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管理对静脉治疗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0-09-24黄婷婷余妙秀黄静芳王艳庄婷婷曾美超王舒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本院品管圈静脉

黄婷婷 余妙秀 黄静芳 王艳 庄婷婷 曾美超 王舒廷

【摘要】 目的 观察品管圈管理对静脉治疗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365例静脉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 另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400例静脉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治疗操作不当发生率、静脉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知识知晓情况及护理人员操作规范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治疗操作不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2%、9.8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5%、14.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8.08%(358/365), 高于对照组的80.00%(320/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 在静脉治疗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 有利于规范护理人员行为, 提高患者对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 避免操作不当及引发并发症, 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静脉治疗;品管圈;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4.065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患者对静脉治疗的安全也报以了极大关注。静脉留置针在我国的使用率极高, 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工具[1]。在实际的治疗工作中常有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红肿、渗血、渗液、堵管等事件发生。此外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静脉治疗的安全性。为此护理人员在静脉治疗中要及时识别安全隐患, 规范护理行为[2]。虽然现行的相关操作规范规定了操作流程, 但本院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流程不完善及监督、教育等方面的不足, 以致静脉治疗护理缺陷时有发生。品管圈是一项强调品质管理的活动, 为持续改进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本院运用PDCA等管理工具对相关工作进行改革。为此本文通过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静脉治疗中的实施效果, 分析该模式对提升静脉治疗质量的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365例静脉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 另将同期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400例静脉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86例, 女179例, 年龄21~80岁。对照组男223例, 女177例, 年龄24~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院有静脉治疗专科护理人员2名, 通过省级考核取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资质护理人员4名, 培训考核培养了25名静脉治疗联络员。

1. 2 方法

1. 2. 1 制定品管圈管理计划 品管圈管理计划由本院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共同制定。小组各成员在2019年3~6月对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静脉治疗缺陷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设计品管圈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研究路线, 确定入选患者。收集在2019年7月~2020年4月期间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资料分析, 设定品管圈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查, 进行总结。

1. 2. 2 缺陷事件因素分析 回顾本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静脉治疗护理工作, 发现本院静脉治疗质量并不乐观。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 静脉治疗操作不当是因为输液工具、穿刺部位选择不合理、输液速度不合理、导管维护不到位引起。护理人员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足、静脉治疗操作不规范以及管理流程上的缺陷是本院静脉治疗护理的风险因素。

1. 2. 3 开展品管圈活动 针对以上问题, 静脉治疗组开展品管圈活动, 以PDCA为思路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通过收集临床行为、技能、管理等方面的数据, 制定以下措施。①层级培训、点面结合。分层级培训, 从全院护理人员-静脉治疗联络员-护士长, 从实操与管理入手。采用护理部集中培训、工作坊、小班制专题培训、PICC护理门诊现场观摩、微信专科群交流解疑, 科室集中培训与自学结合等方式, 形成梯队化培训体系, 进行持续化培训;②制定规范、同质管理。不断修改陈旧流程, 完善标准指引, 包括常见药物pH值, 常见药物渗透压、药物外渗及处理等, 建立同质化护理技能标准;③技术准入、延伸服务。制定PICC及导管维护资质准入条件, 实行专科护理人员、置管护理人员全院共享, 导管维护资质护理人员需参加院内静脉治疗小组组织的专项培训班并通过考核。固定专科护理人员坐诊、建立就诊档案、进行多形式的健康宣教, 并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④质量控制、持续改进。采用小组质控+科室联络员参与相结合, 每季度对静脉治疗工作进行质控与反馈, 针对问题专项整改;⑤创建激励政策。优秀的联络员、践行《静脉治疗规范》表现突出者可优先评先评优;⑥落实康复护理。为保证早期出院,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积极开展康复训练, 训练内容严格遵循身体机能的评估状况, 不可操之过急。

1. 2. 4 总结 对实施品管圈管理的静脉治疗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分析此阶段的静脉治疗操作、不良事件、护理人员掌握考核情况。总结此阶段取得的成绩, 分析是否有改进之处, 并将其归纳至下一个循环。将实施品管圈管理经验成果推广至全院护理单元。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操作不当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治疗知识知晓情况。两组均采用横断面调查临床行为, 经现场调研培训后统一使用微信线上调研, 收集操作不当发生率、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由静脉治疗小组负责护理人员对静脉治疗联络员的理论及技能进行考核。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静脉治疗操作不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静脉治疗操作不当发生率8.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静脉治疗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相关治疗知识知晓情况对比 观察组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8.08%(358/365), 高于对照组的80.00%(320/400), 差異有统计学意义(χ2=61.911, P<0.05)。

3 讨论

相对于传统输液方式而言, 静脉留置针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静脉输液在一定程度保护了患者血管, 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 在今天静脉治疗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同时静脉治疗的安全性也成为患者的关注焦点[3]。由于护理人员在临床中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静脉治疗护理缺陷事件发生, 为此需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对本院实施品管圈管理的静脉治疗护理工作分析, 本院护理人员存在静脉治疗操作不当行为, 且在监管上的不足导致了不当行为持续出现, 以至于静脉治疗并发症得不到控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本院开展品管圈管理。对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加强培训, 不但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 还要从监督管理层落实护理质量控制[4], 并对患者强化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依从性, 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品管圈管理强调了小组之间的合作, 在共同力量下按照静脉治疗护理的程序解决临床中的护理缺陷问题[5, 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静脉治疗操作不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品管圈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在静脉治疗工作中实施品管圈管理, 有利于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 提高患者对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 避免操作不当及并发症, 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少红. 应用PDCA护理管理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8):127-130.

[2] 苏定伟, 陶连姗, 陈萍, 等.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1):28-30.

[3] 孙巧莉, 姚艳飞, 张玉容. 追踪方法学联合PDCA循环管理在重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17):124-126.

[4] 黄仕旭. 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 32(6):926-928.

[5] 王丽芹. 王蒙. PICC专科护理门诊建立初期运行模式探讨及实践体会. 西南国防医药, 2018(4):387-388.

[6] 张倩楠, 裴艺芳, 盛雅莉, 等. 采用品管圈管理方法降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调配药品差错率的研究.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 20(4):495-499.

[收稿日期:2020-05-18]

猜你喜欢

本院品管圈静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静脉曲张“喜欢”谁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