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灵通漫游“现在”

2020-09-22南辰

汽车与安全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灵通交通管理隐私权

南辰

魔幻的是,科幻有时会成为科技的先导。不知不觉间,叶老20世纪60年代落笔时的科幻场景有的已经到来,有的即将实现。假如小灵通这位“60后”记者来到“现在”,可能会惊叹,“现在”的交通管理同样神奇。

在长沙街头,小灵通可以看到市民直接通过手机上的地图App实时呼叫区域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免费使用;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小灵通可以看到城市大脑根据摄像头采集的数据,算清主城区车辆的实时“在途量”、延误指数,能“指挥”信号灯优化时间配置“治堵”;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5G联合创新实验室,小灵通可以看到在华为“5G+AI”加持下,人脸识别、行为识别、车牌识别、目标分类等AI算法给智慧出行、智慧物流等带来的便利;在洛阳街头,小灵通可以看到行人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的强大威慑力……

写给儿童的科幻作品最引人入胜的是天马行空的科技想象力,然而视线回到大人们阅读的科幻作品,对规则的幻想才是最具穿透力的。例如刘慈欣《三体》中统治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对读者产生的震撼可能远超外星水滴探测器技术幻想层面。因此,小灵通穿越感受“现在”科技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交通管理科技运转依從的社会法则和伦理规范。

在笔者看来,当前交通管理技术升级首先要处理好商业平台深度介入与公民隐私保护的关系。随着智能城市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地图软件商业平台、商业云平台、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平台开始接手城市红绿灯、摄像头等设备的运用和大数据。如何依法保护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包括肖像权在内的诸多隐私权,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今年全国两会上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力度将迈上新的台阶。因此,地方在推进智慧城市,利用智能探头、大数据等资源缓解交通拥堵、治理交通违法乱象时,一定要注重保护交通参与者的隐私。那种百姓愿意拿隐私换取便利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技术进步不能以牺牲公民隐私为代价。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坚决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对一些倒卖、泄露公民大数据的平台严肃查处。

技术的升级还需要法律的进化。2020年注定是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快车道的“元年”。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已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浙江杭绍甬高速《建设项目方案》最近出炉,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V2X智能高速公路将于杭州亚运会时建成通车……在这种背景下,自动驾驶、车联网方面的立法应当加速。除了应当在道交法修改时给自动驾驶资格留下“入口”,还应当针对自动驾驶伦理进行规范。例如,法国一位心理学教授对2000名受访者做过一个自动驾驶车辆的调查,调研结果显示,76%的人想要让机器做出伤害最小的决策;但与此同时,81%的人倾向于购买一辆保护自己的车。这说明,一旦主导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在商业伦理上存在“缺陷”,汽车社会就有可能陷入一场难以避免的伦理危机。

回首小灵通“诞生”的20世纪60年代,交通工具的落后和交通管理手段的贫乏没有限制住人类的想象力飞扬起舞。当未来已来,我们不难发现,想象力勾勒出的科幻盛景,还需要脚踏实地的法则维系社会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猜你喜欢

小灵通交通管理隐私权
2001—2020年交通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论交通管理中非机动车及行人依法管理问题研究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善对策
国内外隐私权的发展与保护
谈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保护及完善
后小灵通时代,谁的机会与挑战?
小灵通退网的博弈
小灵通:电信竞争的牺牲品
找寻生活中的“变”与“改”
隐私权若干法律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