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玉雕为载体的佛教文化创新表达

2020-09-24张文静

天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创新设计

[摘 要]玉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玉雕艺术与当代社会的审美语境有所背离,特别是宗教题材,一味采用古典的题材与创作手法,缺乏创新与活力,形成了发展的桎梏。在此将传统文化如何在佛教题材玉雕设计中焕发新生作为研究重点,从选题、选材、理念、设计、艺术表达等不同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以《丝路佛光》系列作品为案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相结合,体现出对玉雕艺术的创新性继承。

[关键词]佛教文化;玉雕艺术;创新设计;丝路佛光

[中图分类号] J323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96-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文静.以玉雕为载体的佛教文化创新表达:《丝路佛光》系列作品[J].天工,2020(2):96-98.

一、主题与设计意识

玉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是东方文化的瑰宝。玉雕图腾与装饰器物最早作为 “神玉”,充当人与神之间沟通的媒介,被放置在特殊的祭祀或礼仪环境中,这种现象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商周时期,玉器逐渐褪去了神秘的色彩,形制与功能朝着礼仪制度发展,形成了祭天地、礼四方的仪轨,也成了王权的象征。春秋时期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玉具备了人性的特征,被赋予“五德”,是君子人格思想与物质的双重载体,为更多的知识分子所钟爱。这种将玉石与精神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的形态和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主流思想和宗教结构息息相关。

玉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媒介深入到不同的时代语境中,它的身份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佛教随着陆上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社会文化与风俗习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的佛教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石窟艺术是其中的代表形式,从西域的于阗、龟兹等国到内地,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其中著名的有克孜尔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精美的佛教造像折射出多种文化交汇的历史。石窟艺术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种类,促进了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也为后世的玉雕艺术家进行再创作提供了有据可依、有形可考的参照。据文献记载,“以玉造像之风气贯穿北魏至唐的四百余年”,代表着高尚品德的玉石与佛教教义高度契合,在南北朝这个典型玉器发展的滞留阶段,佛教文化的渗透促进了玉文化的发展。

很多玉雕艺术目前与当代社会的审美语境有所背离,特别是宗教题材一味地采用古典的题材与创作手法,缺乏创新与活力,形成了发展的桎梏。但创新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而是在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凝练出象外之境的藝术表达,使主题、图像、材质高度统一,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的玉雕作品。

二、材质与情感传达

玉石雕像是佛教题材中制作难度最大的种类,它不同于金属铸造、泥塑、木刻等易于塑形的材料,涉及玉料的选购、雕刻、打磨、抛光等过程。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不同材质的选择也会对最终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人物的造像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这是一种更能体现中国本土化审美的艺术风格。佛像身材瘦小,体态修长,褒衣博带的佛衣以“曹衣出水”式的优美线条呈现出来,衣纹深厚,褶皱繁密,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整体风格传达出高洁典雅的气息,大多采用汉白玉进行制作。部分造像的遗存中还能看到贴金箔与彩绘的痕迹,不难想象在当时何其华丽。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中的分裂时期,朝代更迭十分频繁,长时间的政权割据导致战争不断,文化上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因果循环的思想给处于苦难中的民众提供了心理上的慰藉,拥有了大量的信徒,因此造像的数量与品质都在这时达到了佛教艺术的高峰。

玉石材料因其多样性具备独一无二的美感。不同的色泽、肌理都呈现出与之相应的视觉效果,在创作时应该分别把握住每一块天然玉石的特性,格物致知,才能真正将材质中包含的各种各样的情感象征传递给观者。目前,主流的佛教题材玉雕作品在创作时还是囿于材料美感的表现,玉雕师也从主观上限制了对不同玉料的使用。而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则是通过玉雕师前期对材料的形制、色彩、质地、油性、肌理等材质语言进行审视,充分地了解以后,选择出最适宜创作的玉料。在这样的前提下,玉石本身天然的缺陷可能会被巧妙地通过设计转化为不可取代的特色,从而大放异彩,也能真正展示玉雕艺术家对材料的充分挖掘和创新应用。例如,《般若经》中记载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最适合用来供佛灵修。佛家认为,它与佛教中的“戒、定、慧”三学相对应,可以帮助修行人产生定力。帮助修行人定心增慧,生出禅定心境。琥珀里的包裹物万年不变,能够代表佛祖誓度众生的宏大愿望,是永恒的象征,可以说是作为佛教题材创作中材质与情感传递相辅相成的最佳范例之一。

而我们市面上追捧度比较高的雕刻玉料有新疆和田玉籽料、缅甸翡翠、湖北绿松石等,随着这些好的材料越来越稀缺,雕刻的成本也逐渐水涨船高。为了获得更加多样的艺术载体,和田玉青海黑青、墨玉、戈壁料、南红包浆料等玉种进入玉雕艺术家的视野中,因为“艺术理念的表达不止限于昂贵的玉石材质,任何玉石都有其艺术表现空间”。对于佛教题材来说,墨玉沉稳的色泽与细腻的质感,精微地传达出佛教的庄重气势;戈壁料天然的皮壳则是石窟造像历经数千年风化、剥落的最佳表达,从中折射出的是时间的流逝和信仰的传承;南红包浆料同样出众的色彩与表皮肌理可以为雕刻锦上添花,使作品达到自然恬淡、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不同材质的加入,为佛教题材玉雕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三、形式与艺术理论

