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宣传与推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2020-09-22吉礼浩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4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网络重要性

吉礼浩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科技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出现,犹如文字的诞生一样,是划时代的改革。现今,可以说是人人都会上网,因此很多的事物都会利用网络来直观展示,例如宣传某一件产品或者是事物。其实对于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也可以利用网络的方式来进行,因此本文就非遗文化的网络宣传与推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宣传与推广;非遗文化;重要性

很多人都听说过非遗文化,但是对于非遗文化正确的概念却不是很清楚,非遗文化其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现在国内有很多的非遗文化,过去是因为信息闭塞,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单一的原因,让很多人都无从知晓这方面的知识,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也渐渐地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在2010年的时候,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手机用户高达7.8亿,而中国的网民数量达到3.16亿 其中有1.176亿手机上网网民,由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现在的手机用户与计算机用户已经达到一个高峰。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很多人拥有几部手机或几部电脑,而且现在因为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也导致现在的人们基本上是手机不离手的状况。因此利用网络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是最合适的方法,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非遗文化。

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网络的出现有利也有弊,而利远远大于弊,关键就在于如何去掌握与驾驭,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愿意真实的面对社会,使得青少年的三观的树立脱离了实际,但网络带来的便利性利于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在网络世界里我们能表达自己的真实的看法,同时也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关系更加的和谐。同时因为网络世界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渐渐地吸收外界新的思想方式,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再传统,也会站在更广的角度去看待现在事物的变化。在生活之中也给予我们极大帮助,人们可以随时坐在家里浏览众多的网络图书,数秒内即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各方面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通过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便捷,如果利用网络的这一特点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那么人们即使是坐在家中或身在世界任何一处也能了解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得非遗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除此之外,网络也连通世界,人们即使是身在他乡也能通过视频、语音的方式交流、勾通,更有视频、直播等形式的出现让人们不出门,即可眼观八方,耳听六路,让人们增长对非遗文化的了解,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网络的出现推动着世界的发展,将非遗文化利用网络方式进行宣传与推广,让世界的人们都了解到中国的非遗文化、彝民族的非遗文化。

目前国内对于非遗文化在信息化宣传与推广方面存在“短板”,因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国内很多的非遗文化已经消失了,没有人来进行传承。非遗文化其实在传承方面也是有自己的规则和特有的方式,非遗文化自身的特殊性使普通人难以学习与领会,口承是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也就是说,它的核心为口传心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族群、社区、聚落)中得到传播和传承,绵延不绝,世代相传。一件口头文学也好,一个民间舞蹈也好,一种手工技艺也好,一种民族习俗也好,一种传统音乐也好,凡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各种文化类别,无不是通过民众的口口相传而被传播(横向的,共时的)和传承(纵向的,历时的)的。很多的非遗文化在进行传与承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一点点的天赋和喜好,在进行学习与传授的时候就会十分的困难,最后导致丧失信心。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也是因为非遗文化没有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具备普遍性与广泛性,只流传在一个小小的区域之中,逐渐消失导致后继无人。而现在的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对现在非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关注非遗文化,打下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人们可以在非遗文化中找到民族感,自豪感。此外,能将非遗文化的传与承过程记录永久保存,无限复制与传播,这样就不用担心非遗文化消失的现象。而当合适的传承人出现的时候,就能将这一份记录复制学习,这样非遗文化就能流传下去。

美姑县非遗网(www.mgxfyw.com)属于美姑县非遗保护与传承计划中的非遗数据库网络信息化建设计划。其实打造这一网站主要是弥补美姑县对非遗文化保护的不足,避免非遗文化的消失,挽回损失,而且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7)》中也提到的非遗保护的不足,无论是非遗档案还是非遗数据库都不是非常的完善,都有待去解决。并且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推广、非遗文化的传承上和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对高新技术的利用较少、程度低,这使得现在的非遗文化没有多少人去了解和认识。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而创建美姑县非遗网,网站之中有专门负责创建、设计与管理的人员,目前网站已经完成域名购买与绑定,空间申请,网页布局等建站基本操作,已向大众开放,网站具有信息量大、存储量广,内容更多、信息更全面的特点,适合计算机用户查询与浏览信息。美姑县非遗网的创建,更直接、更高效的推广和传播非遗文化,标志着美姑的非遗保护进入网络化时代。除了美姑县非遗网的创建之外,还有就是美姑县非遗文化微信公众号的创建,根据工信部2018年手机用户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手机用户量达惊人的15.7亿部,其中微信使用人数更是达到了10亿人左右,这是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社会群体,利用微信公众号来传播、展示非遗文化就显得势在必行。创建了美姑县非遗文化微信公众号,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具有传播快速、高效、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传播的优势,适合手机用户快速扩散信息,只需一部手机,非遗信息人尽皆知,对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美姑县的非遗保护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且现在的人们对于手机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其他的物品,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与推广非遗文化是绝佳之计。

其实对于美姑县非遗网和美姑县非遗文化微信公众号除了创建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就是平日里的管理与维护,因为人们对于网络的变化需求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每天都是单一的消息那么人们就会对此感到枯燥,这样就会造成適得其反的结果,所以对于网站和公众号必须适时更新,有新内容,有新信息第一时间上传。而且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注意浏览人的留言,看看是否有建议提出,如果有好的建议提出那么就需要采取然后进行整改。还有就是要实时注意网络上的舆论问题,因为现在网络虽然非常的便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好的影响,不能因为这些不好的影响就将非遗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停止。在对微信公众号进行维护的时候要适当调节每一次消息的模板,让人们眼前一亮。

参考文献

[1]熊新. 研究非遗网络化保护的重要性——以微信平台对乐山非遗的保护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 000(024):141-141.

[2]李梦雅. 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实践[D].

[3]李晓斌.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信息现状调查研究[D].

[4]袁力.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平台建设——CBD、RBD与CHD实践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 2008.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7)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网络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