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3-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红火蚁领域资助项目情况分析

2020-09-22吴密覃旭陈涛黄显雅金刚杨祥燕彭欣怡崔明勇陈庆南陆勇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热点

吴密 覃旭 陈涛 黄显雅 金刚 杨祥燕 彭欣怡 崔明勇 陈庆南 陆勇

摘 要:红火蚁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生物之一,本文通过检索国家基金委网络信息系统(ISIS)、丁香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果查询NSFC、梅斯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系统(Medsci)以及Let Pub最新科学基金结果查询系统关于2003-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红火蚁项目情况,并利用Excel 2007对红火蚁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基金资助力度大体呈现波浪式上涨的趋势,研究内容由初步认识演变成多样化防控和综合利用等,然而总体资助项目类型、数量及金额偏小,且没有对重发区域进行倾斜。建议国家基金委加强多学科、多领域、多地区的交叉研究,使研究变得多样化、国际化、新型化,并加大对华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资助。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红火蚁 资助项目 研究热点 基础研究

Abstract: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wa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creatures in the world. The progress reports of RIFA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in 2003-2019 were searched by ISIS, NSFC, Medsci and Let Pub,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y Excel 2007.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und assistance generally showed a trend of wavy rise. The research contents involved from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to diversified control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But the type, quantity and sum of money of the funding projects were too small, and the project didnt slant towards the hardest-hit areas. Suggested that the NSFC should 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multidisciplinary, multidomain and multiregion to make the research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and new, and increase funding to South China and other most affected areas.

Key words: NSFC; RIFA; funding projects; research hotspots; basic research

紅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切叶蚁亚科(Myrmicinae)火蚁属(Solenopsis)[1]。该虫可快速繁殖后代[2],具有极强破坏力[3-4],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及人畜牧安全[5-7],但防治困难[8-10],是世界检疫性害虫[11]。2003年我国台湾发现红火蚁,从此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为害[12-14]。红火蚁自传入我国以来就受到国家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关于防范红火蚁传入的警示通报》(国质检动函〔2004〕929号)、《关于加强红火蚁伤人事件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05〕54 号)等相关政策[15]。有报道指出,现阶段红火蚁在我国已迅速传播扩散[16-17]。加大对该虫的研究力度已经刻不容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前沿动态、科技人才等的主要手段,反映了我国的自然科学研究水平[18-19]。近年来诸多学者基于国家基金资助的角度,了解并掌握某一研究对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内容和前沿,有助于推进该研究对象在我国的研究进展,已深得大家的认可[20-22]。本研究综合查询了相关科学基金检索网站红火蚁领域的项目信息,统计分析了2003-2019年度国家基金对红火蚁研究的相关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简要探讨了红火蚁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进一步做好红火蚁的防治和利用等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以红火蚁、蚁等为关键词,设定年限2003-2019年,分别对国家基金委网络信息系统(ISIS)、丁香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果查询NSFC、梅斯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系统(Medsci)以及Let Pub最新科学基金结果查询系统4个数据库进行大范围检索,根据项目的主题词、关键词、结题摘要等内容人工筛选出红火蚁的国家基金项目信息,并利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与分析。

项目检索时间为2020年1月15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项目类型的数量及经费分布

2003-2019年国家基金红火蚁领域不同资助项目类型的数量及经费分布情况统计结果(表1)显示:17年来国家基金委资助红火蚁项目51项,总经费为1648万元。其中2013年获资助项目数量及经费最多,为8项287万元;2003年所获资助项目数量和经费最少,为1项15万元。资助力度大体呈现波浪式上涨的趋势,说明红火蚁刚开始入侵我国就得到重视。红火蚁领域获资助项目各类别项目的项目数量和经费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应急管理项目>专项基金项目,项目数为22项>20项>6项>2项>1项,项目经费为917万元> 458万元> 225万元> 36万元> 12万元。

以国家制定的5年规划为横坐标作图1与图2,结果表明:“十一五”之前,面上项目的项目数量在其他4个项目类别中位居第一;2011-2015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数量最多,为11项;2016-2019年面上项目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都以6项在数量上持平。说明我国重视红火蚁领域青年人才的培养。面上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经费逐年增高,2016-2019年达到最高,分别为313万元和111萬元。4个时间段里获取基金项目的数量及经费由大到小排序:“2011-2015年” > “2016-2019年” > “2006-2010年” > “2003-2005年”,项目数量为19项>15项>12项>5项,项目经费为663万元>565万元>327万元>93万元。

