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江口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0-09-22陈瑞华张修猛张锐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设对策

陈瑞华 张修猛 张锐

摘 要: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自开展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城市绿化总量大幅提升,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与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分析丹江口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彰显城市特色、扩绿增绿、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森林廊道建设、凸显近自然效果等方面提出了丹江口市城区森林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城市;建设;对策;丹江口市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4-0077-03

1 研究地概况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东部,汉水与丹水交汇的地方,是连接三阳(郧阳、襄阳、南阳),沟通中原与鄂西北山区的重要窗口,是湖北省实施“两山一江”(武当山、神农架、三峡)旅游开发的战略黄金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控制性工程所在地。总面积2 812.8 km2,全市辖20个镇(办、处、区),总人口46万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汉江由西向东,将全市自然分割成江南江北两大块。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降雨量830 mm。境内土壤以黄棕壤为主。自南水北调以来,丹江口市担当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围绕“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滨江城市”建设目标,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彰显生态优势,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10月,荣获“湖北省森林城市”称号,2017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目前,全市正在全方位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2 丹江口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

丹江口市中心城区土地总面积54.56 km2,建成区面积28.59 km2,丹江城区景观体现为“山、水、江、滩”四个方面的自然地理元素。城东、西、南三面为山,城北为丹江口水库,汉江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划分为左岸老城和右岸新城。右岸城区羊皮滩作为“滩”,是重要湿地景观。

以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为基础,城区先后建成了南水北调主题公园、沧浪洲湿地公园、环库路绿道、樱花林、丹桂园、一江两岸景观带等21处公园和街头游园,启动了一江两岸景观林带建设。截止2018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1 062.32 hm2,绿化覆盖面积1 158.16 h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90%,公园绿地面积237.11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97 m2,提升了丹江口城市形象,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与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不断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大气污染相差甚远,这就对城市森林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中心城区绿化及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城市建设中地域特色不明显。丹江城区东、西、南三面环山,城北为丹江口水库,汉江河穿城而过,山水资源丰富,而城区绿化没有形成完備的绿化体系,没有充分发挥“群山环绕,一水中流”的山水特色。右岸西城山通过多年来的义务植树和园林绿化,有成片森林160 hm2,初步彰显绿城护城作用,但是绿化杂乱无章,游步道没有配置景观植物,没有特色,没有为市民提供休闲的服务;穿城而过的汉江河两岸,可绿化长度为20 km,已绿化长度10 km、只是单一栽植两排树,绿化面积不足,绿化层次单一。

(2)城市绿地总量不足。一是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少。建成区绿地面积1 062.32 hm2,其中公园绿地21处237.11 hm2,防护绿地8处514.36 hm2,其它绿地310.85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97 m2,虽然接近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但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不断扩容,人均绿地会降低,且现有绿地多以点(小型公园绿地)、线(带状公园)结构为主,缺少系统性,不能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二是空间绿化不足。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新领域,可以提高绿化率,缓解城市绿地少的矛盾,满足人们视觉上对绿色的需求。城市绿地系统的立体空间层次简单,立体绿化普及率不高。城区建筑物、道路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使城市的空间缺少绿色植物所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城市上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1]。

(3) 城郊区绿化重视不够。丹江口市近郊区位于中心城区周围,包括丹赵路办事处、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三官殿办事处,土关垭镇、凉水河镇 和牛河林区的一部分,土地总面积603.95 km2,城区近郊区域林地占土地总面积比率低,仅有66.13%,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张,造成耕地和绿地(包括湿地)遭到违规违建用地的严重破坏(比如丹赵路办事处大面积的采石场、丹陶一级路的修建,新港工业园和三官殿办事处境内的工业园区建设,汉江大桥下湿地的违建等,导致城郊绿地的锐减,忽视了城郊防护林及一些坡地、沟渠附近草地植被的建设。

(4)“孤岛化”现象严重。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体系的基底,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对空间系统的连续性、完整性以及系统性施加特别的关注,而“孤岛化”的生态格局是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的表现。丹江口市森林城市廊道有“汉丹”铁路和公路生态廊道、西城山至三官殿、牛河林区生态廊道等。这些生态廊道建设完全是靠自然山体绿化,没有考虑通过廊道建设来形成森林生态系统。

(5)建设标准不高。一是树种单一,乔灌草针阔树种搭配不合理。纵观新城和老城绿化,没有突出景观、园林园艺的总体规划设计,行道树间距过大,种类单一,树龄小遮荫效果、沿路景观较差,没有形成有层次的“一路一景”的绿化效果。二是绿化树种选择不够合理,如沿江两岸成排的柳树产生的花粉,均州二路、大坝二路等法桐果毛容易进入呼吸道,引发过敏反应;行道树女贞果实成熟时,浆果到处洒落,给城市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存在病虫害防治隐患,没有真正达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

4 对策建议

4.1 森林城市要彰显城市特色

要充分体现“城在林中,树在城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建设需求,对丹江口市区而言,要遵循生态宜居原则,通过滨水带状绿地和城区山体防护绿地建设,努力打造“群山环绕,一水中流”的山水特色。

“群山环绕”,指城市外围生态景观绿环。重点对右岸西城山公园和左岸金岗山公园进行提档升级,加大绿化力度,加强游步道和景观台建设,既对城区起到了防护作用,又满足市民休闲登高俯瞰全市美景的愿望。

