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成长:让光明多一些
2020-09-23余常炼
余常炼
通过创伤促成改变,似乎与我们的常识截然相悖,因为人们往往认为,创伤只会给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但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可能会在危机过后,从自己身上发现积极的变化。有研究者发现,无论年纪大小,大约有30%~90%遭遇创伤的个体或多或少会从创伤中获得一些积极的改变。创伤后心理压力与创伤后成长可以并存,而创伤后心理压力似乎是创伤后成长的引擎。
创伤的积极意义
不可否识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于他们来说,创伤成长道路更加曲折:常被侵入性回忆反复纠缠,从而变得感情麻木,做出回避性的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也不能保持清晰连贯,而且他们几乎不敢想像将来,更别说创伤后成长。但是,只要通往创伤成长之路的障碍得以扫清,之后一切的变化就会在人们的内在激励之下自然生长。
在创伤后追寻意义是人们普遍的倾向,创伤后成长的关键在于发现悲剧性事件的意义并从中获益。各种研究结果显示,创伤、危机及悲剧发生的形式有成百上千种,但主要的意义可分三大类:第一种好处是,一旦我们能挺身面对人生的挑战,便可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会改变我们原本对自我秉持的观念;第二种好处是,它能够强化我们的人际关系,受过创痛后的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再那么势利,也不再一味只求自利、处处好强;第三种好处是,创伤会改变人生的优先顺序及当下对他人的看法,从而充实地过着每天的生活。
此次疫情,毫无疑问是人类共同的灾难,人们在战胜它的过程中,也显露出平时隐藏的人性光辉。我们增进了邻里、朋友之间关系,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有一些更深刻的感悟,或者发现自己性格上的某种优势、更有同情心,而这些都是过去没有体会到的优点;可能会发生一些精神信仰上的变化,或者是其他一些精神上的改变;我们可以更深切体会到之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细节,更加重视家庭和陪伴,这也是接受现实、开始新生活的一个重要步骤。
创伤后成长的关键
任何人都有可能从创伤后获得成长。有研究显示,个体的人格特质、在创伤结束后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还有在处理创伤时所采用的应对策略,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个体所能获得的创伤后成长有所影响。事实上,创伤后能否成长关键不在于乐观的心态本身,而在于乐观的人很容易便能找出事件的意义,如果我们能找出一套方法来诠释创伤对我们个人的意义,并从中汲取积极的体验,我们就都能从中获益。
心理学家詹姆斯·彭纳贝克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情绪表达的治疗效果,在发现倾吐心声与受害人的健康互有关联后,彭纳贝克设计出一套科学化的流程,让人们说出心中的秘密,以改善其身体的健康状况。彭纳贝克要求被试者写出“一生中最不愉快或伤痛的体验”,最好是被试者这辈子从来不曾告诉别人的事,而且越详细越好。彭纳贝克给被试者发了很多空白纸张,要求他们每次连续写15分钟,连写4天。对于另一组的被试者,则要他们同样花15分钟写作,但是针对的主题不同,比如谈自己的房子、工作的日子等。进行实验研究时,彭纳贝克会征得被试者的同意,于未来某个时间取得其医疗记录。一年之后,彭纳贝克开始观察这两组被试者生病的频率,结果发现写创伤经验的被试者第二年看病或去医院的次数变少了。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创伤经验对人有害——但真正的转折点是,只有在人们刻意隐瞒创伤的时候,它才会变成侵害健康的毒药。经过大量研究调查,彭纳贝克提出了15分钟情感日记:表达性写作法。彭纳贝克建议我们每天持续写15分钟,连续写几天,不要去改写内容,也不要自我检查,更不用管语法或句式对不对,只要放手去写就对了。把事件的经过、自己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写下来,重点就是原原本本把自己的想法及感受表达出来。同时,如果能在写作中大量使用积极词汇,比如“爱”“快乐”“关心”“好”等等,效果可能更好。研究显示,因表达性写作而获得了心理上帮助的人,他们所使用的积极词语和消极词语的比例在3:1左右。表达性写作练习能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在事物间建立起新的联系,发现新的意义。
创伤的应对策略
心理康复之路上有两道主要障碍,一是缺乏社会支持,二是创伤后经历其他命运转折。如果我们能够从亲朋好友或者专业人士那里获得足够的陪伴与支持,就能从创伤中得到更多成长。因此,学会建立并努力珍惜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只要有一两种良好的亲近关系就能帮助我们面对人生的威胁与挑战,如果有值得信任的朋友愿意倾听,就能帮助我们理清并找出事件的意义。此外,美国心理学会还为遭遇逆境的人们提供了一些有效应对策略,包括:
◎ 不要把危机视为无法解决、无法控制之事
◎ 接受变化,因为那是生命的必然组成部分
◎ 向着目标前进
◎ 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 寻找机会、发现自我
◎ 培养对自己的积极看法
◎ 從过去中学习
◎ 对未来保持希望
◎ 照顾自己
我们在成长中受伤,也在伤痛中成长。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每个人都有选择用何种姿态去面对命运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