2.2 项目科学部和学科分布

根据表2和图3可得:红火蚁领域获资助项目所属5个科学部包括:生命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地球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其中,最多的是生命科学部,共23项,占总项目数的45.10 %,获资助经费805万元,占总经费的 48.85 %。根据国家基金学科分类,获资助项目分属于14个一级学科29个二级学科。从一级学科来看,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学、动物学、地理学3个学科,获资助项目26项,占比达50.98 %。从二级学科来看,植物检疫与生物入侵、昆虫学的资助项目最多,分别为8项和7项。

2.3 项目研究内容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2003-2019年红火蚁相关资助项目中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分类”、“蚁群算法”、“入侵”、“防治”、“相互关系”、“嗜菌性”、“混合像元分解” 、“蚁群优化”、“蚁群系统”、“调控”、“毒液特性”和“多样性”等14个关键词,其中研究热点为“蚁群算法”、“调控”、“入侵”“分类”、“相互关系”、“蚁群优化”,对应的项目数是21项、6项、6项、4项、4项、4项。对研究内容进行时间的横向比较可知:“十二五”的研究内容最多,一共19个关键词,反映了我国学者对红火蚁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了解红火蚁本身,而是研究内容变得多样化。“分类”、“蚁群算法”、“入侵”、“调控”等研究热度有逐年上涨的趋势,而2016-2019年出现“多样性”等关键词,说明我国的红火蚁研究不再是简单的“分类”、“入侵”、“防治”等内容,而是加入了“蚁群算法”、“调控”、“多样性”等新兴主题词;已由最初的认识逐步深入到了现在的多样化防控和综合利用等研究。

2.4 项目依托单位分布

对2003-2019年红火蚁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及其所在地区分布情况(表4、表5)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5个省、市、自治区的37个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成功申请了红火蚁领域的国家基金。广东、上海、江苏、湖北、北京5个省市的依托单位数量最多,分别为6个、4个、4个、3个、3个,说明这些地区对红火蚁进行科学研究的单位较多。资助项目数位列前五的是广东、广西、北京、江苏和上海等地,其总占比分别为21.57 %、11.76 %、11.76 %、11.76 %和7.84 %,累计占总项目数的64.69 %。从依托单位的性质来看,高等院校获得的红火蚁基金项目是科研院所的2.33倍,说明我国红火蚁领域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高校。位列前3名的研究机构依次为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获项目数量总占比为27.45 %,项目经费总占比为29.12 %,说明这3个依托单位较全国其他单位而言,在红火蚁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根据《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12]制作图4可知:除了上海、河南、西藏以外,整个华东南、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全部遭受红火蚁的为害,其中华南地区(广东、广西和海南)全面沦陷。而华北、东北、华东北及西北地区尚未发现红火蚁,说明红火蚁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反观红火蚁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所在的地区,发现北方(7个)与南方(8个)相差不大,且海南、福建、浙江、贵州、重庆、四川等已经明确有红火蚁出现的省市却未见中标基金,说明国家基金委可能考虑到均衡支持各地项目,故未对红火蚁分布地区实行资金倾斜。

2.5 项目负责人情况

由表6、表7可知:2003-2019年,全国只有5个人在红火蚁领域获得多次国家基金资助。华南农业大学的许益镌教授和广西师范大学的周善义教授获得的资助项目最多,各主持3项项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陈立获得的资助金额最大,经费为123万元。说明这三位前辈是我国红火蚁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许教授的研究内容是“入侵”和“调控”;周教授致力于红火蚁的分类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莫玮教授和扬州大学的陈崚教授分别获得2个基金项目,全部用来研究“蚁群算法”,是新时代红火蚁的带头人。“十二五”期间,有11个地区的19个单位中的19位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基金项目,是人数最多的五年。

3 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国家基金项目的分析:红火蚁领域获得资助项目类型有5类,未发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项目。国外专家针对红火蚁方面的研究技术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创新性[23-25],国家基金委应大力开发红火蚁领域其他项目类型,尤其是加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一方面促进我国基础研究事业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增强国内红火蚁研究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所属学科领域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学、动物学、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以及植物检疫与生物入侵、昆虫学2个二级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相对较少,我国应加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使研究变得多样化[26-27]。2003-2019年国家基金委资助红火蚁项目51项,总经费为1648万元,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国家基金资助的重点对象,仅中标22项、20项。2011-2015年是获得国家基金项目人数最多的五年,但仅有19人获得资助,资助金额为663万元,总体资助项目类型和数量偏小,且资助力度没有向红火蚁疫情严重区倾斜[28-29] ,建议加大对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红火蚁国基资助力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获得国家基金项目数最多的研究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莫玮教授和扬州大学的陈崚教授获得4项国家基金,研究内容都是“蚁群算法”。今后仍需强化对红火蚁基础研究的稳定投入,积极引导及培养红火蚁方面的青年人才,为国家红火蚁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 王燕, 陈宗麒,等.  昆明红火蚁种群发生特征[J]. 生物安全学报, 2019, 28(1): 29-33.

