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利用家校沟通消除亲子冲突
2020-09-22洪富漍
摘 要: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在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之中经常会发现部分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之间沟通存在问题。在文中就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如何利用家校沟通消除亲子冲突。
关键词:家校沟通;亲子冲突;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如果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顺畅,那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但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难免会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如何解决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不畅的问题,我结合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 班级案例
小林(化名)是一位会唱歌、皮肤白皙、在校文静的高一女生。她的作业干净整洁,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尤为认真。新学期的开始,她是一个尤为听话的孩子,让老师省心,同时,小林妈妈对小林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非常关心,基于小林在校表现情况,班主任第一次与小林妈妈电话沟通时,针对小林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表扬。但渐渐地,班主任发现小林在部分课上的精神状态是恍惚的,有时候,还犯困。她的心思在哪里呢?这个疑惑一直在班主任脑海里回荡。
直到有一次课间,班主任路过教室,无意间听到小林和其他同学的对话,小林笑着说:“我假期和过年红包加起来有两千多,可以买东西了!”其他同学和她相互之间聊着自己存了多少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在那一次之前,班主任从来没看到她这么开心的笑容。
初夏清晨6点的蓝天是那么的蓝,打开手机,看到的是小林的请假信息:“老师,我身体不太舒服,我稍微迟点来学校!”看到此类信息,按照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思路,及时联系家长确认情况是否属实。本以为极其简单的一次请假,没想到后面是无穷无尽的“请假”。小林隔三岔五地请假,起初小林妈妈非常详细地解释请假原因,后来小林请假,小林妈妈虽然说不同意小林请假,但也拿小林没有办法,小林就是不来学校,加之,小林爸妈工作繁忙,平时亲子沟通较少。再发展到后续,小林同学索性不来学校。向小林爸妈了解情况,原来是小林要换手机,而且指定要买苹果8手机,母女之间的矛盾就爆发了。
二、 解决对策
(一)了解情况,倾听原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与家长产生矛盾时,学生和家长双方都非常渴望有人能理解他内心的感受,甚至支持他的做法。此时,作为班主任,可以利用QQ、微信等多种社交平台和学生、家长沟通。和学生沟通时,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 “由终而始”,罗列谈话提纲。在谈话前,教师可以思考本次谈话目的是什么?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打算采用的主要谈话方式方法是什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谈话效果和作用。
2. 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可以是办公室、操场、篮球场、学校草坪、学校长廊等,根据学生特点和谈话内容,教师应选择合适的场地。
3. 关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和学生谈话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听的状态,如果说学生根本没有在听,或者说心不在焉,那即使是精彩绝伦的演讲,对于达到谈话目标来说,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适当提问或留时间给学生提问,有效沟通应是双方都有表达想法的机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定的共识。
4. 反思谈话,做好记录,为下一次谈话做准备。反思使人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谈话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谈话技巧,并形成一定的谈话风格特色,每一次谈话反思是一个总结归纳的时机。
(二)发动学生,同学劝说
由于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亲子冲突产生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耍脾气,很难听进长辈的大道理,部分学生甚至排斥、厌恶和长辈谈心。此处以小林为例,如果长辈们强行要求与小林谈话,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矛盾。有时候学生相互之间更容易说服,基于“借力用力”的想法,可以引导小林的同学来劝说小林。当然,利用同学来劝说小林,首先要做通同学的思想工作,让该同学站在一个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的角度。教师不宜刻意地安排某一同学做“说客”,因为一旦小林发现她的朋友是老师派来的“说客”,小林往往会内心反感,或者不舒服。
(三)找准时机,家校合作
要解决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光解决學生单方面这边是不全面的。在了解情况和与学生谈话后,基于某一个时机联系家长,这里所指的某一个时机非常重要,是指家长有足够的时间与教师谈话、家长对于此事的态度有所缓和。为了标本兼治,光靠一次沟通也许是不够的,需要根据问题解决的程度,进行多次、反复沟通。家校沟通要防患于未然,将和家长沟通常规化,根据自己的安排,定期和家长联系,基于事实的情况下,放大学生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获得家长支持。
三、 案例反思
在面对小林与其父母的亲子冲突中,班主任采用上述解决对策,最终顺利地解决了双方之间的矛盾。虽然在该过程中,小林反反复复地和父母爆发矛盾,甚至小林三次萌生退学的念头,但在班主任和小林的多次沟通中,她慢慢理解父母的思考角度,坚定继续求学的信念。尽管与学生沟通会占用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黄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学校家校合作模式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8,23(19):34-35.
[2]曹海燕.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洪富漍,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