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夷陵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与发展建议

2020-09-22隆雨薇周丹施虹健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夷陵区动态分析发展建议

隆雨薇 周丹 施虹健

摘 要: 根据2019年完成的夷陵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成果,概述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森林覆盖率、各类林地面积蓄积、林种、乔木林龄组结构动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并提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为夷陵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发展建议;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S 7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4-0080-03

森林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物群落,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它不仅本身具有生产能力,且具有多种有益效能[1]。随着林业生产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不仅要准确地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而且迫切要求了解和研究两次调查间隔区内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其结果对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2-3]。

1 森林资源概况

1.1 面积构成

夷陵区土地总面积333 728.0 hm2,其中:林地面积269 295.43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80.69%;非林地面积64 432.57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19.31%。在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223 472.58 hm2,竹林205.95 hm2,疏林地0.3 hm2,灌木林地41 785.04 hm2(其中灌木防护林1 168.39 hm2、灌木经济林40 616.65 hm2),未成林地1 635.27 hm2,苗圃地 478.16 hm2,迹地718.13 hm2。在非林地面积中,四旁树占地2 159.42 hm2。

1.2 蓄积构成

全区活立木蓄积总量为1 328.05万m3,其中:森林(乔木林)蓄积1 309.5万m3,占活立木蓄积总量的98.60%;疏林、散生木、四旁树蓄积18.54 万m3,占活立木蓄积总量的1.40%。

1.3 林种结构

四大林种面积265 413.87 hm2,其中:防护林217 292.73 hm2,占81.87%;特种用途林1 218.9 hm2,占0.46%;用材林5 804.59 hm2,占2.19%;经济林41 097.65 hm2,占15.48%。

1.4 各龄组面积蓄积

乔木林面积223 472.58 hm2、蓄积1 309.5万m3。其中:幼龄林面积152 608.91 hm2、蓄积847.43万m3,中龄林面积54 410.68 hm2、蓄积354.64万m3,近熟林面积13 295.04 hm2、蓄积81.65万m3,成熟林面积2 958.86 hm2、蓄积24.25万m3,过熟林面积199.09 hm2、蓄积1.53万m3。

2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2.1 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动态

上期(2009年)森林覆盖率为68.73%、林木绿化率为75.93%,本期(2019年)调查的森林覆盖率为79.19%、林木绿化率为79.84%,10年分别增长10.46%、3.91%(见表1)。

其增长原因是乔木林、经济林、四旁树占地面积增加,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增长(见表2)。

由表2显示:除总面积没变化外,其主要地类都出现了变化。林地、乔木林地、灌木经济林地分别增加3 779.6、29 547.2、7 437.3 hm2;其它林地(含疏林地、无林地等)、灌木防护林地、非林地分别减少9 850.6、23 354.3、3 779.6 hm2。

2.2.1 林地与非林地增减原因分析

主要变化原因:一是部分原属农地的抛荒地在工程建设中实施了荒山造林;二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农地中发展了柑、茶、核桃等经济林;三是农民自愿在承包地上发展了部分经济林。以上部分农用地虽然从土地性质上还没有转为林地,但在本次“二类调查”中都是以现状(灌木经济林)为基础作为林地调查的,因此就直接造成非林地面积减少而林地面积增加。

2.2.2 乔木林地增加的原因分析

十年间,一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营造的部分生态林现已郁闭进入乔木林地;二是前期调查中的大部分灌木林地经过多年封育进入乔木林地;三是由于“天保”二期工程建设,对疏林地实施了封山补植和封禁管护,改善了林分质量成为乔木林地。这些因素也是灌木防护林地、无林地、疏林地减少的原因。

2.3 森林蓄积动态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全区的森林蓄积总量增幅较大,达到1309.5万m3,增加425.44万m3,增长率达48.1%。其中:幼龄林增幅最大,达412.97万m3,增长率达95.05%。

2.3.1 生长量大于消耗量是蓄积增加的主要因素

根据夷陵区1981年树干解析资料显示,全區林分平均生长率为5.76%,按平均生长率计算,除去消耗量,每年将增加森林蓄积42万m3以上(理论平均值)。“天保”二期工程建设,将所有天然林继续纳入工程建设范筹,实施商品林全面禁伐,取消采伐计划的审批。除近几年的松材线虫病疫木、风雪灾害木、自然枯死木采伐外,就是农民自用的少量限额采伐指标,每年平均在15万m3左右。因此,使全区的森林蓄积总量大幅度的提高。

2.3.2 森林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升使蓄积增长

通过本期调查与上期调查的数据比较,一是全区乔木林面积增加29 547.2 hm2,致使森林蓄积呈现大幅度增长;二是采取封山育林及补植抚育等有效措施后,致使林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单位面积蓄积增长。

