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2020-09-22赵钧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中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习越来越注重以开创学生独立的、自主的探究式学习为教学目标。文章将结合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学习的现实问题,基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流程深入研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策略,希望可以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现阶段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师发起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的,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学生受智力水平和自学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的限制,对于科学课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天文等内容并不能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上有更多发挥。与此同时,由科学课程中自主学习引发的严谨的科学素养也无从养起。

一、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精彩导入

精彩的导入环节作为优美教学乐章中的前奏,每一个音符都会抓住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进行调动,是一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所以,在小学科学的课程中我们也要设计精彩的导入环节,进而达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的目的。

(一)设置悬念实施导入

悬念通常是出人意料的,能够给人以期待,进而激发对知识的渴望。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就好奇心极强,将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到小学科学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和主动思考的优秀学习品质。譬如,在学习磁铁磁性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一改往日单刀直入的导入方式,巧妙设置一些悬念。分别在衣袖、口袋和乒乓球中都放上磁铁,让乒乓球在摆动衣袖的过程中,时而跑进口袋,时而飞到衣袖上,这样的魔术表演让学生都兴奋不已、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可以将乒乓球递给学生,当他们放在手里的时候魔术不灵验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乒乓球会“飞檐走壁”呢?这样巧妙设置的悬念导入自然会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埋下伏笔,对他们自主探究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运用实验实施导入

实验,因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亲自试验之后呈现的很明显的现象,让学生的学习精力更集中,更能适时培养学生对科学深入探究的欲望。比如在小学五年级科学《水变咸了》导入新课时,教师先准备一杯白开水,在舀一勺食用盐导入水中,轻轻摇晃,请同学们观察食用盐去哪了,学生讨论之后得出食用盐“化”在水中的答案,这时教师出示“溶解”这一概念。这样的概念解析方式利用实验,让教学无形中自然发生,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是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的。

总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巧妙设置导入环节,起到设定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意识的教学目的。

二、 帮助学生自主理解——有效提问

教学的课堂离不开提问,无论是师生提问还是生生提问,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之一。在科学课堂中,想要让学生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索,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最终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中去,更是离不开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将问题从浅及深地进行设计并实施,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这也是为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进而获得严谨科学素养的一种策略。

如在《温度计的秘密》教学中,为了让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受热时液体会升高,反之会降低的现象,并且能对液体一般存在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探究。教师将问题进行了设计:我们平时见过哪些温度计吗,了解温度计的哪些相关知识呢?(试验过后)再次提问:把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柱会迅速上升,放在冷水中,温度计中的液柱会快速下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可以升降呢?在这一系列问题之下,学生会不自主地想到生活中的有关温度计的具体现象,会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一步思考,从而为接下来学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首先进行了自主理解,便于更深层面的知识获取。

因此,在科学课堂中用有效的提问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将已有经验进行整理与新授知识一起通过自主理解转化为新经验,这一过程让学生慢慢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理解,还为他们打开了新的学习思路,训练了发散性思维。

三、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活动

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方式都不尽相同。加之,小学科学课堂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品质为教学目标。于是在科学教学中势必要采用像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丰富多样的个别化小组活动,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例如,在《植物的根》一课学习植物根的分类时,出示菠菜和葱两种植物,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这两者间的区别,总结出直根和须根的特征。第二次进行小组活动,能力较高的学生将收集来的植物按照直根、须根进行分类并以记录表单的形式进行整理,能力一般的学习借助放大镜等工具再次对菠菜和葱两种植物进行探究,发现其不同之处,并可以举一反三。亲自体验之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汇总汇报,让学生谈谈在觀察和讨论中的思路、发现以及困难、感受。以此过程使得每一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与思考,并以此养成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真正让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变成为通往未来科学探究的通道。

四、 结语

总体言之,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和学生特别的学习方式,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不断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与教学策略,使得科学课程的特殊价值可以在基础教育中充分发挥,为培养自主学习、不断探究的新时代的好学生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梁鸿彬.重视数据意识,培养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学策略谈[J].亚太教育,2019(12):157.

[2]王益明.小学科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初探[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506-507.

作者简介:

赵钧,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长沙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