立身处世和研究学问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后来研究人口学和老年学指明了方向。

1953年,邬沧萍参加了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1954年,全国公布的普查数据达到了6亿人。1974年,有关部门决定成立人口研究機构,邬沧萍全身心投入进来。他说:“我虽然50多岁了,但只要国家需要,我就义无反顾。”

1979年,邬沧萍和刘铮、林富德三人一起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第一份研究报告。邬沧萍深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必然加速人口老龄化,应将重点放在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种准备工作上,包括舆论、理论、人才、立法、制度等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国家、政府、社会责无旁贷,而自己作为知识分子,也应力所能及地提供智力支持。邬沧萍说:“在我的提议和倡导下,我国成立了老年学学会,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

钱老的来信坚定了他研究老年学的决心

开设一门新学科,难度可想而知。但邬沧萍没有退却,坚持探求当代老年学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邬沧萍教授说:“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1987年我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的《论老年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一文,被当时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看到了。他亲笔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为中国做了件大好事,所有中国老年人都会受益。他在信中同我讨论,在社会主义中国,老年人应能比西方国家的老年人更幸福。钱老的这封亲笔信,对我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启发。我认识到研究这门学科,既要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也要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老有所长著新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邬沧萍教授表示:《规划》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纲领性文件,抓住了关键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但是养老问题要想解决,不仅需要政府、子女、社会组织等共同出力,我们老年人自己也要保持乐观的、开朗的心态,要多和社会接触,进行‘再社会化,培养我们老年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臧克家昔日有诗云:“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1”。2019年97岁的邬沧萍教授,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他担任主编的《老年价值论》一书由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填补了老年价值研究的空白。

为出此书,邬沧萍教授每天坚持花数个小时在读书写作上,眼睛花了,他便用起了放大镜;打字累了,他又把家里的保姆培养成了打字员,他负责口述,多的时候,一天成文上万字。

在《老年价值论》这本书中,邬沧萍教授提出健康老龄化不是指老了没有生理精神疾病,而是内在功能配合,外部条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老年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可以继续保持。

同时,在序言中他指出:老年价值的研究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长寿时代,但还未进入健康长寿时代的现状,要采取科学的健康促进手段迎接机遇和挑战,既要实现健康老龄化,更要实现积极老龄化,从而促进老年人的功能发挥,把“危”转为“机”,使老年人成为我国奋斗新时代的重要力量之一。

邬沧萍教授的新书,对于我们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极具参考价值。

“我始终认为,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我们老年人一定可以发挥余热,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老有所为,这就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作者简介】

邬沧萍,98岁。1922年生于广州,1946年毕业于岭南大学经济系,1950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51年回国,执教于辅仁大学,后并入中国人民大学。参与了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第一个人口学系、第一份人口学学术期刊;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研究人口学及老年学的硕士、博士,是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研究老年学的泰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新时代活力长者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猜你喜欢

人口学老年学人口老龄化
特别声明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易富贤学者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再研究
员工能量的内涵、结构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