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风险导向视域分析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计方法及其应用

2020-09-22王静

财会学习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审计方法

王静

摘要: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中的相关机构开始构建担保方面的相关体系,并颁发了担保机制发展政策,而出台的相关政策使得企业存在的贷款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随着融资性担保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导致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烈,这致使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出现了违规经营、违规操作的现象,为企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本文基于风险导向视域下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计方法进行分析,从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的主要风险着手,探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计方法与应用。

关键词:风险导向视域;融资性担保公司;审计方法

引言

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指担保人、银行机构等债权人的约定,被擔保人如果存在为履行债权人的债务的情况,那么将会由担保人来依法承担担保职责。而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是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随着当前担保领域的飞速发展,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而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占据市场,出现了违规行为,从而对银行的区域金融稳定、信贷资金安全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的风险点和审计方法

(一)注册资金不实,风险代偿能力较差

担保公司自身的资本注册规模与业务范围、风险代偿能力等具有直接的联系。我国七部委自联合颁发《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之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各个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如风险控制、主体属性、市场准入、业务资格以及信息披露等,并且还提出了注册资本金方面担保公司的相关要求[1]。同时,工商局、银监局以及金融办等联合颁发了具体实施方法,并且重点强调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金与业务开展范围之间的匹配关系,并强调如果与新办法中的规定不符,就需要担保机构立即进行整改,否则将会不给予经营许可证的颁发。基于这一前提,许多小型或是实力较弱的担保公司为了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整改,选择进行虚增注册资本。基于此,就需要对于担保公司在这一阶段的增资重点关注。另外,《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必须是实缴货币资金,因此,虚假增资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注册资本金来源不实或者是抽逃注册资本等[2]。

基于以上所述的风险点,需要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两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首先,核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资金流向,并调查验证资金是否来源于银行贷款或是相关贷款,同时还需要验证资金使用者是否为借款人或股东。其次,分析企业的财务。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有着较多的股东人员,并且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增资金额零散、增资时间长等相关问题。而基于这一问题仅采用资金流分析的话,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通过调查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报表中的相关科目,然后与验资时点前后验资户的资金状况相结合,开展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其一,对“预付货款”“其他应收款”等会计科目进行重点审查,以此来调查企业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行为,并且融资性担保公司需出具相关的银行询证函,以此来证明会计科目中余额的真实性[3]。其二,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存出保证金”科目金额与担保金额之间是否匹配进行调查。“存出保证金”科目的金额如果比担保金额乘以10%之后的金额还多的话,那么担保公司必须要提供出“存出保证金”科目的明细和银行询证函,证明余额的真实性。而担保金额的确认可以通过与银行征信中的报告数据相结合,或者是利用担保公司中的“担保赔偿准备金”科目内的提取额倒推得到担保余额,以此来得到担保金额,以此来保障担保金额的准确性[4]。

(二)未根据规定提取风险金,风险补偿能力削弱

担保行业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十分重要,该机制是应对赔付风险的关键。担保公司的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可以分为风险准备金以及政府补偿等形式。其中,风险准备金又能够分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提取方法。而在《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这一文件中,也明确地提出了担保公司风险金税前扣除[6]。但是,部分担保公司对于上述规定出现了理解错误的情况,将风险金的应提取解释为风险金的当期余额,导致发生风险准备金少提的问题,最终致使担保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财务报表直接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来开展测算工作。

(三)保证金管理不到位,风险缓释措施不当

缓释信贷资金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提取保证金。而在对于保证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担保公司在银行存入的保证金,该部分是由银行进行管理,对应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存出保证金科目”[6]。其次为办理担保贷款公司的反担保资金,该部分是由担保管理,相对应的则是担保公司资产负债表“存入保证金”这一会计科目。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银行存入的保证金中,基于银行对担保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原则上担保机构需要存入一定金额的保证金、担保基金,同时对其采取专户管理方式,并且担保基金、保证金的金额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低于法人融资担保余额的10%。因此,需要重点核查该部分。首先,通过银行中的账户系统能够查看融资性担保公司在银行的各种存款情况,并核查保证金账户的存款状况、担保企业在银行中是否存在开设账户,是否通过活期、定期存款来取代保证金等行为。其次,充分调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保证金存放情况,与担保公司担保金额或者是“存出保证金科目”进行结合,能够对于其比例进行测算,从而了解该比例是否达到相关标准[7]。

