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虫剂及施用技术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2020-09-23王容燕刘兰服胡亚亚高波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烟粉乙酯酰胺

王容燕,刘兰服,胡亚亚,高波,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35)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半翅目粉虱科,为世界性主要农业害虫,在我国一些地区相继暴发成灾并不断迅速扩散蔓延,对蔬菜、花卉、棉花、甘薯等多种经济作物为害严重。在甘薯生产中,烟粉虱的发生贯穿于甘薯生长的每个时期,其不但直接吸食叶片汁液,且还分泌蜜露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1]。另外,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羽状斑驳病毒(SPFMV)协生共侵染引起的甘薯毁灭性病害——甘薯病毒病[2]目前在甘薯生产中广泛发生,其中SPCSV是由烟粉虱通过半持久方式传播的[3]。因此,有效防控烟粉虱的发生与为害成为甘薯病毒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烟粉虱由于为害作物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种群生物型变异快,对有机磷、烟碱类等杀虫剂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防治非常困难[4]。研究表明,化学农药尤其是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大量施用是Q型烟粉虱取代B型烟粉虱的关键因素[5]。于是,研制开发新型作用方式的杀虫剂成为各国农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至2020年,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控粉虱的单剂和混剂共有126种。因此,根据甘薯生产实际情况,对防控烟粉虱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筛选非常必要。选用生产中常用的5种杀虫剂,测定了喷雾和滴灌2种施药方式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藁城堤上试验站进行,土质为黏土。参试杀虫剂有5种,分别是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美国杜邦公司)、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 有限公司〕和20%噻虫胺悬浮剂(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参试甘薯品种为济薯26,2017年6月5日栽植,行距0.85 m,株距0.3 m。8月25日5种杀虫剂均采用喷雾和滴灌2种方式施药。其中,喷雾施药方法为利用机动喷雾器喷雾,药液施用量1 500 kg/hm2,做到均匀周到;滴灌施药方法为栽种甘薯时铺设好滴灌管,将药液稀释到规格1 m×1 m×1 m的水箱中,采用潜水泵和连通管将药液匀速加入到滴灌管中,药液施用量3 t/hm2。不同药剂处理的制剂用量不同(表1)。小区面积22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在施药前(8月24日),调查虫口基数;分别在施药后第2、7、10、14和21天,调查三四龄若虫和成虫的数量。每小区随机选择甘薯植株9株,每株固定1个甘薯蔓,每蔓选择顶叶下部3片伸展叶,用红色标签做标记,在清晨成虫不活跃时调查每片叶上的三四龄若虫和成虫数量。若虫数和成虫数的总和为活虫数。计算防治效果〔1-(防治前空白对照区活虫数×防治后药剂处理区活虫数)/(防治后空白对照区活虫数×防治前药剂处理区活虫数)×100%〕。

利用DPS 7.0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采用Tukey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雾施药对甘薯烟粉虱防治效果的影响

溴氰虫酰胺和螺虫乙酯施药后第7天,防治效果均不理想;施药后第10天,对成虫和若虫的防治效果均显著提高,其中螺虫乙酯1 350和900 g/hm2以及溴氰虫酰胺2 250和1 500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9.25%、90.34%和86.48%、79.22%,四者差异不显著,但螺虫乙酯1 350和900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除溴氰虫酰胺2 250和1 500 g/hm2外的其他处理,而溴氰虫酰胺2 250和1 500 g/hm2处理的防治效果与除螺虫乙酯450 g/hm2外的其他处理差异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直至用药后第21天,螺虫乙酯1 350和900 g/hm2以及溴氰虫酰胺2 250和1 500 g/hm2处理均仍能保持较高防效(表2)。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0%噻虫胺悬浮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各处理,防治效果均相对较差。

表1 不同施药方式的药剂用量Table 1 Dosages of insecticides used for the control of sweetpotato B.tabaci with spraying and drip irrigation(g/hm2)

喷雾施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后,烟粉虱成虫和若虫数量均明显降低,其中若虫数量的下降趋势较成虫更加明显(图1和2)。药后7~21 d,螺虫乙酯各处理的若虫数量明显低于溴氰虫酰胺处理,说明螺虫乙酯对烟粉虱若虫的毒力强于溴氰虫酰胺。

2.2 滴灌施药对甘薯烟粉虱防治效果的影响

试验药剂施药后第7天的防治效果为36.21%~60.40%,第14天的防治效果为29.81%~63.42%,防效均不理想(表3)。原因可能是杀虫剂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到淋溶速度、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等因素的影响[6],滴灌施药后药剂在土壤中的分布会影响甘薯根系对有效成分的吸收,药剂有效成分不能到达害虫为害部位,起不到明显的杀虫作用。

表2 喷雾施药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Table 2 Control efficacy of spraying against sweetpotato B.tabaci with spraying

图1 喷雾施用螺虫乙酯后烟粉虱数量的变化Fig.1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weetpotato B.tabaci after spraying spirotetramat

图2 喷雾施用溴氰虫酰胺后烟粉虱数量的变化Fig.2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weetpotato B.tabaci after spraying cyantraniliprole

表3 滴灌施药对甘薯烟粉虱的防治效果Table 3 Control efficacy of drip irrigation against sweetpotato B.tabaci with drip irrigation

3 结论与讨论

螺虫乙酯是拜耳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较强的双向内吸传导性能。在我国螺虫乙酯悬浮剂最早于2010年登记使用,登记的是在番茄上防治烟粉虱。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螺虫乙酯对烟粉虱卵和若虫的毒力均较高,而对成虫的毒力较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螺虫乙酯悬浮剂对烟粉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7]。戈大庆等[8]研究表明,螺虫乙酯对2龄B型烟粉虱的毒力最高,对卵及成虫的毒力较低,处理成虫后能显著降低雌成虫所产卵的孵化率。溴氰虫酰胺是杜邦公司开发的一种第2代鱼尼丁受体抑制剂杀虫剂,具有极强的双向传导性能,用于防治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王海娜等[9]研究表明,溴氰虫酰胺对烟粉虱的卵和若虫均具有极高毒力,对B型烟粉虱的毒力高于Q型。本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350和900 g/hm2以及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剂2 250和1 500 g/hm2喷雾对甘薯烟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可长达21 d以上,尤其是对若虫防效较好,可用于田间甘薯烟粉虱的防治。另外,建议将多种作用方式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烟粉虱抗性的发展。

李秀环等[10]发现,采用灌根方式对盆栽黄瓜施用130 mg/L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mL/棵,10 d后对烟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在甘薯生产中普遍采用省时、省水、省工且还可以随时满足甘薯对水分需求的滴灌浇水,但是,在滴灌的同时施用化学杀虫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尚未明确。本研究结果表明,8月下旬采用滴灌方式施药防治甘薯地上部烟粉虱的效果不理想。此时正值甘薯处于薯块膨大期,地上部植株生物量较大,此时用药不但用药大,而且内吸药剂还不易到达害虫为害的部位。因此,不建议采用滴灌方式施药防治甘薯烟粉虱。

猜你喜欢

烟粉乙酯酰胺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双酰胺类杀虫剂及其应用市场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前景
不同提取净化对水产品四种酰胺类农药残留的分离影响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四川省凉山烟区烟粉虱发生规律研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螺虫乙酯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
陕西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及其危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