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文化共核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2020-09-24陈惠惠
赵 垒,陈惠惠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下称“指南”)中明确阐述了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即“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1]。何为“人文性”,指南也作出了解释:“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1]。”为此,蔡基刚[2]曾从语言的属性角度分析了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他认为“外语教学的人文性实际上是人文教育,是一种运用语言开展有目的的活动,因此也是语言工具性的一种表现。”其言下之意就是外语教学不应把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剥离开来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在当前大学英语课时与学分逐步减少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结合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内容,怎样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丰富的中西方人文内涵,如何利用文化共核理念辅助外语教学等一系列问题是摆在所有一线外语教师面前的必答题。本文将以“文化共核”为切入点,尝试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以期实现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1 研究理据
1.1 文化共核的界定
“文化共核”一词最早出现在钱冠连[3]撰写的《从文化共核看翻译等值论》一文中,他认为“各种文化特征相覆盖的部分就是文化共核”。对于笔译而言,译者需要做到文化共核的正负调节(即翻译等值论)以避免发源语文化的亏损。此后,李琼华[4]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解释:“文化与语言两者相辅相成,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同之处,基于共同的认知经验,各国人民对人类自身的以及外部环境达成部分共识,是各个民族的文化共核。”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对于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言,很多认知经验或体验是基本一致的,如爱情、友情、亲情、快乐、悲伤、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比如,从社会伦理意义上来看“黑色”的话,中西方文化中就存在共核部分,黑色代表“秘密、隐蔽和不确定的,有些还不合法[5]”;汉语中如黑车(unlicensed vehicles)、黑市(black market)、黑帮(gangs)、黑手(black hand)等。毋庸置疑,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不管是共同的文化特征还是共同的认知经验,中西方文化共核的部分越大,越是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越是有利于语言习得。
1.2 “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
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6]阐述了中国英语教育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及我们需要纠正这一问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他认为“应当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文化术语的英文表达问题,还关系到这些术语背后的故事、历史、甚至道德与价值理念的理解与学习问题。同年,刘正光、何素秀[7]认为母语文化的教学是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基础,“必须重视两种文化的共性的介绍、研究与教学”。从现有研究来看,从教学实践入手研究中西方文化教学融合的并不多,更多的学者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缺失的成因以及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对策[8-12]。就对策而言,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纲制定,大纲的制定关系到外语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学管理者需要熟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把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学写入大纲;二是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或课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教材编写,在课堂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作为课堂和课后学习的辅助资料;四是教学方法,在词汇学习、篇章分析中结合中国文化内容,完善英语考查结构,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等。
1.3 研究意义
1.3.1新时代发展需要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更要着眼国际。祝爱华等[13]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生面临的是多元文化挑战,要确保在文化碰撞中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不失去自我,文化保卫战应从学科教育开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高度概括与精髓之所在。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
1.3.2母语文化是基础
母语文化的理解与把握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认知。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方面共通,以圣诞节为例,它是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尽管两者的来源、习俗各不相同,但两个节日的最终目的都是家人团聚,享受美好时光。通过比较学习,一方面激发了学习者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另一方面还习得了中国特色文化的专有名词、动词的英文表达法(如拜年、压岁钱、贴对联、买年货、放烟花、抢红包、磕头等)。
1.3.3考核需要
为了回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进行题型改革,把原本没有的段落翻译汉译英部分(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作为英语能力考核的要求加入。纵观近九年的考题可以看出,翻译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如儒家思想(Confucianism)、京剧(Pekingopera)、刺绣(Embroidery)、舞狮(Liondance)、黄山(Mount Huangshan)、大运河(Grand Canal)等。对于从未接触过中国文化内容的学生而言,这些专有名词以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翻译是有一定难度的。很明显,题型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学习者对英语教学的错误认知,有利于重新定位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位置。
2 教学范例展示
范例展示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二版,2013年)为教材,从几个不同视角融合中西方文化,分析知识点,阐释背景知识,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
2.1 认知视角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CL)大力倡导基于人本精神的语言研究,提出了“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认为语言是人们基于对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形成的[15]。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经之一。其中,概念隐喻理论[16](Concept Metaphor Theory, CMT)通过大量会聚性证据帮助对抽象事物识解机制的认识。严世清[17]认为“外语教学既要剖析隐喻的美学价值,又要关注隐喻的教育价值,应鼓励学生使用隐喻性表达的冒险精神,而文化也不应被看作一种知识来传授,而应被当作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或手段来培养。”Unit 6 Romance, Text A一文运用了明喻(simile)和隐喻(metaphor)两种写作修辞手法。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认知隐喻视角作如下讲解分析:
Each letter was a seed falling on a fertile heart.
