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德”:中职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2020-09-22张晓艳
张晓艳
摘 要:新时期,中职音乐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与专业技能,而是在音乐教学时将审美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并融入德育内容。最终,使美育和德育均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在德育上有所领悟。为此,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关键词:美育;德育;以美育德;中职;音乐教学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时,反复强调,加强审美教育的同时更要把德放在中心的位置,他在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这表明,国家对审美教育非常重视,需要将“德”浸透在审美教育中,“以美育德”高度发挥“美”与“德”的特性。
一、“以美育德”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进行德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有较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协调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趋向合理化。教人欣赏美、鉴别美即为美育,它是通过让受教育者进行体验、认识、鉴赏和创造美来理解各种美的事物和形态,并最终获得美的能力和美的人格。
音乐教学是进行美育的必要途径,它以音乐为切入手段,将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对受教者进行关于审美的洗礼。音乐的节奏既能带给人以欢快,又能带给人以平静,更能浸润人们的心境。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努斯认为,“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还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1]。
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不能仅仅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还要加强学生的德行素养培育[2]。受不良文化的误导,不少学生表现出审美观念的偏差,例如,盲目追求时尚,过分追求个性、奇装异服与浓妆艳抹,与学生身份极不相称。中职学校必须大力改进和加强美育。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素质普遍薄弱,因此,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转换德育的教学形式,丰富德育工作内容,设计易为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模式。而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弥补传统德育模式短板,起到“刚柔相济”之效。
因此,音乐教育与德育渗透不仅能让学生浸染于艺术之美,而且能自主孕育德育之美。《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音乐可以通过其生动的表现形式,以韵律和美妙的歌词等内容来诠释德育的情与理。德育和美育相互融合能让学生在欣赏提升审美的同时,享受德育所带来的心安之感。
二、“以美育德”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传统。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和墨子主张的“务善则美”均说明了这一点[3]。美育中包含着德育,美育可以使人们在感受美好中提炼出崇高的品德,帮助人们建立具有德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美育和德育是教导人们修行品德和传达情感的媒介,是人们追求完美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在规范认知之时,给予美育以充实精炼的内容,让美育在正确的方向中无限延伸。美育自身以其独有的感染力增加德育的效果,提升德育的工作成效。德育提供了美育发展的基石,美育为德育注入精神的内涵。德育可以成为美育发展的平台,让美育得以自由发展延伸,与此同时,美育也作为德育的后备力量,为其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继着千百年历史与现实,反映着大众主体思想的社会行为,绝不能游离在社会意识形态之外。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具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才能达到更深刻的层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体验音乐的“美”,使其掌握美的欣赏与认知能力,让学生作为第一实践主体亲身去参与、感受音乐,在达到掌握基本乐理以及了解主題意义的基础上,充分感受音乐的本质及“美”的所在。
在古代,人们通过组织音律来协调大家的意志与行动。在《乐记》中有这样确切的表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善其教焉。”例如,抗战时期所创作的《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歌曲给了人们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教授学生们节奏、旋律、音色、主题等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思想的渗透,于润物无声的教育中逐步培养学生爱国爱党、仁义礼智、团结进取的精神品性。
三、中职音乐教学中“以美育德”的策略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爱国歌曲作为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自主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及其时代的意义[4]。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聆听歌曲,使学生能够感受歌词的意义,体会和感知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国歌》作为普遍可以产生共鸣的音乐作品,适合优先入手。在学生的聆听过程中,对重点部分加以强调,号角似的前奏、后半拍起句、突然的休止、三连音的运用等都能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在创作歌曲时饱含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的共鸣。当学生随着对歌曲的理解而进入情不自禁的激昂状态中时,带领学生共同演唱歌曲。例如,歌曲《鼓浪屿之波》以反复回旋的形式去递进、强化,重复的旋律出现在三段的结尾,“一唱三叹”。学生在聆听三段所呈现出的不同意境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这三种不同的情感,引导其体会母子连心的分离苦痛,渗透“台湾和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强烈信念。
(二)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传达美学的律动,更应在生动的美的形象中传达出古代文化之韵律,让学生在理解、鉴赏等过程中深刻体会中华美学文化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建立民族归属感。从美育出发,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正是文化传承的核心意义。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学习。例如,古琴曲《阳关三叠》,高潮部分“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曲调高昂,情真意切,在悠扬渐缓的曲调中增强了惜别的情调,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之情。博古韵而传承,在鉴赏作品时,不仅要听、赏,还要带着文化的传承寄托。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中职学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加强对中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合唱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先让学生用长音哼鸣来演唱,在体会和声的饱满度及其特殊的美感之后,明白单一的声音或声部无法带来这种绚丽多彩的美,高级的美需要协调合作才能实现[5]。同时,也让学生更注重对别人声音的倾听与尊重。当学生震撼于和声所带来的听觉盛宴之时,也能将自己的声音融入到和声当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中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采取任务驱动法,将所需掌握的内容分成小任务。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兴趣点、疑惑等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自由分组,分组后领取学习任务,每个小组中各组员明确分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组织分工,这不仅可以增强团队协作,而且可以增长彼此的默契。
音乐作为一种认知美的途径和表达情感的媒介多层次地丰富了美的内涵,使人的理性和感性在某种情形上得到完美的统一。用审美的思想、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加强审美教育加强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符合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理念。“以美育德”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音乐教学中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能为中职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教学思路和深层次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娟.论音乐教学中美育和德育的结合[J].北方音乐,2019(12):182.
[2]刘李阳卉.职业教育中音乐的美育功能探微[J].乐器,2019(2):52-54.
[3]左剑峰.王国维论美育与德育的关系[J].中国德育,2018(24):26-29.
[4]张玉芬.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J].黄河之声,2018(23):106.
[5]张悦.合唱教学中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探讨[J].黄河之声,2016(21):43.
[责任编辑 刘素萍]