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2020-09-22李阳霄

财会学习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内部控制企业

李阳霄

摘要:从企业内部控制层面来看,会计内部控制不僅会对企业会计核算准确性产生影响,同时其和企业运行安全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内控力度,有效规避各种风险,提升企业的核算水平。本文系统论述了新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以及基本要求,系统论述了新会计制度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产生的影响,并认为企业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注重会计人才队伍的培育以及工作体系与组织框架的完善。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内部控制;企业

引言

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控机制的调整需要按照新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征进行体系与制度调整,有效提升企业内控工作效率与执行效率,通过企业自我调控体系推动内控水平的提升。新会计制度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公正性与真实性,有助于内控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避免企业出现违规操作。企业利用审计能够全面评测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企业做出更加公正的评价,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避免产生信息误差。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检测与评估内控制度,找出薄弱的环节,制定出强化与维护企业信息系统的措施,健全信息系统,保证内控制度可以更加有序地开展。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还要严防无关人员接触实物,定期检查,防止实物流逝,使用信息技术,登记、整理以及管理实物,提升企业的实物管理水平,防止出现账目错漏的情况。

一、新会计制度理论概述

(一)新会计制度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

在国际会计准则修改背景下,我国原有《会计准则》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要求,为了能够和国际相接轨,我国制定了全新的《会计准则》。相较于就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进行了调整,将过去的一般原则转变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增设了质量比形式更加重要的原则,极大地优化了会计规范内容,转变了过去会计规范存在无据可依的实际情况,比如政府补助、企业合并以及股份支付等诸多内容;此外,调整了传统会计要素,其中渗透了国际会计准则中所蕴含的得利与损失等相关概念,并且充分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实际特征明确了满足资产定义的资源。

与此同时,新会计制度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增加了资产负债观的理念,公允价值计量、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以及企业合并购买法等会计方法,审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估值以及审计方法,才可以满足审计工作的相关要求。过去收入瞒报、虚列等业务造价行为使得会计人员存在造价空间,针对这种情况,新会计制度转变了成本审查的传统思路,从过去单纯查账转变为企业审计分析,而在计量、确认以及披露企业资产风险等诸多方面提升了准确性,使得审计部门加强了风险评估以及应用的能力。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企业内部设计在侧重点、审计依据以及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会计人员在提升自由裁量权的同时,也掌握了更加全面的方法与技术,加强了内部审计功能。

(二)新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过程中,需要严格地按照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执行,任何企业都需要按照我国现行的规范与行业法规,从而结合部门以及系统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构建和实施满足企业自身业务特征以及管理基本要求内控制度。由此可见,新会计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间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新会计制度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更新产生直接的影响。新会计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理念,与国际通用的会计法则更加接近,这和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相匹配,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也需要随之改变和调整,构建满足新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不断提升内部会计系统运转效率,更加真实而又可靠地记录相关经济业务,对业务流程加以详细描述,最终在财务报告中以新准则的基本要求为依据,真实而又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在平时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企业执行完善而又健全的内控制度,将会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地完成。

二、新会计制度对企业内控的影响

(一)会计人员角色转变

传统企业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通常仅具备某个单一化的工作技能,缺少综合会计能力,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新会计制度下,相关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从当前的形势出发,提升会计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不再拘泥于简单的提升自身核算与记账能力,还要加强数据分析素养,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新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转变自身固化的思想认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大量的经验,以此应对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推动自身发展。

(二)要求更高的会计管理力度

相较于传统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管控力度的要求更高,需要企业严格地执行管理程序,有效提高会计管理质量与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新会计制度从五个部分对企业会计确认、报告与计量具体形式进行了规范,详细地论述了企业会计管理当中的融资、投资以及具体合同内容等内容的规范,为企业会计管理提供系统化的规范支持,企业在平时的经营工作中只需要执行、监督新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则,保证企业会计管理能够有序实施。新会计制度对传统合同与新合同内容也做了细致的规定,保证了金融市场可以更加稳定发展。

(三)加大了企业内部风险

新会计制度给予了企业管理部门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会计工作范围和弹性更大,这会造成会计信息获取和审查更宽松,会计人员对于信息有着更大的决定权,个人能力将会对企业审计工作的效率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企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要求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