线条作为历史悠久的造型手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化,纯粹的线条造型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突显其原始的张力。而在自成一格的古代绘画中,更加注重通过线条的表现带来的韵味。在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造像中,线刻、高浮雕、圆雕等多种塑形手段结合在一起,尤其注重衣饰线条在整体塑形中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古拙简洁的时代风格。中华传统文化是玉雕艺术发展的大语境,也最能体现出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琢玉人可以从传统的玉雕作品中借鉴其装饰手法与工艺,更重要的是作品的精神内核,设计时从佛教玉雕中发掘富有哲思的深层文化内涵,通过对佛教中“因果”“空”“有无”等教义的深入理解,将虚无的理念与设计的构图、色彩、外形、质地等材质语言一一对应,通过有形的视觉传达无形之理,才能在创新中保留国人对佛教文化、吉祥文化的心理预期。

除了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就造型艺术本身来说,西方艺术的观念也会与宗教题材玉雕之间产生火花。笔者在进行玉雕设计时,专业艺术院校的背景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想法。比如,立体主义对于空间的解构和佛教对于时空的描述,会给创作注入多维度空间的视角;印象派注重光色变化影响了笔者更加乐于选用多样化玉料和玉质中的变化;强调直观感受的理念与佛教“有相无相”的微妙联系,从而更多地考虑非理性因素带给作品的轻松感。各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理论会在实践中以通感的状态凝固在作品中,促使作品形式意味的创新。

四、作品与风格融合

笔者设计的《丝路佛光》系列作品的创作滥觞于碑林佛造像碑。长安作为周秦汉唐的都城,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的中心,因此也是佛教造像艺术从西域东传的重要枢纽,进而辐射到全国各个地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断融合。

在设计时充分从中汲取创意元素,选择与风化后斑驳石材相近的玉料,体现出历史感。将北魏时期的造像风格高度抽象,形成具有创新感的形式。作品整体风格高度凝练,从千佛窟中提炼出“点”的概念,从北魏造像中提炼出“线”的元素;从碑的形式中提炼出“面”的特点;结合西方绘画中的抽象主义,形成了丰富的肌理层次与视觉效果。青海黑青山料特殊的表皮带给作品像造像碑一般历经千年形成的历史感,通过黑青材料本身的质感和颜色的庄重来表现题材的神秘性,运用几何的外形来表现石碑坚挺的力量感,从而展现出虚实相生、张弛有度的节奏感。总体设计呈现出浑初刚健的北朝格调,归化交融的宏观妙境。“金刚般若”系列以碑林博物馆“释迦千佛造像碑”和《金刚经》为创作来源,印章吊坠形式一致,如同千佛碑,无我无相;《金刚经》则通篇讨论空的智慧,众生皆空法亦空;造像碑在此抽象为佛陀剪影,佛像内凹,线勾轮廓,微妙地展现佛教精义。此系列打破传统,可自由搭配组合出多种佩戴方式。

“妙法莲华”系列以碑林博物馆隋代“释迦牟尼像”和《法华经》为创作主题,包括印章、吊坠等形式,取“成佛法华”之意,塑造释迦牟尼佛的形象。神情慈悲平静,体态自然舒展。印章上的造像轮廓特意采用中国篆刻里“破”的手法,为整体造型增加了古朴感。

“不二法门”系列以碑林博物馆馆藏北魏“田良宽造像碑”和《维摩诘经》为创作主题,造像碑佛道合一的形制与《维摩诘经》中将儒家的人生哲学与佛教的出世精神结合在一起的理念如出一辙。同时,唐代造像风格与北朝时期造像风格的结合也巧妙地从形式上阐述经文中“有相与无相”的概念。整体设计简洁庄重,凝聚了《维摩诘经》之微妙善语。

综上所述,如何让传统文化在佛教题材玉雕設计中焕发新生,是设计创新时的一个重要命题。首先,需要对佛教造像的源流进行梳理,明确不同时期的历史风格,从中找到与自己更契合的艺术语言。在材质的选择上别出新意,大胆选择各类玉种,突显自身的风格,达到“材美工巧”的平衡。在设计、雕刻时关注作品的艺术性与理念的前瞻性,实现文化、艺术、技艺融通,才能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白峰.中国玉器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2]常素霞.中国玉器发展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艺术史[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5.

[4]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张文静,女,现为陕西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首饰专业委员会主任,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宝玉石设计雕刻专业委员会主任。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之后师从新经典画会默涵老师和云南艺术学院周军喜老师学习写实油画。2014年师从海派玉雕大师白骑通学习玉石雕刻。2016年创立品牌—一文拙玉。

2006年,素描作品《大卫》留校。2014年,油画作品《陕北风景》入选第四届高原中国西部美术油画作品展。2019年3月,玉雕作品《丝路佛光》荣获2019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2019年4月,青玉作品《丝路佛光》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子冈杯”玉石雕刻品展评选获铜奖。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创新设计
城市化视域下的中国佛教文化景观研究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戏剧舞台灯光艺术创新分析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佛教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