每一封信都如一颗种子撒入肥沃的心灵之土。
此句话包含两个概念隐喻,其一是Letter is a seed。首先,通过始源域“种子”的概念,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信件”上,使读者一下子联想到男主人公写的每一封信都是在“播撒”爱的种子,同时会联想一连串与“种子”相关词汇,如生长、发芽、成熟、收获等,从而让他看到希望;其二是Heart is a land。种子的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所以作者把心灵视作是种子成长需要的肥沃土壤,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爱情的发展如同种子生长一样。
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班级分成两组,分别让各组列举出英汉语言中关于以“种子”和“土壤”为始源域的隐喻例句。
表1 中英文中关于“种子”和“土壤”的隐喻例句展示
A romance is budding.
浪漫的爱情之花就要绽放。
本句的概念隐喻为Romance is a flower。对于爱情,人们常把它比喻成“花朵”,尤其是“玫瑰花”,通过日常的认知体验,大家也可以直接获得,如情人节鲜花的价格会上涨,情人之间会送玫瑰以表达爱意。但是,不同的认知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如爱是物理力(电磁力、引力等);爱是病人;爱是疯狂;爱是魔法;爱是战争。
教学设计:教师给出关于“爱情”或者“婚姻”的几个概念隐喻的句子,如Love is a physical force; Love is a patient; Love is madness; Love is a journey等,让学生开动脑筋造句。
表2 中英文中关于“爱情”或者“婚姻”的隐喻例句展示
2.2 传统习俗视角
节日是中西方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同的起源、习俗以及特色,但是也有共通之处。如春节对应圣诞节,家人团聚、迎接新年;七夕节对应情人节,表达爱意、珍视友情;清明节对应万圣节,祭奠亡灵、缅怀逝者,等。课文AValentine'sStory涉及到西方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的背景知识学习,可以做如下设计。
教学设计:课前,教师给学生一些关键词和相关问题,以便带着问题准备课堂presentation展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既学习了文化,也锻炼了口语。如果学生在描述故事时有难度,还可以用图片形式引导表达。
表3 关于情人节由来的关键词与问题设置
表4 关于七夕节由来的关键词与问题设置
2.3 价值观视角
了解和认识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至关重要的。中西方秉持着不同的价值理念,中国推崇集体主义思想,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美国则注重个人主义价值理念。但崇尚美好、自由、平等、公平等积极向上的愿望是共同的。“美国梦”是美国价值体系中核心组成部分。“美国梦”和“中国梦”虽然都是梦想,但是两个梦的核心要义不同。
Unit 4 The American Dream一文与中国梦的文化内涵相契合,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在不同体制下的中国和美国,基于不同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其各自的梦想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中国梦,新时代大学生更有必要了解中国梦与美国梦之间的差异,这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素养。
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展示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关键词,通过内涵学习,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梦之间的不同。
表5 美国梦的内涵
表6 中国梦的内涵
2.4 文学视角
寓言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西方有伊索寓言,其主要以动物为载体,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借以讽刺一类人;而中国的寓言故事多以人物为主体,如买椟还珠、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东郭先生与狼等,故事侧重于历史人物,取材广泛,从民间故事、动物故事、神话传说、民歌、民谚中汲取大量素材,特别突出的是大量的历史故事,中国很多成语都是来自这些寓言故事。
以寓言的形式阐述教育问题是再适合不过了,在第八单元Text A Fable of the Lazy Teenager 中,作者用寓言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懒惰的少年是如何觉醒并重新认识自己人生的故事。在文化背景导入部分,首先就要涉及到中西方寓言故事的对比。
教学设计1:根据图片描述“刻舟求剑”寓言故事,然后根据这个寓言故事概括其寓意。
教学设计2: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给大家讲寓言故事,以抢答形式由其他组代表说出该寓言故事的英文题目和其寓意。
3 结语
时代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外语教学亦如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思考的长期命题。对于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本文结合英语教材,分别从认知视角、传统习俗视角、价值观视角以及文学视角四个方面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存在共核的实例。借助文化共核,教师可以自然导入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与背景,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增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本文从三个方面反思外语教学:一是注重精神的领会,强化顶层设计;二是发挥团队优势,打造“金课”;三是加强师资培训,拓展视野。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对我们每一位外语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大力培养“一精多会”和“一专多能”的非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急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