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2020-09-24钱佳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逐渐迫切,而当前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传统工业化的弊端、消费主义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因此,应从绿色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有效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环境保护
Abst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Chinas society, peoples need for a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rgent, and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has seriously affecte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root causes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crisis are: the malpractice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ism and the concept of anthropocentrism. Therefor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effectively constructed by means of green production mode, life mode and thinking mode.
Key words:New era;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risis;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隨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1]。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背景下,我国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以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们享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空间。基于此,本文以期通过对当前生态危机根源的探寻,分析新时代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1 生态危机的根源
1.1 传统工业化的弊端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诸多难题与考验,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破坏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更冲击着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而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人们不恰当地利用自然的方式,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和传统工业化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2]。现代化或工业化确实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必将继续借助工业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更多有益的生存条件,但“我们当前的问题是一个态度和方法问题”[3]141,“地球之所以被污染,既不是因为人是某种特别肮脏的动物,也不是因为我们的人口太多了。错误在于人类社会——在于社会用来赢得、分配和使用那种由人类劳动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资源中所摄取来的财富的方式。”[3]141因此,只有改变那种不加节制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发展方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摆脱传统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环境破坏问题,也才能逐步实现生态文明。
1.2 消费主义的影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购物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在消费中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也在享受消费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愉悦感。但是市场的逐利性使得商品营销惯于给人们营造一种“虚荣”的消费观。“买东西变成了既是自尊的一种证明(一个洗发水广告吹嘘说‘我配得上它),又是一种社会接受的方式——世纪之交的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仑所定义的“金钱体面”的一种标志。”[4]20人们在消费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感,逐渐养成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但是,“即使假设在稳定人口数量方面和使用清洁高效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除非人们从物质的一端转向非物质的一端,否则人类的欲望也将会超越生物圈的承受限度。地球供养数十亿人类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是否继续把消费等同于满足。”[4]37也就是说,人们将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幸福指数简单依赖于商品背后承载的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意义,而忽略物品本身的实用价值。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垃圾废物,其数量远远超过生态环境承载的限度。
1.3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曾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它主张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征服者,可以凭借自身活动在无视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任意改造自然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无形中造成人类“无所不能”的假象。“我们不是在没有人迹的旷野里,而是在有着坐标方位的街道上;我们不是从太阳那里得到所需的热,也不是在阳光太强烈时要躲避它,我们是靠人工的机器来使我们暖和或者凉快。这一切都使我们相信,我们已创造了我们自己的环境,而不再依靠自然所提供的那个环境了。在现代社会和工业技术急于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我们被诱入了一种致命的错觉:通过我们的各种机器,我们至少已经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摆脱出来了。”[3]11然而实际的情况确是,“我们迷恋工业在供给我们的需求,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5]168人类以征服者的形象在自然面前自居,使得我们过于依赖自己创造的技术与工具,却忘却了所有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事物都源自自然环境。而“征服者这个角色中包含着这样一种意思:他就是权威,即只有这位征服者才能知道,是什么在使这个共同体运转,以及在这个共同体的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有价值的,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没有价值的。结果呢,他总是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征服最终只是招致本身的失败。”[5]194当前出现的各种环境危机无一不在提醒人类:做自然的征服者终将导致自身的毁灭。
总之,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6]因此,生态文明趋向的是一种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它与以往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区别在于始终要遵循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普通成员,其生产生活都应该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保障生命健康的前提下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2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实现绿色发展,重点是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化。”[2]
2.1 绿色化的生产方式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生产方式,首先,在资源能源上,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必须坚持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探索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销售、使用新型清洁能源,以奖励、补贴等方式激励能源的消费变革;其次,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监督检查管理,完善落实相关体制机制,加强法律对环境保护的保障和对破坏环境的司法追究,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检测网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化建设;最后,坚持环境治理信息的公开公示,政府和企业对社会环境污染的治理实践过程应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公示,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治理的监督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公众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參与度,也能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绿色化。
2.2 绿色化的生活方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更糟糕的是,人类满足的二个主要源泉——社会关系和闲暇,似乎在奔向富有的过程中已经枯竭或停滞,这样在消费者社会中的许多人感觉到我们充足的世界莫名其妙地空虚——由于被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4]6面对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造成生态环境负担过重的问题,需要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精神上的富足会减少人们用物质填补内心的空虚感,从而专注于磨练心智以获得自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为了“真实的需要”而不是“虚假的需要”进行物质消费;其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合理、适度消费,运用政策鼓励等方式倡导人们追求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绿色化,引导人们做商品的主人而不是商品的奴隶,使人从对物质欲望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追随高尚精神素养的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2.3 绿色化的思维方式
面对当前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不能只是从表面上看得到的地方找原因,要联合各学科追根溯源,“在土地上,正如在人体上,病症可能发生在某个器官,而原因却在另一个上。我们现在称作保护主义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起着局部的镇痛作用。它们是必要的,但不能将它们与治愈混淆起来。”[5]185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6]治理生态环境问题,要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分析解决,不仅需要多方面寻找原因,更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协同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践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形成治理工作合力,最大程度恢复自然界本身的循环系统。
3 结语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1,3]信息革命促动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人们在享受愈加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危机,因此,当前是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不仅关乎人们生命安全,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奋斗,2019(03):1-16.
[2]陈学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探索,2019(04):32-41+2.
[3][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毕聿,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20,37.
[5][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68,185,194.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收稿日期:2020-06-20
课题项目: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GIP2019019)“生态人类学视域下的水与人——基于宁夏贺兰县的调查”。
作者简介:钱佳乐(199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