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地区4种鲤科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和部分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2020-09-24张判陈宇亮廖文伟孙迪陈嗣建李启标邹记兴周爱国

水产养殖 2020年9期
关键词:鲤鱼鱼类活力

张判 ,陈宇亮 ,廖文伟 ,孙迪 ,陈嗣建 ,李启标 ,邹记兴 ,周爱国

(1.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示范农场),广东 清远 513200)

鲤鱼(Cyprinus Carpio)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最广泛的淡水鱼种类之一,我国有着四千多年的鲤鱼养殖历史[1]。鲤鱼因其对环境、气候有着比较强的适应能力、食性较杂、生长速度快、且可以进行较高密度的养殖、鱼肉中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在我国多数地区均能进行养殖,因此鲤鱼在我国的养殖范围很广,同时受到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2]。

通过采集华南地区的野生鲤鱼,与华南地区养殖的特色禾花鲤(Procypris marus)、麦溪鲤、光倒刺鲃(Spinibarbas hollandi)品种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不同鲤科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的基本信息,比较不同鲤科鱼类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对比分析4种鲤科鱼类肠道酶活力情况,为其饲料开发合理投喂、营养调控,和生态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鱼健康无病。其中禾花鲤采集自清远市连山壮族自治县示范农场(国家大宗淡水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渔稻共生养殖示范基地),鱼体体长(14.50±2.50)cm,体质量(36.00±16.00)g;麦溪鲤采集自肇庆市碧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鱼体长(27.50±4.50)cm,体质量(330.00±30.00)g;光倒刺鲃采集自广州市友诚养殖有限公司,鱼体体长(32.50±3.50)cm,体质量(290.50±30.00)g;野生鲤鱼从广州鱼珠水产品市场渔民处购得,鱼体体长(18.50±1.50)cm,体质量(160.00±21.00)g。其中,禾花鲤的养殖模式为小水体稻田养殖,麦溪鲤、光倒刺鲃为池塘养殖。

1.2 处理方法

将活鱼麻醉后,放于冰盘上解剖,取出肠道,并将附着在肠道上多余的脂肪和结缔组织去除,分别按照不同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处理肠道样本,待测;将试验用鱼去皮,取侧线上方肌肉,将肌肉中的鱼骨剔除,鱼肉剪碎,混合均匀,进行冷冻干燥,待测。每组试验测试指标设置3个平行样本。

1.3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常采用冷冻干燥法测定待测肌肉中的含水率,GB/T 5009.5—2016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GB/T 5009.4—2016马弗炉灼烧法测定粗灰分含量。

1.4 肠道酶活性测定

肠道酶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相应试剂盒进行检测,包括胃蛋白酶活活性(产品编号:A080-1-1),胰蛋白酶活性(产品编号:A080-2),淀粉酶活性(产品编号:C016),脂肪酶活性(产品编号:A054-2),BCA法蛋白定量测试盒(产品编号:045-4。

1.5 数据处理

数据结果表述方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表示,使用SPSS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处理,采用Prism8软件进行图片绘制。

2 试验结果

2.1 4种鲤科鱼类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4种鲤科鱼类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见表1。根据试验结果,在本次试验中选取的四种鲤科鱼类中,禾花鲤的肌肉含水量最多(81.31%),但4种鲤科鱼类肌肉间含水量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图1A)。麦溪鲤肌肉灰分含量最高(1.65%),麦溪鲤和光倒刺鲃(1.34%)肌肉灰分含量显著高于禾花鲤(1.14%)和野生鲤鱼(1.09%)(P<0.05)(图 1B),据此推测麦溪鲤肌肉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光倒刺鲃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19.74%),而野生鲤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14.12%)则显著低于其他 3种鲤科鱼类(P<0.05)(图 1C);麦溪鲤(4.17%)和光倒刺鲃(3.89%)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鲤(图1D),推测这可能是由不同鱼种的遗传因素所决定,同时受到这四种鲤的生长环境、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表1 4种鲤科鱼类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2.2 4种鲤科鱼类肠道酶活性测定结果

4种鲤科鱼类肠道酶活性统计见表2。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禾花鲤(30.68 U/mgprot)胃蛋白酶活力最高,并与野生鲤鱼(23.53 U/mgprot)的胃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麦溪鲤(9.69 U/mgprot)和光倒刺鲃(9.13 U/mgprot)(P<0.05)(图 2A),说明野生鲤鱼与禾花鲤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强。野生鲤鱼的肠道中淀粉酶活力(19.19 U/mgprot)显著高于禾花鲤(13.16 U/mgprot),麦溪鲤(8.46 U/mgprot)和光倒刺鲃(7.5 U/mgprot)(P<0.05)(图 2B),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野生鲤鱼、禾花鲤的食性为杂食性,摄入的淀粉类物质较多,使得其肠道中淀粉酶活力较高,而人工养殖的光倒刺鲃主要以饲料为主要摄食对象,因此其淀粉酶活力最低(7.5 U/mgprot)。光倒刺鲃的脂肪酶活力最高(25.54 U/gprot),而麦溪鲤的脂肪酶活力(14.75 U/gprot)则显著低于其他三种鲤(图2C),可能是其摄取的食物或饲料中含有的脂肪类物质较少,多数研究认为,脂肪酶活力与鱼的种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野生鲤鱼的胰蛋白酶活力最高(2 483.22 U/mgprot),而麦溪鲤的胰蛋白酶活力(1 011.17 U/mgprot)则显著低于其他3种鲤(P<0.05)(图 2D)。

