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促课程开发
2020-09-22宋涵
宋涵
以《历史与社会》课程为基础,结合溪口本地特色,开设《溪口镇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拓展性课程,顺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式。本拓展课的开发以校园文化为宗旨,确定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课程主题;以多元模块为视角,开展课程实施;以多元价值为准则,完成课程评价。
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将课程分为基础性和拓展性两类,着眼于在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几年来我校致力于拓展性课程开发,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展现自己的优点。
1 以校园文化为宗旨,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课程目标确定要结合地方、学校特点,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情感水平。
溪口中学的校园文化,即溯文化,其内涵以“真”为核,以“仁”、“智”为线,呈现“一核双线”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学校依据“溯智显慧”教学文化内核,确定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培育要求。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以溯文化为宗旨,培育敏思博慧的学生。以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兼具地理、历史、社会实践等内容,确定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能够运用地图三要素熟练的绘制本社区地图,并能运用自绘地图准确到达目的地,学会在生活中感受时空观念。合理运用社会调查方法,获取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完成一定的分析报告。通过实践活动,形成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态度,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2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课程主题
《溪口镇垃圾分类社会实践》基于历史与社会的教材知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是开放的整合课程。课程主题的建构体现“时空观念、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1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其中空间感知是地理思维中的一项重要维度。根据地图三要素,让学生将熟知的社区通过地图形式展现,帮助学生确认空间方位感。并根据自绘地图,完成从学校到社区的路线图。通过实际路程与时间的计算,唤醒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利于学生熟知社区概况,提高学生的空间逻辑水平。
2.2 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和历史认同。围绕2019年10月宁波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开展追溯溪口镇垃圾分类的历史。对过去垃圾处理情况的了解,以及垃圾处理产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垃圾分类是历史的正确选择。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形成对国家政治文化认同。
2.3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生通过问卷设计、活动方案设计以及问卷结果分析等,对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整合联系,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2.4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过程,是公民意识、社会实践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通过接触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住户、环卫工人、志愿者等,了解溪口镇垃圾分类现状、良好的分类措施以及存在的困难。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形成公民意识,为成为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3 以多元模块为视角,开展课程实施
本拓展性课程是在学校教务处带领下,多学科教师共同开发,并借助社会资源开展课程实施。本拓展课的实施主要由理论类、实践类、操作类教学模块组成。
3.1 理论课程设计
理论课教学为实践类教学服务,是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在垃圾分类理论知识设计时,使用了宁波市垃圾分类的宣传片,直观的明确了宁波市家庭、办公室、学校垃圾如何分类,以及垃圾的去向。帮助学生确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开展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实践课程设计
拓展性课程区别于基础性课程,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入社会,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实践前,学生与教师一起合作设计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流程、准备、分组、调查方法、注意事项等。并以学校的名义联络了剡溪公益,由志愿者陪同学生一起进社区,帮助社会实践顺利进行。
3.3 操作课程设计
学生是拓展课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主动运用原有知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基础课程中注重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劳技老师的带领下,设计废旧物品再利用课程。在课前分配任务,两人小组合作,要求自带各种废旧物品、以及制作工具。在课堂中合作完成一份旧物改造,要求美观实用。在操作过程中,打破固有思维,展开想象,明确分工,互助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4 以多元价值为准则,完成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信息以科学的方法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本拓展课程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
4.1傳统性评价
本课程以垃圾分类为依托,在课程评价中需要有一定的体现。采用了纸片+迷你垃圾桶,现场进行垃圾分类,在完成了四类垃圾投放后,对照模板找出错误数量,记入考核分。考查学生课程学习中是否有效掌握了垃圾分类能力。
其次,根据地图三要素绘制地图是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知识。第二项测试就是绘制一张从学校出发到各个社会实践点(武岭小区、城北菜场、上白村)的路线图。此测试以时空观念核心素养为立意,考查学生空间能力,考查学生能否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教材知识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4.2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可采用自我描述、同伴观察、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拓展课学习结果有时不是马上能显现,更不是能通过简单知识测量。如进社区垃圾分类实践,以分组形式展开,各有任务,体现社会实践的核心素养,采用同学间相互评价、教师观察评价。以王同学为例,在入户做问卷表时,起初不敢跟户主打招呼,在遭遇拒绝后有些气馁。在同伴鼓励和教师点拨后,开始积极寻找住户,在一位奶奶以眼花拒绝后,她主动说我阅读,您选择。在这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大大提升。
《溪口镇垃圾分类社会实践》基于历史与社会,致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历史意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宁波市奉化区溪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