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缺”的友爱

2020-09-23王宏健

书屋 2020年9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德性

王宏健

何谓友爱?在日常希腊语中,友爱亦即philia,不只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之间的爱,而是泛指人和人之间的爱,既包括亲人之间的爱,也包括夫妻之间的爱等,泛指一切人伦。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谈的友爱,不是专指友情,也包括亲情和爱情。Philia这个词本义是喜欢、有倾向,它可以指爱马、爱父亲、爱智慧等等。但是,随着语言使用的推进,它逐渐地演变成单指对人的爱。

希腊语中有三个词表示爱,除了此处说的philia,还有eros和agape。这三个词分别对应着三个传统。其中最后一词是圣经《新约》里所用的“爱”,它来自希伯来传统。而eros和philia,可以说是对应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条线索。eros最好翻译成“爱欲”,因为它带有强烈的欲求。柏拉图在《会饮篇》中用一个神话向我们表明了爱欲的来源。值得指出的是,eros是有对象的,并且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去寻找这个爱的对象。这个最终的对象,在柏拉图那里,指的是美本身,美这个理念。

和柏拉图有所不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则比较贴近生活。他把友爱和城邦公民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讨论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友爱。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需要朋友,是因为两个人的力量——无论是思考上还是行动上——要比一个人强。并且,正是那些有钱人更需要朋友:如果没有朋友可以给予,纵有太多财产又有何好处?而且,财产越多,风险越大,没有朋友,我们很难保持这些财产。

亚里士多德首先指出,有三种可爱的事物,它们分别是有用的人、令人愉悦的人和有德性的人(也就是好人)。这就是引发友爱的三个原因,所以对应于此,也有三种友爱:基于利益、基于快乐和基于德性的友爱。何谓基于德性的友爱?德性首先是指某种“好”。在希腊人那里,arete原意为优秀和能干,也就是事情做得好、完善。随着词义的演变,德性慢慢和城邦道德联系在一起,就成了城邦中的公民德性,后者逐渐地接近我们日常理解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德性”一词的含义,它是指“灵魂中合逻各斯的部分”。逻各斯也被解读为“尺度”,因而,德性就是一种朝向适度的品质和方式。也就是说,一个有德性的人是拿捏有度的、有分寸感的,具体而言,能够处理好自身与世界、与他人乃至与自身的关系。它不是先天的禀赋意义上的能力,而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和品质。

那么,这三种友爱的区分标准何在?希腊人看待世界的两个标准是持久性和自足性。依照这两重标准,我们来评判三种友爱的高下。第一种为了利益的友爱,显然是一种手段;而后两种,基于快乐和基于德性,都是以自身为目的的,也就是自足的。基于快乐的友爱,是因为对方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基于德性的友爱,是因为对方本身的“好”——尽管这种“好”往往也会带来快乐。要区分后两种友爱,就涉及持久性这一标准。基于快乐的友爱往往是短暂的;相反,由于德性是一种稳定的、潜在的能力,它就更容易保持。这样看来,基于德性的友爱是三者之中最高级的,因为它兼具持久性和自足性双重标准,而前两者则各自有所欠缺。

在此,我们试图理解这三种友爱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利益与快乐的关系。人之所以追求利益,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扩张自己的地盘,从而为未来提供保证,在这个意义上,利益就是未来的快乐。追求利益的人并不是放弃了快乐,而是要将快乐保存在利益中,让未来的快乐有所保障。其次是德性与快乐的关系。德性可以被认为是后天习得的、产生快乐的能力,亦即快乐的根源所在。并且,基于德性的快乐不只是一时的、短暂的、身体的快乐,而是多元化的、较为持久的快乐——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幸福。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尺度的德性包含了对快乐(当下快乐)和利益(未来快乐)的一种平衡。

有德性的人不会简单地拒绝快乐和利益。他们所拒绝的乃是沉溺在快乐中,但他们大多不是禁欲主义者。对于金钱而言,他们不把它看作目的,而是当成开拓事业、实现美好生活的筹码。所以,他们与那些把金钱等同于快乐的人不同,他们不是为了钱本身,而是为了“用”钱:把钱作为开端,而不是目的。

基于德性的友爱是完美的,但世俗的友愛往往是基于快乐或利益的,它们是友爱的残缺形式。残缺的友爱只是近似于真正的友爱,在类比的意义上被称作友爱。然而,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仍然要把单纯基于利益或者单纯基于快乐的也称之为友爱呢?

