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境顺应角度分析小品《“儿子”来了》中的言语幽默

2020-09-23柯怡

北方文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言语幽默交际语境儿子

柯怡

摘 要:幽默作为社会交际的润滑剂,被广泛应用于喜剧小品的创作中。2019年春晚小品《“儿子”来了》之所以能如此受欢迎,究其原因是台词中幽默言语的成功表达。本文尝试运用耶夫·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分析小品的言语幽默对交际语境中三个世界层面的顺应过程和产生幽默效果的原因,旨在为读者提供理解小品言语幽默的新视角。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交际语境;言语幽默;《“儿子”来了》

一、引言

小品是人们生活中的调味剂,是以幽默形式为载体,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言语幽默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不仅能使人发笑,而且可以传递言语信息和交际意图,被广泛应用于喜剧小品的创作中。本文以小品《“儿子”来了》为例,运用语言顺应论对其幽默言语进行交际语境的顺应分析,将理论与实际语料相结合,从而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语言顺应论的概念,以及从这一视角分析所达到的言语幽默效果。

二、相关理论概述

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在1987年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发挥语言功能的过程,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目的[1]。在描述语言和解释语言使用时,可以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程度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在语言顺应论中,语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其中交际语境的成分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

三、小品《“儿子”来了》中的交际语境顺应与言语幽默

《“儿子”来了》是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由葛优搭档蔡明、潘长江、乔杉、翟天临等人共同表演,反映了诈骗等违法行为的社会现象。小品巧妙地运用语言顺应论进行创作,顺应动态的交际语境,并形成了独特的喜剧风格。以下将从三个世界层面探讨此小品的言语幽默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一)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时间是物理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即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2]。本文讨论的时间包括事件时间和参照时间等相对时间。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一般情况下,时间顺序与语言选择中的线性顺序是相匹配的,在不同时间使用相同的表达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通过利用这一点,小品《“儿子”来了》创造出更多的喜剧效果,赢得观众的喜爱。例如:

(1)葛优:小兄弟,我这是剃了,自打睡了这个床垫子,头发长得太快,早上剃光了,晚上就能挡眼睛,中午都不敢午睡。

蔡明:那是不能再午睡了,要不然就成了墩布了。

潘長江:等一会儿吧,睡这床垫子还能长头发。

葛优:我尊敬的父亲,何止啊,还长个儿呢。

例(1)中提到了“保健床垫”具有防脱发、长得快的功效,但推销者葛优是光头,这与床垫的功效形成逻辑上的反差,营造出幽默的氛围;其中“头发早上剃光了,晚上就能挡眼睛,中午都不敢睡”的说辞也是运用时间节点的变化加上夸张的描述,打破常规认知,使幽默效果发挥到极致。上例是通过顺应时间因素以及抓住听话者自身的特点等,故意夸大其功效和作用,目的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希望他们可以上当,幽默中蕴含着讽刺意味。

(二)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场合作为社交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和行为规范必须符合其要求[3]。在社会交往中,交际者对交际内容的选择受不同社交场合和情境的规约与影响。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的言语选择除了要顺应大的社会背景外,还要考虑当下具体的交际语境,以保证交际继续有效地发展更新[4]。在小品《“儿子”来了》的创作上,对社交场合的顺应显得尤为关键,若能很好地运用这一因素,幽默效果便会油然而生。例如:

(2)潘长江:你看看这床垫子长成啥样了,看,所有弹簧都绷出来了。

葛优:这么快就见效了。

潘长江:见效了,见血了。

葛优:我尊敬的父亲,这是我们的针灸功能。

潘长江:那我后背还刮出不少血印子呢。

葛优:刮痧功能。

例(2)中这段对话反映出“骗子”葛优为了更好地推销“保健床垫”,使尽浑身解数,说明床垫在不同的情况下,具备不同的疗效和功能,包治百病。他按照潘长江拟定的语境进行对话的关联顺应,把观众带入到不同的情境中,画面感十足,并运用相似的语言结构,这段对话一直处于与真实情况差异很大的语境中,由此带来了幽默效果。

(三)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言语交际无疑是思维与思维之间的沟通(Verschueren,1999),而言语的选择需要顺应双方的心理状态[5]。说话人在发话前首先要对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做出预期的判断,同时确保实现自身的交际意图,发话人的这一过程即是顺应自己和受话人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小品《“儿子”来了》在选择幽默的言语时,特别重视对社会大众心理的顺应,以幽默的方式传达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揭示了社会现实问题。例如:

(3)翟天临:你们是真糊涂了,爸,妈,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少给子女们添麻烦,我理解,但是这些骗子他们也是利用这种心理,我这有网上的公示,心诚则灵集团涉嫌诈骗,以及制售伪劣商品,这回信了吧?

葛优:一家人说什么骗不骗的,但是你们二老以后在外边真得当心,正好我这有一款老年防诈骗手镯,亲友优惠价。

翟天临:巧了,我这也有一副防诈骗手镯,还是免费的。

例(3)幽默的对话突出反映了这部作品的热点话题以及要传达的价值观。当今社会,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迷信愚昧、易上当受骗的特点,通过健康讲座、高利诱惑、情感推销等手段,专门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以此牟取暴利。作为子女,除了要提醒父母提防诈骗,还要给予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陪伴;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上例子中的几句台词,直击社会问题,顺应了社会大众心理,这样产生的幽默往往深入人心。

四、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耶夫·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对小品《“儿子”来了》言语幽默的语境顺应分析得出,交际双方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需要顺应一定的物理、社交和心理三个语言世界,遵循高度灵活的原则;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交际中语境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剖析喜剧小品的幽默层面提供一个新视角。笔者认为,此小品正是以三个世界为依据生成的,在语言各个层面实施不同的幽默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幽默模式。通过分析,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言语幽默,对幽默的产生有更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7:127.

[2]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300.

[3]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01.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79.

[5]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04):428–435.

猜你喜欢

言语幽默交际语境儿子
语用充实与典籍英译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浅析言语交际背后的法则
从原型范畴理论看小品《大城小事》中的言语幽默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