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研究

2020-09-22蔡雪梅

速读·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发展前景小学数学

蔡雪梅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理念变革,学校开始重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鼓励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可以增强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小学数学时获得主动性。小学生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强自身探索能力,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出问题能力;发展前景;实践方法

现如今,各小学校课堂逐渐落实人本理念教学方针。不断强调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得以发展。但是研究发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大部分小学生都是根据小学数学课程上原有的题型学习。很少有学生会去研究不一样的角度,提出新问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同时,可以加速思考,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多方面的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提出问题。本文主要对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展开讨论。

一、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遇到的阻碍

影响小学生主动提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在课堂中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受到以往教学模式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意识不到鼓励学生进行提问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都主张让学生将该学的记住,然后多做题,掌握知识点这种方式来提高成绩。培养小学生主动对数学提出问题的认识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教师应该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二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有好奇心才有问题。当小学生主动想学习数学时,问题自然而然就来了。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在不断探索中,主动去解决那些问题。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二、提高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实践方法

(一)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小学生思想往往不够成熟,思维能力也不是很强。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一个题型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由浅及深的提问学生数学问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逻辑思维水平,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良好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使小学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民币换算时,可以鼓励学生说出平时自己的花钱经历。小学生表现欲强,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拿到少量的零花钱。学生们可以轻松地说出如今通用的人民币面额。数学教师可以从一角钱开始提问,一角钱可以买到什么呢?这时候学生就可以把自己曾经用一角买到的东西说出来,大家积极回答问题。然后,数学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像“一支笔一块钱,一块橡皮五角钱,如果有十块钱可以各买多少呢”这种稍有难度的问题。当学生算不出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模拟钱币来实际操作。教师可以在学生实践操作后再引发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举一反三。

(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做例行题,背公式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过于枯燥,还会出现公式混淆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将学习上的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应用中掌握知识。在遇到困难时,再提出问题。这样做教师不但可以掌握学生学习进度还可以清楚学生哪一个知识点薄弱,进行细致讲解。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前,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思考一下解决办法。比如,正方体面积该怎么求?鼓励学生在没学习公式前自己想办法得知教具的正方体面积。学生就会产生疑问,研究怎么得出面积呢?学生研究后可以发现,正方体六个面是一样大小的。这样知道一个面的大小就可以知道总面积。有的学生就可以想到可不可以先求一个面的正方形面积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怎么样才能快速加出总面积呢?然后,数学教师可以提供尺子,引导学生求得总面积。在这个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在不自觉中就学会了。

(三)将题干明晰化

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没读懂题干,才会出错误。应用类型题一般都是把两个或者三个公式放到一个问题中。单独拿出来看,其实每一个问题都不难,是学习过的知识点,但是学生总是会丢分。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题目细化出来。利用已知条件来求未知。学生在思考中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比如说路程问题的大题。已知小明家和小红家在同一个小区,小明走步上学,二十分钟到學校,每分钟可以走五十米。而小红走步要用二十五分钟才能到学校。问题求小红的走路速度。这道题一共用了两个公式,不能一下子得出答案。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什么呢?学生就能利用速度乘以时间得出家到学校的总路程。然后,学生在进一步思考,利用现在的已知,怎么求得小红的速度。于是,就变成了知道小红所用时间还有总路程,求小红走路速度。路程问题的三个关键点已经知道两个,学生自然而然就得出答案了。

三、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前景

教师在学生不断提问、回答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通过老师讲的技巧,自己摸索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课程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题干明晰化,有助于把复杂的应用题变得十分简单。这种操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路,快速找到问题答案。这样把复杂问题进行细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高数学成绩。由此可见,对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进行训练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生对数学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应该将其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不去抗拒提出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认知问题,进而让学生有问题可提。学生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怀军,张维忠.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5):2-8.

[2]张丹,吴正宪.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100-104.

[3]莫宏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168-169.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发展前景小学数学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