把友爱想象得纯粹固然美好,但是,以这种高标准去要求朋友却往往碰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基于利益的朋友也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他说:“做事不求回报是高尚的,但得到回报是一件好事。”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既希望做高尚的事情,同时却又希望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当然,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富人获得名誉,穷人得到好处,是比较合理的社会分配。

对于快乐也是如此。人可以忍受一时的不快,但是,长久的不快就会导致友谊的崩溃。亚里士多德说:持续不断的不愉快无人能忍受,即便是最高善,假如它对于一个人是痛苦的话,也难以让人忍受。这往往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道德要求,但倘若还没有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程度,而去盲目追求“最高善”、追求完美的德性,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谈到一种混合的友爱。比如一方是为了利益,一方是为了快乐。这种友爱往往是短暂的,但是,亚里士多德说,假如他们能借助这样的机会培养共同的“德性”,那么,也许能够转化为长久的友谊。

那么,友爱的完全形式是怎样的呢?俗话说得好,朋友是另一个自己。这句话透露了友爱的极端形式乃是自爱。当然这不是自私意义上的自爱,而是洁身自爱,对自己的德性的爱。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自己的德性比刻意去追求朋友更有效。所谓“悦近而来远”,先把德性树立起来,自然会有相似的人来追随。所谓德性,指的是灵魂中合逻各斯部分对其他部分的引领。而一个有德性的朋友,他身上吸引人的,或者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到的,乃是灵魂各部分的和谐有序。懂得自爱的人就意味着能够处理和安顿好自己的灵魂,从而成为有德性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完美的友爱乃是自爱。

根据上述分析,自爱才是真正的友爱。然而,自爱还是友爱吗?如果友爱一定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话,自爱当然不是友爱。也就是说,真正的、完美的友爱却不是友爱了。而这又意味着不存在完美的友爱,只存在残缺的但可以尽量接近完美的友爱。这就是关于友爱的真相。喜爱幻想的我们总是追求完美,但如果我们接受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并将其推到极致,我们就不得不承认,现实的友爱往往不完美,而完美的友爱则不那么现实。只要你所爱的是一个他者,那么,他就永远是与你不同的、有差异的、有缺憾的。一旦他变得与你一样了,或者你变得与他一样了,那么就不再是友爱,而是自爱了。这是两难的逻辑。

友爱的残缺,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本身的特性有关。“伦理学”指的是关于伦理生活的学问和科学。它本身就包含着一个矛盾:伦理生活能够成为一个严格科学的对象吗?伦理的,乃是实践的;科学,又是理论的。因此说到底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当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幸福作为伦理生活的最高善,同时又将幸福指派给理论性的沉思生活时,伦理实践就走到了终点。这个终点,实际上是伦理生活无法达到的,因为它是属于神的,而伦理学处理的是人的问题。后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误解在于,过分突出属神的一面、理论的一面,而忽视了走向理论性沉思的过程。但亚里士多德对伦理学却有着极其清楚的认识,他将其称为一门粗略科学,将其与精确的自然科学相对立。这种觉悟,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后康德的时代是十分前沿的。伦理分析确实达不到自然科学般的精确程度,这种缺憾才是伦理生活的实质。完美的友爱的缺席,其根本在于伦理生活和伦理学本身的缺憾性和有限性。贯通和支配着科学的所谓“规律-事例”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伦理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概念、框架,毋宁说,要赋予概念和框架以新的视角。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但却不能过于执着于概念。重要的是在概念和生活之间取得一种新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和尺度,在某种意义上才是真正的逻各斯和德性。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德性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柏拉图之灵魂观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