表2 4种鲤科鱼类肠道酶活性

3 讨论

3.1 4种鲤科鱼类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鱼类肌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的多少,直接体现了该种鱼类营养的高低[3-4]。鱼的种类、栖息环境、食性、捕食能力、投喂的饵料种类、数量等因素,均会对肌肉营养成分产生影响[5-6]。在同种鱼类的养殖中,若采取不同养殖模式,也会对鱼类肌肉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在采用稻田养殖的生产模式下,鲤鱼的肌肉营养成分以及相关的品质,相较于普通的人工池塘养殖模式,会得到明显的提升[7];在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养殖模式的不同,对养殖对象的肌肉营养成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8]。该次试验的禾花鲤的养殖模式为小水体的稻田养殖,区别于常规的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模式更加接近自然的生态,相对更加接近自然环境。而麦溪鲤、光倒刺鲃均为人工池塘养殖,食物来源主要靠摄食饲料。因此推测,禾花鲤、光倒刺鲃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可能与其养殖、生活环境相关;人工饲养的光倒刺鲃具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且相较野生环境,其活动较少,因此粗脂肪含量更多[9-10]。

该试验通过研究比较发现,在上述几种主要的经济鱼类中,光倒刺鲃、禾花鲤这两种理科鱼类的肌肉中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认为禾花鲤是一种具有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等特点的优质鱼类。麦溪鲤和光倒刺鲃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较高,脂肪丰富。造成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不同鱼种的遗传因素决定,也可能是由于受到后天生长环境、饲喂情况等方面影响[11]。通过野生鲤鱼与3种人工养殖的鲤科鱼类的营养成分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禾花鲤、麦溪鲤、光倒刺鲃的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均高于普通野生鲤鱼。这表明人工养殖的鲤科鱼类在营养方面并不逊色于野生鲤鱼。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普遍倾向于认为野生的动物不仅营养美味,而且纯天然、更安全;但实际上野生动物的生长环境不可控、且生长周期更长,其体内的有毒物质富集和积累的机会就更多[12]。

3.2 4种鲤科鱼类肠道酶活性评价分析

该次试验结果表明,野生鲤鱼、禾花鲤的胃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显著大于养殖的麦溪鲤和光倒刺鲃(P≤0.05),即在野外、半野外(稻田养殖)的鲤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大于人工饲养的鲤,说明这两种鲤具有较高的蛋白质与淀粉消化和利用能力。该现象与陆明龙等(2008)[13]的发现相吻合。水产养殖的本质是蛋白质的转化,在水产养殖饲料中,鱼粉是蛋白质最主要的提供者,但由于鱼粉的价格较高,直接提高了水产饲料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养殖成本。而脂肪作为一种十分高效的能量来源,在水产饲料中适当增加脂肪成分,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代谢能,还能让养殖对象摄入更多的脂溶性维生素[14]。因此,合理设置水产饲料中合理的脂肪含量,不仅可以降低饲料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提高养殖对象的消化酶活力,促进其对饲料的吸收和消化,养殖企业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养殖质量和收益。

该研究中4种鲤科鱼类的消化酶活力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由于养殖方式、养殖环境、饵料的选取、鱼类自身的生活习性、摄食偏好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15-18]。在这些差异中,鱼类的食性是导致鱼类肠道消化酶活力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19-20]。如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主要用于消化鱼类摄取的食物中的蛋白质,不同食性的鱼类摄取的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大。

4 小结

在该次试验分析的4种鲤科鱼类中,人工池塘养殖的光倒刺鲃和麦溪鲤,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野生鲤鱼与禾花鲤;麦溪鲤的肌肉具有蛋白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特性。该次试验中,3种特色鲤科鱼类的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的普通鲤鱼,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同种消化酶活力在不同种类的鱼中有不同的活力表现,消化酶活力受鱼类品种、食性、栖息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该次试验结果可以推测: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受鱼的种类、生长环境摄食情况影响较大,而脂肪酶活力与鱼的种类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鲤鱼鱼类活力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鲤鱼旗装饰坠
鱼类运动会
活力
鲤鱼跳龙门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小鲤鱼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