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保护看自私的基因
2020-09-22邢凯文
邢凯文
谈到保护动物这个话题,我总在想,我们究竟是在保护动物还是在保护我们自己?换句话说,我们究竟有没有走出自我而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去确立人在这个星球上所有行为的合法性,这是动物无论如何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当我们在谈到保护动物时会说,动物也有生命,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动物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这一系列的话我们早已从广告、书本中屡见不鲜。可是,只要稍作思索就会发现,我们那不再单纯的目的,虽说是保护动物,但出发点永远还是在人类自身。
如果我们是出于保护生命,那就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因为生命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可是大多数人在看到不同动物时候的心态完全是不相同的。一条狗和一只蚂蚁,如果站在生命的角度,它们的确是平等的,但是我们常常并不会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来对待它们。没有人会因为你踩死一只蚂蚁而使你接受伦理道德的審判,登上微博热搜,受万众唾骂。即使是故意踩死,或是像小时候那样用放大镜在太阳下“虐蚁”的行为,也绝不会激起民愤。相反,如果是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一条狗,那舆论绝对不会放过你,那些“爱狗人士”甚至会组团来问候你。
大多数时候,人类永远都是从自我出发去审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确实,人本质上是自私的。《自私的基因》里说,人类告别荒蛮,进入文明社会,以至于如今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全是靠自私。自私的本源来自生命本身,个体的不安全感和存活的需求,指导我们必须靠近一个更优秀的灵魂和肉体。由此看出,我们虽说是要生命平等,但实际上自私的基因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平等观是不存在的。
“蚂蚁有很多,踩死一只不会影响什么”“蚂蚁太小了,长得一点也不可爱”“蚂蚁没有狗狗听话”,这些言论实际上已经表明了我们没有从生命本身出发去审视生命,而是在于生命体是否会在数量上的减少给我们带来负罪感,又或是它们能否满足我们的审美,能否为我们生活带来乐趣,为我们排遣孤独。我们提出要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怕等到有一天动物灭绝之后,人类会孤单。怕的就是动物灭绝以后,生物圈遭到破坏,灾难最终殃及人类自身。
当然,我并不是批驳人类在生物圈里可以“为所欲为”的地位,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人类历经漫长的自然变迁,从猿类进化到原始人类,再到智人类、现代人类,这一切都是凭借强大的生存能力,而利益就是使人或事物变得更好的东西,所以,人的趋利性就必然存在着,这也就成了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但是这并不是使得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引以为傲的东西,相反我们作为“万物之灵长”恰恰应当具有的是一种人文品质,一种对待万物的关怀与慈悲。因为无论人还是动物,包括这世上的一切生物,其实来自于自然,动物和植物不属于人类,它们都属于自然,或者说只属于它们自己。
所以,对待生命的态度绝不只是占有,而应当是充满敬畏与尊重。如果将自然与金钱等同起来,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仿佛就是在用优质的生态去拉动经济的发展。我们还是仅仅将自然看作了我们培养,并进一步加以牟利的工具罢了。在一个小镇上看到有流浪狗在舔食污水,我就在想,上帝造物之处其实并没有说明人会比其他动物高贵多少,所谓的高级动物,不过是我们给自己强加的头衔罢了。在它们的眼里,我们仅仅是一个会随时威胁它们的可恶存在。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骄傲,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死去。
希望我们在谈到保护动物的话题时,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一种单纯的目的,而不再是时刻冠冕着“高级动物”的称号,试图从它们的身上去找寻一种毫无意义的优越感。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