“一水中流”,指在穿城而过的汉江河(丹江至老河口市范围内)两侧建滨水带状绿地20 km,打造“一江两岸景观带”。主要突出林水相依的水岸绿化格局,在河流两岸的可绿化地段,单侧建设10 m宽的绿化带,栽植喜湿植物,达到护岸固土、美化环境的功能。在北自丹江大桥桥头,南至老河口交界处,新建滨水带状公园2处,面积40 hm2。

4.2 科学布局,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率

针对城区绿地面积不足,从周围河流、山体、道路、水库、公园等多渠道拓展绿地面,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要达到人平12 m2,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对建成区覆盖达80%以上,使城市的绿色资产真正变成市民的“生态福利”。一是加快公园、广场、小游园等公园绿地建设。公园、小游园在城市绿地中占有很大比重。对老城区,除了巩固现有小公园、带状公园外,增加专类公园(马头山专类公园)、街旁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立地建设,加大对沧浪洲湿地公园延伸段二期景观建设、南水北调主题公园的改造提升,建马头山专类公园10.84 hm2、丹赵路社区公园3.21 hm2、天星庙综合公园14.8 hm2、徐家沟小游园8.46 hm2;在右岸新城区旅游港附近,紧邻丹江口大坝建设南水北调纪念园6.42 hm2。二是密织城市绿地网络。拆围增绿,对市区沿街围法建筑进行拆除后按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绿化,拆建结合、无缝对接;对单位庭院、居民生活区的边角、墙边等地进行植绿,消除黄土裸露现象;破硬还绿。减少现有硬质铺装路面,新建林荫式休闲场所、停车场4个;对绿地率未达标的11条城区道路进行补充绿化,对城市居住区内的和平路、丹江大道等14条道路增绿补绿,按照植物多样性的复层种植和多层次配置,打造有层次有变化的道路绿化,实现纵向和横向的网络连接;在“一江两岸” 景观带范围内建2条城市绿道,以环库路为骨架建设环库绿道;对汉江大桥南、北桥头景观点,水都大道、环库路等主干道交汇景观点,建设生态景观群;对城区沙沟河、安乐河进行生态治理,在保护好河道原有树木的同时,对河道沿线植树覆绿,建设绿色景观。三是加大立体空间绿化。按照“宜绿则绿、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的原则,实施墙面爬绿、阳台养绿,屋顶造绿,建设屋顶花园。要求政府机关公用建筑必须进行屋顶绿化,在丹江口水都大桥、彩虹桥、丹江大桥头和出城隧道口配置花池、花盆或种植攀援类植物,鼓励和引导企业、学校、社区开展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窗台绿化、墙体等垂直绿化,多渠道拓展城市綠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真正实现“开门见森林,推窗可见花”[2]。

4.3 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

国外一些城市如莫斯科、温哥华等,从郊区到市区都掩映在森林中,绿色成为城市的基本色调,森林非常均匀地分布于市区的各个角落,城乡之间为同一个森林环境,总体上形成森林围城的效果。创建森林城市不仅要在营造林工程上大做文章,还要着力塑造美丽乡村形象品牌,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构建绿色乡村体系。丹江口市应加大对城郊绿地的扩容,对城郊采石场、取土场进行生态修复,工业园区尽快植绿复绿,拆除湿地违建项目,注重城郊防护林及一些坡地、沟渠附近草地植被的建设。真正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4.4 树立森林生态系统观念,加强森林廊道建设

一是对西城山至三官殿、牛河林区20 km生态廊道范围内的宜林荒山、无立木林地全部进行绿化,对坡度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取土坑等废弃地植树种草,实施生态修复。对太和大道、环库路、汉丹铁路等入城通道进行增绿添彩。主要依据现有林地自然生态状况,“见缝插绿,裸土覆绿”,对裸露地带实施修补,对低劣植物、杂草进行清除,让桃花、樱花、栾树、樟树等观叶观花树木成片成线;因地制宜栽植爬山虎、彩叶草、播种草籽等,使环线道路成为美丽的生态景观长廊。二是丹江至老河口2 km长的“汉丹”铁路和国道周围山体绿化美化,并突出护路林建设。

4.5 合理选择树种和配置模式,凸显近自然效果

一是正确搭配绿化植物。 根据丹江口市的气候特点,必须走适应本地森林城市建设之路。倡导乔灌草科学搭配,考虑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光合效益及种间生态协调,力求形成稳定、多层混合、错落有致的自然植物群落,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坚决反对违反群众意愿和自然规律的形象工程,坚决反对奇花异草、大树进城。二是正确选择绿化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适应本市气候,耐旱、耐寒,优质速生、能净化空气的树种。推广市树(樟树)市花(梅花)种植,以适应本土习性的杨树、樟树、石楠、法桐、银杏、香椿、水杉、栾树、广玉兰为主,要让桃、李、梅、樱花、紫荆花、桂花等进小区进公园[3]。

通过多途径森林绿地建设,增加城区森林绿地面积,提高城区绿化率,净化城区环境,建立全民共享的人居绿地体系,从而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最大限度增强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 考 文 献

[1]孙启臻.城市绿色廊道空间结构的构建[J],城乡建设,2020(7):58-59.

[2]马勇,王华.石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绿地建设情况及效[J],西部林业科学,2011(2):88-93.

[3]马杰,贾宝全.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及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2019(4):13-21.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建设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