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之战

2020-09-22

新传奇 2020年34期
关键词:苏州河仓库日军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作为真实存在的著名抗日英烈群体,“八百壮士”的名称从何而来?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作为真实存在的著名抗日英烈群体,“八百壮士”真相如何?本文试图透过蒋介石指示、孙元良回忆录、谢晋元书信、万连卿口述,通过将军、校尉、士兵三个不同层面,尽可能直达历史现场,来“还原”四行仓库之战。

迅速进入四行仓库,固守待命

1937年10月26日,淞沪抗日战场炮火连天,闸北北郊边缘交通枢纽大场失守。上海方面的作战指挥归属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秉承蒋介石指示,放弃上海北站至江湾间阵地,部署大军转移至苏州河南岸继续抵抗。此时,九国公约签字国代表云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准备开会讨论中日问题。为使中国在会议上占据有利地位,蒋介石要求嫡系精锐第88师留守闸北。

“我不同意。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上海。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激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绝了,在组织解体、粮弹不继、混乱而无指挥的状态下,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孙元良表示恕难从命,觉得电话中无法把话说透,特派参谋主任张柏亭面报详情。

“委员长有意要贵师留在闸北作战,把一连一排一班分散,守备市区坚固建筑物及郊区大小村落,寸土必争,要敌人付出血的代价,尽量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顾祝同开门见山,重申任务宗旨。张柏亭解释说:“事实上有困难,因为本师已经先后补充了六次,目前老兵只有十分之二三,一旦分散配置,则维系力顿告消失。”

顾祝同沉默了一会儿:“那么,你们准备怎样来实践委员长的意旨呢?”张柏亭胸有成竹:“部下认为选拔一支精锐部队,至多一团左右兵力,来固守一两个据点,也就够了。”顾祝同拍板:“时间已经不多了,那就照这么办,今晚要部署完毕,一切我会报告委员长。”

孙元良最终决定,把一个团权宜变更为一个加强营(只是象征性增加了两挺高射机枪)。黄昏时分,手令下达:“着第88师524团中校团附谢晋元率该团第1营(加强)杨瑞符部于本晚先在北火车站附近占领掩护阵地,掩护师主力转进后,迅速进入四行仓库,固守待命。”

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第88师下辖2个旅、4个团,师直单位有炮兵营、工兵营、通信营、骑兵连、特务连、辎重连、战防炮连、军乐排、卫生队等。张柏亭坦言,第88师在淞沪整补六次,早已面目全非,“这情形犹如一杯茶,初沏时味道很浓,经过六次冲开水,冲一次淡一次,越冲越淡”。

第524团确实比较特殊,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10月中旬,湖北保安第5团开赴上海,据战士万连卿回忆,该团“每连最多只剩下七八个人,我们两个中队对口编入第1营,所以湖北籍官兵特别多,大约占了整个营的80%”。

第三战区一声令下,第88师主力陆续西撤,北站至恒丰路一带火光冲天。少校营长杨瑞符焦急万分,各连散布在火线上,“我担心谢团附着急,命第1连之1、2排先往四行仓库集合”。第二天早晨,第3连、机枪连姗姗来迟,“因为事先不知道本营有新任务,又很久找不到营长的位置,所以误随本团2、3营的队伍撤走,幸好在路上遇着团部的人,得知本营留守四行仓库”。

所谓“四行仓库”实乃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家银行信托部的物资堆栈,是一座25米高的钢筋水泥结构大楼,紧依苏州河新垃圾桥(今西藏路桥)北堍而立,与公共租界仅一河之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仓库就是我们的根据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谢晋元集合部队清点人数,全营合计420人,为了虚张声势,对外号称800人,遂有“八百壮士”之称。

任务与目的已达,不必再作牺牲

四行仓库很快引起全球媒体关注,蒋介石接见英、美记者:“我军留守闸北之谢晋元团,孤军奋斗,中外人士均受感动,且表示崇高之敬意。以与敌军野蛮残忍,受世人之唾弃,两相比较,则不啻有霄壤之别,此战虽退,犹有荣焉。”消息传开,无数市民涌向苏州河南岸,兴奋地遥望英勇的“八百壮士”和日军殊死搏斗,甚至打手势通报敌人动向。

日军主攻部队为上海特别陆战队第10大队,平素主要担任基地警戒,尽管临时调来炮兵增援,终因顾忌仓库旁边的两个巨型煤气储存罐,怕招惹租界势力,不敢放手使用。基于相同原因,敌机虽然一次次盘旋在苏州河上空,但也只是威胁侦察,未见投弹扫射。

28日15時,杨瑞符日记中却形容“敌火力猛烈”,“仓库各楼中,枪弹横飞,烟焰蔽目”。

29日10时,谢晋元致书孙元良,字里行间亦可一窥战斗轮廓:“二十七日敌军再次来攻,结果,据瞭望哨兵报告,毙敌在八十人以上。昨晨(二十八)六时许,职亲手狙击,毙敌一名。河南岸同胞望见,皆拍掌欢呼。”

租界忧心忡忡,一河之隔,谁能担保擦枪不走火,各国领事照会国民政府,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建议撤退“孤军”。国内部分群众团体,认为任务业已达成,应当“保全八百爱国将士之生命,俾为长期抗战之用”。30日,蒋介石同意撤军,“为主帅者,爱惜所部与牺牲所部皆应有一定限度,今谢晋元死守闸北一隅,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为荣誉之撤退,不必再作无谓之牺牲矣”。

31日凌晨,“八百壮士”撤离四行仓库,在撤离途中遇到日军阻击,两名战士牺牲,杨瑞符等20多人负伤。原本以为即可返还沪西归队,不料租界方面迫于日本压力不敢放行,致使“孤军”遭受长期羁禁非难。

(《团结报》)

猜你喜欢

苏州河仓库日军
苏州河,悲莫悲兮奈若何
苏州河
填满仓库的方法
小猫看仓库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苏州河
消防设备
神头岭巧歼日军
苏州河边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