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解析

2020-09-22王渊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

摘 要:图书馆是一所高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为高校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知识服务的场所,其发展建设是高校长期良好发展的象征。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信息需求以及获取方式都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不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必须做出改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是发展的大方向。文章阐述了大数据在图书管理与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如何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让图书馆能够更符合现代高校的需求,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提供一些参考,以推进图书馆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的建设受制于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在管理和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国外高校的先进图书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大数据”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也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图书馆必须探究如何更好地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让图书馆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都能够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一、 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也可以称为海量数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涵盖大量数据和资料的工作,这类工作由于资料和数据基本量过于庞大,往往花费了很多人力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图书馆包含了大量的文本资料和数据资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包含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其本身库中就包含了种类繁多的大数据种类繁多,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库资源、电子书资源、音视频资源等数字资源;互联网时代非结构化数据中一系列读者的地理位置、搜索时间和搜索对象。图书馆若能够将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之中,将会大大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扩大数据信息存储量

大数据技术是对宏观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资料,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图书馆对数据量的存储需求,尽可能地扩大图书资料的覆盖面。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需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对专业化学科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承担着科研信息收集、处理与传播的重任,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类特殊信息的存储更新及逆行优化,增加图书馆的资源存储能力。

(二)加快数据处理效率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人工操作为主,由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资料量过于庞大,人工处理信息的速度与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而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数据库和信息技术快速地整理分类大量的用户信息和图书资料,满足了城市居民对生活快捷高效的要求,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效率。

(三)实现数据资料共享

高校图书馆面对的群体大都为高校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收集整理传統的书报资料、典藏书籍等,还要收集整理其他高校图书馆和数据库的共享资料,从而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科研资料和学习资料。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仅仅只能实现分类整理这一要求,无法实现新的数据共享要求。而若能够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有效融入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二、 大数据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解析

(一)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业有了一定的改变,图书馆必须要不断发展改革,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要将大数据技术充分利用起来,首先,图书馆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收集分析读者的使用数据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这样图书馆就可以根据这些需求不断弥补缺口,建立高效的数据信息处理系统,更好地进行图书馆管理,并根据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的微观行为,对读者未来的需求做出预测,更好的发展改革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二)做好用户隐私保护工作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享有的隐私权,但是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搜索技术的越来越强大,隐私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几年相关部门对此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信息泄露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员工和学生信息库,必须要对读者用户信息进行严格保密。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在员工守则中做出严格规定,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时,图书管理员必须坚守员工守则,杜绝严禁泄露用户信息的行为,保护用户隐私。对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员工,要严格按照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做辞退处理。其次,在招聘管理人员时一定要严格把关,绝对不能聘用有失信记录以及严重犯罪史的人员。另外还要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网络互通平台

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多种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网络互通平台。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平台最基础的要包括图书借阅、归还功能、数字资源下载使用功能、图书单次续借功能等等。读者可以通过线上网络平台浏览图书馆所藏书目,并能检索到藏书所在的阅览室,提高读者的借阅效率。图书单次续借功能能够让读者面对突发情况或是尚未完成阅读的情况能够有一个时间缓冲期。同时,线上网络平台还可以让读者随时随地掌握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不用亲自去图书馆就能知道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更新情况和书籍借阅状态,提高了读者的效率也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其次,图书馆还开通线上意见收集渠道,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体验,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图书馆就能够更具读者的反馈更好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读者遇到服务态度不好或是隐私被泄露的情况,可以大胆投诉,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图书馆也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改进措施,提高图书馆的信誉。此外,可以开发创新“共建图书馆”项目,和学生组织合作开启一些线上共读活动,吸引读者参与讨论,共同建设图书馆。

(四)完善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

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电子时代,电子设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这些通信工具,不断完善信息化服务管理体系,运用高科技设备提高地图馆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完善新书通报系统

在现代社会,文献覆盖面非常广,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读者需求转变管理观念,建立线上新书通报制度,通过线上管理系统向读者通报新的文献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图书馆的智能工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个读者的借阅记录,并分析读者的借阅需求,还可以推测读者阅读偏好和可能从事的职业,这样系统就能够在线上平台首页着重为读者推送相关类型的报纸杂志资料,或专业图书。读者受到距离、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每天去图书馆找书、借书,这样读者很有可能会错过自己需要的图书,降低了借阅效率。因此,新书通报系统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图书馆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借閱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在入口处设置大显示屏,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图书动态更新,切实地为读者借阅流程提供便利。

2. 完善借阅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图书馆每天都要处理读者因为忘记借阅时间或是弄丢借阅书籍而需要赔书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给读者自身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时间损失,也给图书馆的管理造成了一些混乱,降低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为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科学的信息化借阅系统。比如,图书馆可以在借阅系统加入提醒功能,在图书最迟归还期限前一周、前一天分别提醒读者归还或者续借图书,避免频繁出现读者忘记具体归还时间的情况;借阅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记录每个读者借阅和归还图书的品相,对于严重损坏图书的读者,列入图书借阅黑名单,限制借阅次数和借阅图书数量。

三、 结论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云管理平台”重大技术变革后的又一个大的技术进步,它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冲击了,也为许多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不再能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必须做出发展和改变,通过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储备图书资源,分析读者需求,还能更好的发现当前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更加及时而又针对性地调整图书馆发展策略。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将图书馆输出信息的方式与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结合了起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群,莫再峰,刁羽.大数据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智库型信息咨询服务模式浅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8(12):68-73.

[2]杨文建.大数据和“互联网+”影响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72-77.

[3]张琦.论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7,31(1):170-171.

作者简介:

王渊,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