2.4 各林种动态

由表4结果显示:划分林种的总面积增加3 698.1 hm2,其中防护林增加1 499.6hm2、特用林减少756.1 hm2、用材林减少917.9 hm2、经济林增加3 872.6 hm2。从数据上看,经济林面积增幅较大,增长率为10.4%。

2.4.1 经济林、防护林增加原因分析

经济林面积增加已在林地面积增加原因中叙述,主要是由于近十年来在农地中营造了大面积的柑桔、茶叶、核桃等经济林所致,这也是本期林地面积增加,划分林种的总面积也同时增加,非林地面积减少的根本原因。

防护林增长率为0.7%,增幅不大,而增加的面积是划分林种的总面积增加所致。由于前期的防护林面积比例已占82.5%,基本接近饱和状态,再增长的空间很小,符合夷陵区生态区位重要的客观实际。

2.4.2 用材林、特用林减少原因分析

虽然用材林、特用林减幅较大,但本身前、后期的面积占划分林种总面积的比例都很小。其用材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01~2005年期间,大部分人工杨树用材林到成、过熟期已被采伐利用;特用林面积减少原因主要是与前、后两期区划调查人员对林种概念的界定有关。

2.5 各龄组结构动态

从表5结果上看,乔木林总面积增加29 547.1 hm2,其中幼龄林增加37 612.8 hm2、中龄林减少21 579.8 hm2、近熟林增加10 985.3 hm2、成过熟林增加2 528.8 hm2。

2.5.1 幼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增加原因分析

幼龄林面积增加来源主要是由原灌木林地、无林地、疏林地等地类通过封山管护、自然生长郁闭成林进入;部分近、成熟林面积增加来源主要是由原中龄林进入,部分成、过熟林面积增加也是由原部分近熟林进入。

2.5.2 中龄林减少原因分析

各龄组面积中唯中龄林面积减少21 579.8 hm2,且减少幅度达28.4%,原因之一是部分面积进界到近、成熟林,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本次调查中对林龄未进行调整,还是按原数据库数据照填写,这也是幼龄林面积增加幅度之大的另外一个原因。

4 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

十年间,全区的森林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森林面积、蓄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森林、林种结构、林分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夷陵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显著的综合效益。但是也存在龄组结构不合理、部分乡镇森林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大面积的马尾松林分成片摧毁,危害范围起来越大,危害程度起来越重,目前已覆盖到全区各个乡镇,严重的破坏了森林资源,很大程度的影响到林地功能效益的发挥,已成为当前夷陵区林业建设中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并呈加速扩散态势,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对夷陵区今后的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4.1 改变林业发展理念

根据调查结果,全区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面积极少,今后的工程造林建设任务不大,林业工作重点应向森林管护为主。建议:一是加大封山育林、封禁保护力度,对全区现有森林资源实施重点保护,提高林分质量;二是加强现有低效林分改造,改善林分状况,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对松材线虫病疫木采伐林地、防护效能低下的灌木林地进行人工补植和抚育。大力营造景观林、环境保护林,为森林旅游、度假休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三是全面注重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尽量避免由于获取经济利益而占用生态区位重要的林地资源,为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打造良好的绿色屏障[4]。

4.2 提高林地管理水平

以本次林业“二类调查”的森林资源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础,构建林地“一张图”,并做好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工作,加强和完善现有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网络,定期组织开展林地调查和动态监测,建立林地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5]。

4.3 加大病虫防治力度

夷陵区是国家公布的松材线虫病疫区,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好松材线虫病地方政府的防治主体责任,建立疫情防治督办问责制度,构建长效防治责任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疫区和疫木管理。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木管理办法》,强化疫区松木管理,严格疫木源头管理;实行疫情限期除治制度,重点做好重点区域疫情的预防和治理;三是强化检疫封锁。切实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增强检疫案件查办能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采伐、调运、加工、经营、使用疫木行为。

参 考 文 献

[1]周书宇,杨雪.贵州省观山湖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J].安徽農业科学,2019,47(13):97-99,122.

[2]关大伟,杨振中.桃山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2018(1):37-39.

[3]黄良华,申屠惠良,徐志扬.常山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分析及建议[J].华东森林经理,2019,33(1):11-14.

[4]石亮,钟漫,管全昆,等.安顺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9(2):82-84.

[5]刘月宁,李雪月,赖彦名.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动态分析——以江西赣南为例[J].勘测,2019(1):9.

(责任编辑:夏剑萍)

猜你喜欢

夷陵区动态分析发展建议
基于污点传播动态分析的Android安全系统研究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企业融资效率动态综合评价
宜昌市夷陵区公办园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
会计准则改革动态及相关研究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据题类析高中物理动态问题的部分解题技巧
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举办第二届教师素质展示活动
我为群众办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