[2]      张燕雄, 刘嘉瑜, 张永梅,等. 惠阳区红火蚁疫情的发生与防控对策探讨[J]. 农技服务, 2017, 34(24): 215-216.

[3]      张波, 赖韦文, 王美兰, 等. 广东农林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入侵历史考察[J]. 福建林业科技, 2015, 42(3): 147-152,161.

[4]     Lee B H, Park C G, Park M G, et al. Ethyl formate fumigation for the disinfestation of red imported fire ants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J].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2019, 22(3): 838-840.

[5]      陈丽娟. 集美区红火蚁防控现状及对策建议[J]. 福建农业科技, 2016(9): 58-60.

[6]     黄俊, 吕要斌. 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入侵杭州的风险分析及防控对策[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29(4): 676-682.

[7]      李思梅, 李定超, 黄德刚, 等. 红火蚁疫情特点分析及发生原因与防控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9, 39(7): 43-44.

[8]      唐铁京. 红火蚁疫情监测及应急防控关键技术[J]. 中国热带农业, 2016(3): 42-44.

[9]     Valles S M, Oliver J B, Addesso K M.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a new isolate of Solenopsis invicta virus 3 from Solenopsis invicta×richteri hybrid ants [J]. Genome Announc, 2017, 5(48): e01273-17.

[10]   王智楠, 王瑞飞, 张佩文, 等. 0.7 %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及行为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 2019, 41(2): 420-426.

[11]    徐浪, 余道坚, 陈志粦, 等. 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3种重要火蚁[J]. 植物检疫, 2013, 27(4): 65-68.

[12]    种植业管理司. 农办农〔2019〕12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的通知[EB/OL]. (2019-5-30)[2019-11-5].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905/t201905 30_6315909.htm.

[13]   杨大昭, 莫荣清, 周红艳. 桂北山区红火蚁疫情發生特点及防控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8): 88-89.

[14]   吴志鹏, 童应华.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对红火蚁工蚁的致病力测定[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 40(1): 99-105.

[15]    陆永跃, 曾玲. 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10年: 发生历史、现状与趋势[J]. 植物检疫, 2015, 29(2): 1-6.

[16]    高珂晓, 赵彩云. 基于CiteSpace分析外来入侵昆虫红火蚁的国内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 2019, 41(6): 1244-1252.

[17]   武星勇. 红火蚁的鉴别方式及防治措施探究[J]. 南方农机, 2020, 51(2): 61,72.

[18]   刘延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调研座谈时的讲话[J]. 中国科学基金, 2013, 27(4): 193-195.

[19]   韩海波, 张艳, 刘萍, 等. 上海交通大学2009-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及管理经验[J]. 中国科学基金, 2016, 30(3): 229-233.

[20]   肖续, 杨娜, 蓝洋, 等. 我国昆虫学领域研究竞争态势分析—基于2009-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视角[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8(6): 775-783.

[21]   马帅, 周登博, 王尉, 等. 2006-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蕉领域资助项目情况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 2019, 38(6): 22-26.

[22]   王丽伟, 刘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和管理探索—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 2020, 39(1): 25-29,39.

[23]    Saddoris K, Fritz A H, Fritz G N. Evidence of selective mating and triploidy among two social forms of Solenopsis invicta (Hymenoptera: Formicidae) [J]. Florida Entomologist, 2016, 99(3): 566-568.

[24]   Nakajima N, Sakamoto Y, Goka K. Rapid detection of the r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Hymenoptera: Formicidae) by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J].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 2019, 54: 319-322.

[25]   Chan K H, Guénard B.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the red import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Hymenoptera: Formicidae, on urba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J]. Urban Ecosystems, 2020, 23(1): 1-12.

[26]   罗志卫. 社岗防护堤红火蚁危害现状与防控对策[J]. 广东水利水电, 2019(4): 92-94.

[27]   王焕炯, 王慧, 陶泽兴,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红火蚁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变化(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 28(12): 1965-1974.

[28]   Wang L, Xu Y J, Zeng L, et al. Impact of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on biodiversity in South China: A review [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 18(4): 788-796.

[29]   冼晓青, 周培, 万方浩, 等. 我国进境口岸截获红火蚁疫情分析[J]. 植物检疫, 2019, 33(6): 41-45.

猜你喜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热点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统计与分析
创业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现状和展望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中国电子档案袋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