贷款公司将反担保资金存入担保公司之后,需要进行密切的关注。首先,担保公司未将被担保公司的保证金纳入“存入保证金”科目,而是选择将其纳入“其他应付款”会计科目中[8]。其次,把被担保公司交纳的保证金转变成为担保企业在银行中的“存出保证金”科目。再次,为了可以在竞争中站稳脚步,担保公司向被担保企业收取保证金的随意性较大,存在少收或是不收的现象。最后,担保公司在被担保公司的贷款资金中抽取金额时,将该金额作为担保公司在银行中的保证金。但是这一方式将会导致被担保公司的财务负担加重,同时降低担保公司的承担风险水平。其审计方法为:其一为核查融资性担保公司会计科目中的“存入保证金”内的金额,并对其与担保金额之间是否匹配展开调查。其二,对于担保公司的贷款流向进行核查,调查担保公司的贷款在发送之后,其金额是否回流到了担保公司。

二、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建议

(一)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动态管理

首先,根据担保公司业务的开展范围,对于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和落实。担保公司如果经营范围属于跨区域经营,那么需要明确牵头管理机构,认真进行贷后管理,建立管理台账,以此来充分且及时地掌握担保公司的各种情况,如单户贷款担保金额、对外担保、资本金、风险代偿以及担保贷款风险形态等。同时还需要根据制度来对关键指标实施严格的监管工作,以便起到及时预警风险的作用。其次,严格管理保证金账户。在执行保证金制度的前提条件下,落实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保证金,同时根据规定比例缴存在保证金专户。再次,构建担保评价公司的评价制度,并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采取动态名单制的管理方式,这样在一旦出现不利因素后,可以使商业银行贷款提前选择终止合作。最后,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将金融办、融资性担保公司以及银监局等多方之间的联系加强,以便各方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担保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9]。另外,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严格计提风险准备金。

(二)严格资格准入,慎重选择合作对象

银行在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担保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另外,融资性担保公司需要做好清理准入。担保公司如果出现违规操作,那么需要要求担保公司立即进行整改,否则需要对担保公司立即采取解决措施,如减少担保额度、终止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提前收回贷款等。在选择担保公司时,要尽可能地选择信用良好、规模较大、管理完善、成立时间较长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合作,同时还需要对担保额度进行严格的审核[10]。

(三)充分调查摸底,理清债务关系

如果担保公司的贷款资金出现了异常流向,并且存在以贷收贷、多次转贷等情况,将会导致债权债务关系紊乱,因此银行需要对该类企业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清理工作,采取上门对账调查的方式,详細的了解借款人的实际借贷情况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如果存在多人承贷一人使用、冒名贷款等情况,需要与实际使用贷款人进行债务的重新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竞争压力,因此开始寻求更多的资金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基于风险导向视域下,对于当前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了如何审计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以及经营行为等,并提出了管理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罗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计方法及管理建议——基于风险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视角[J].金融会计,2013(1):46–50.

[2]别姝姝.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借道”信用卡专项分期业务融资牟利的审计思考[J].时代金融(下旬),2017(4):210+217.

[3]解永盛.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目标多元与融资困难[J].财讯,2017(24):161.

[4]段海燕.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分析和审计思路[J].时代金融(中旬),2015(4):33+35.

[5]李前英.浅析融资担保公司风险防范[J].新商务周刊,2016(7):29.

[6]罗韬,唐永建.融资性担保公司审计主要风险点[J].财会月刊(会计版),2013(12):68–69.

[7]李东升.融资担保公司计提准备金引起的递延所得税问题案例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11):103–106.

[8]罗威.略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计方法及其风险管理[J].海南金融,2012(12):59–61+64.

[9]兰珊,蓝昌华.民营融资担保公司迎接“国有资本增资”审计操作要点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7(4):92–96.

[10]张风珍.试论担保公司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及控制[J].中国经贸,2016(1):211.

猜你喜欢

审计方法
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探讨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
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审计方法运用及策略
浅谈碳审计的方法
通讯企业财税风险及审计方法刍议
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方法的运用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一份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引发的思考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