新会计制度维系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和市场经济,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制度优点的基础上,确保了企业每项经济业务的有序开展,保证企业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新会计制度需要企业构建更加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度当中的每项变化,都会对审计人员工作方式产生影响。因为对于会计信息的审查更加的个人化与随意化,将会对企业造成更大审计风险。新会计制度执行后,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新会计制度之间的匹配度都不高,这些都需要企业构建更加完善的审计监管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的发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策略

(一)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要注重对高素质会计队伍的打造力度,提升企业的会计管理质量。企业在打造人才队伍的过程中,需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人才引进。企业在招聘环节中要加大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把控力度,为打造会计队伍提供保障。企业可以制定专项招聘机制,注重合理设计应聘试题,保证招聘的人才可以满足企业需要。其次,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企业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优化各种培训机制,提升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为会计人员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企业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做到系统而又全面,全面提升每位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为企业储备大量的优秀会计人才。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要合理制定培训的内容,注重内容的全面、综合,充分提升员工的竞争力与合作力,为提升会计日常工作效率提供必要条件。最后,加强人才交流。不同的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存在差异性,企业在培训的时候可以为会计人员沟通搭建平台,便于员工之间互通有无,全面提升实力,为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提供原动力。

(二)健全工作体系

企业要注重健全会计工作体系,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序推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企业要确定基本会计管理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便于会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依据工作目标对自身的工作内容与方法进行调整,推进各项工作与企业目标相匹配。企业在制定会计工作目标的时候也要力求全面,从核算、预算以及资产等多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便于会计人员清楚自身的职责,为工作注入更多活力。其次,监督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施。企业可以通过监督会计管理工作,保证会计工作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在会计监督方法,企业可以从基层岗位设定入手,到最高层管理岗位截至,全面提升会计监管质量。会计监管人员要详细记录和反馈会计管理工作,便于及时地发现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调整,以此提升会计管理水平。

为了确保新会计制度能够在企业中顺利实施,企业需要从下述两方面出发。

(1)完善政策制度。对于企业来说,为了满足新会计制度的要求,需要构建覆盖成本、资产以及利润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机制。其中,资金管理机制包含了资金使用权限、资金指标分解等方面的内容,成本管理制度包含了支出范围、支持标准等内容。利润管理制度包含了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2)构建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在新会计制度下,决策支持将会演变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立足优势,探索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问题,为企业合理决定提供数据支撑。为了实现该目标,财务管理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创新。可是在实际发展进程中,财务管理决策优势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关键在于财务管理以及企业业务工作的融合度比较低。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的有效融合,需要构建更加合理化的财务管理机制,最大化地发挥财务决策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组织框架

在新会计制度体系下,将管理流程与管理环节置于制度框架下,能够充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从基础制度出发,建设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对企业内部所进行的顶层设计,确定各方职责与权力,防止出现多头管理以及制度相互交错的问题,通过制度引导,有效规范财务人员的各种行为,通过对财务管理以及企业业务管理业务的梳理,从企业经营管理大局出发,将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到全局高度,进一步加强管理。在企业内控过程中,财务风险控制是核心内容,所以,要加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注重对员工的事后惩戒,加强事前谋划以及事中控制,通过体系化的制度建设,牢固居安思危的意识,大力提升会计人员的规范性与自觉性。要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对重点工作进行防控,强化日常运行防控,加强风险监控能力。在财务问题出现前,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预案,提升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进程中,加强对各个风险节点的掌控力度,这是提升企业内控质量的关键所在。

结语

企业通过定期检测与评估内控制度,找出薄弱的环节,制定出强化与维护企业信息系统的措施,健全信息系统,保证内控制度可以更加有序地开展。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还要严防无关人员接触实物,定期检查,防止实物流逝,使用信息技术,登记、整理以及管理实物,提升企业对于实物管理水平,防止出现账目错漏的情况。

參考文献

[1]张静.企业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借鉴意义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337.

[2]傅建.新形势下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会计监管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6(23):20–21.

[3]于秀丽.从企业内控的问题例证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缺陷弥补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283.

[4]甘昌盛,顾晓敏.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以JY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5(22):114–116.

[5]盖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发展与进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J].财务与会计,2018(23):11.

猜你喜欢

新会计制度内部控制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